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构成中,文艺节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对提升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的整体质量,吸引受众进而扩大广播电  相似文献   

2.
对农节目,是对农民群体有着较强的适用性和贴近性的节目,是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强烈的针对性的广播电视节目。这样的节目理应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和欢迎。然而,目前不少市县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办得变了昧,农民不愿意收听收看,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直来,诸暨广播电台《对农广播600秒》秉承"一切为了三农"的优良传统,立足"三农",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做优节目、做精节目、做强节目,使节目成为一档集新闻性、政策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深受农民朋友喜爱的节目。  相似文献   

4.
一年一度的全省广播电视节目评奖,既是各级广播电视台和广播电视采编播人员的一次业务大练兵,也是各级领导对全省各级广播电视台节目质量的一次大检阅。作为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台无论在资金,技术,还是人才等方面都难以与省,市台相抗衡。  相似文献   

5.
信息·数字     
正《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部分条款进行修改2013年12月7日,第645号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公布并施行,其中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广播电台、电视台变更台名、台标、节目设置范围或者节目套数的,应当经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批准。但是,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变更台标的,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批准。"第四十五条修改为:"举办  相似文献   

6.
陈勇 《中国记者》2014,(2):89-90
随着城市与农村距离的拉近,对农节目有必要走出单一的农事农技服务模式,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也服务城市居民,架设一座互通的桥梁。萧山广播电台对农节目"农村大世界"近几年在这方面作了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7.
就县(市)广播电视这个层面来说,随着电视台与广播电台合而为一,确切地说,是从县(市)广播、电视两台取消单独呼号,合并改称为广播电视台以后,其职能已经发生了悄悄转变。局台合一,说明广播电视节目的营销时代已经到来。当然局(台)总编室再不能沿袭合并以前的管理方法,要从传统的节目质量管理为中心,上升为以广播电视营销管理为中心;在全台节目运营中,要以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资源为基础进行总调度,充分开发利用全台节目资源,对其分化、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关心“三农”、关注“三农”更是责无旁贷,这当中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服务“三农”的实际效果以及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喉舌作用的体现程度。笔者认为要力好对农节目,注意适口性和注重情感性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周爱民 《声屏世界》2000,(12):32-33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自制节目以其特有的区域优势.深得受众喜爱。重视和提高自制节目质量,是广播电视在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建立一套科学宜行的自制节目评估体系,对提高节目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勇 《声屏世界》2009,(3):62-63
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三个对农节目组联合在萧山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27个镇、街、场)、较长时间(为期3个月)的有关“三农”需求和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实效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认识了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黑龙江绥化市举办了2000年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老年节目(栏目)颁奖会暨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老年节目研讨会。本次颁奖会及研讨会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桑榆情”栏目、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以及黑龙江参美天赐康集团承办。来自全国42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70多位老年节目主创人员和获奖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突出节目的指导性。县级广播电视台对农节目应本着服务"三农"的宗旨,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抓住当前国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和措施,利用广播电视宣传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与“三农”靠得最近、联系最广泛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办好、办活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节目,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吾乡吾土》是瑞安广播电视台2002年初创办的一个对农电视栏目,它在当地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有着稳定的收视群,而且近几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得到了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好评。先后获得了全省首届县(市)级台电视对农节目二等奖、浙江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全省新闻界“服务三农、报道三农”优秀栏目奖和全省广播电视对农栏目抽评优秀栏目奖的荣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三农”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对于常山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87%的农业县来说.更应该从全面建设小康这个现实出发,做好“三农”工作。新时期强化“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意义重大,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广播电视责无旁贷。为此,常山电视台从2002年开始专门开设了一档电视对农专题节目《农村天地》,并不断探索.使节目更加贴近“三农”,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6.
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工作应以关注农村、关爱农业、关心农民为己任,义不容辞地服务好“三农”。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令人忧虑:离“三农”最近的地县级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离农村越来越遥远,与农业越来越生疏,对农民越来越陌生。农民听广播、看电视不是信号差,就是节目不对路。笔认为,地县广播电视对农宣传要跨越思想障碍、节目创新和情感交流三道坎。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是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连接广播电台、电视台与广大用户的桥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抓紧抓好这一阶段的网络建设发展是广播电视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我国广播电视"十二五"发展规划并结合重庆市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现实基础和受众需求发展  相似文献   

18.
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调频广播、有线广播、电视三个对农节目组联合在萧山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27个镇、街、场)、较长时间(为期3个月)的有关"三农"需求和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实效的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对广播电视这一精神产品的独特需求,进一步认识了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作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已经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90年代以后,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广播电台的各种功能得到全面开发,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广播电视新一轮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频道化,节目的栏目化、栏目的主持人化,使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最贴近农村基层的县级广播电台,办好对农节目义不容辞.紧紧围绕“三农”,做到以“农”为本,架通与农户的连心桥,是《淳广新农村》节目在实践中得出的深刻体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节目更应该适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倾注更多的精力,精心策划和播出各类更受农民欢迎的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