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少蓉 《海外英语》2014,(9):165-167
随着我国境外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语篇的翻译研究正越来越引起关注。文化语境制约着语篇的内容和内容的组织形式,对旅游语篇的翻译研究意义重大。为了探讨对旅游语篇翻译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策略,阐述了文化语境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了文化语境在旅游语篇中的体现,指出由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语境的差异,英汉旅游语篇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接着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探讨了旅游语篇汉英翻译的策略,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顺应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对原文的风格、内容和内容的组织形式都作出相应地改变。  相似文献   

2.
语篇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独立的语义整体。语篇翻译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确立语篇意识,把它置于文化语境中去理解、去思考,才能“忠实”地再现原文内容和文化信息。语篇翻译即是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译汉翻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语境意识、语篇体裁意识和衔接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生成体现原文交际意图、衔接得当、语义连贯的译文,建构他们的语篇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篇是语言使用时的一个单位,不仅有形式,而且有意义。它语法正确,语义连贯,逻辑清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语义连贯是语篇的关键。而语篇语义则是由语境确定的。语篇翻译时,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译文表达时的词语选择,语名结构和谋篇布局都要全盘考虑,以恰当传递原文信息,发挥它相应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5.
对于翻译技巧的描述有很多种版本,在传统意义上来讲,翻译技巧更注重语句的层面分析,但是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语篇的内在规律与实际内涵。从语篇信息的角度出发,翻译技巧更注重形式,翻译技巧必须和语篇的形式结合在一起,领会语篇的情境与语境,语篇的原文和译文都必须在同一语境下。翻译技巧必须从语篇的句子开始,并逐渐扩展到整个语篇,体现出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指出英语商务信函是一个独立的语域。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语域和语境理论,通过对英语商务信函的语义特征的分析,指出翻译中译文应力求与原文语篇在功能上的对等,即语域的所有三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的对等。  相似文献   

7.
文璐 《教育教学论坛》2014,(22):113-114
语境对于理解语篇语义具有重大作用,翻译的首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原文。然而,正确翻译的基础应在于准确把握语境。本文以语境类型理论为基础,首先分析并确定了语境的定义,然后根据其分类阐述了语境与翻译的关系,从而说明了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怡然 《海外英语》2014,(13):128-130,162
翻译不仅仅是字词语码的直接转换,也是语篇语境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该文主要从功能语境层次理论的角度(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以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中国古代家书《板桥家书》中《淮安舟中寄舍弟墨》这一篇原文及其英译语篇为例,探讨语境对翻译的影响、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余丽 《中学生英语》2013,(Z5):93-96
翻译以理解开始,最终着落在表达上。也就是说,译者要在正确理解的原文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将原文翻译为目标语言。而有效的理解和表达都在具体的语境中的翻译中进行。语义的确认、语篇结构的设计及遣词造句等都与语境相关。因此,语境是正确翻译的基础。不同的文化对同一作品可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原语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作品,甚至理解文化差异。在表达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有一些事情我们需要注意,如替代词、成语、形象比喻、语序调整、句子结构调整等。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一体化,翻译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张筠 《考试周刊》2013,(74):85-86
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分析了语境对于词句语义选择的巨大制约影响作用,旨在说明翻译过程的语境分析是准确理解原文和达意翻译的前提,也是一个语篇分析的过程。通过英汉、汉英的翻译例子,探讨了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翻译目的论把翻译目的看作是翻译实践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译文读者。因此,文章运用翻译目的论,对《呼啸山庄》两中译本作了对比研究,认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具有读者意识,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阅读目的、对译文的期待等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论及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工作中较常用的翻译手段,翻译策略的选择可以直接体现出译者的翻译目的和思想,这恰可以体现出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严复和林纾是中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他们本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改革社会的目的来翻译国外作品,一方面彰显了翻译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把西方文化思想引入中国,成为中国翻译界的先驱。虽然他们翻译文本的角度和翻译策略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启发民智”的共同目的,其翻译思想在我国翻译史上起到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翻译作业是非常宝贵的研究资源。在语料库翻译研究理论及错误分析理论指引下,将翻译作业进行语料预处理和错误标注,建成段层级对齐双语语料库,运用有关检索软件进行研究,可以对班级或学生个体的翻译学习状况进行共时、历时的或定性、定量研究。教师可以发现其中普遍性和个别性的问题,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可以对大量、真实的翻译语料进行直观、便捷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自主解决翻译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解,以培养翻译意识,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钟营 《海外英语》2012,(6):168-170
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直译和意译一直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方式。然而这种翻译方式关注的主要是语言和文化上的翻译和转化,忽略了翻译主体间的审美感应对译文所产生的影响。该篇论文从不同主体间审美感应方式对译文的影响这个角度,选取《锦瑟》的两篇译文进行对比赏析,讨论译者对原诗的意象和情感的把握和翻译,分析译文中原意的缺失,以期有助于译者运用汉诗英译的审美方式,在翻译过程中更充分地发挥主体性,翻译出符合作者翻译目的的译文,在传播中国博大精深的诗歌艺术的过程中,让读者欣赏到原诗歌及其译文的意蕴和美感。  相似文献   

15.
有关“直译”和“意译”这对术语的争论已历经千年也没有定论。究其原因,在于对它们的界定一直含混不清。该文针对“直译”与“意译”的定义和性质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重新给与界定。由于英汉语言及文化上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对于直译的处理更困难些,文章从语言的不同层面对“直译”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程玮 《海外英语》2011,(9):38-39
该文对近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反映的考生翻译能力普遍低下的问题作了分析,并简要分析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关注翻译教学,培养学生实用英语能力,并就如何开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描述性称谓语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塑造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固定的称谓对象,常常给翻译实践带来困难。运用关联翻译理论的称谓语的翻译研究方法,以贾平凹小说《浮躁》及其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描述性称谓语的翻译,旨在说明关联翻译理论对描述性称谓语的翻译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为称谓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翻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我们深入研究翻译本质与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觉。运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在帮助学生外延思路、增强语言联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混合研究法调查高校学生对于英语辅助性翻译软件的使用情况,考察对软件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对翻译软件的使用率很高,专业、年级以及英语水平是影响软件使用的主要因素,软件使用的差异性是由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程度、翻译学习观念及对翻译软件的了解程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20.
英语翻译教学与学生能力分析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以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也就是通过加强学生的双语能力和双文化深度,从而改善提升其翻译层次。现阶段学生的翻译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在语言方面,表现在语言敏感度较差,汉式英语的现象严重;在文化方面,学生文化意识比较淡薄;在思维方面,受翻译习惯性思维影响严重。为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在课堂操作中,应该针对学生这3方面的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