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加强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是实现法律控制的重要方式.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必须依据并符合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原则.国外的教育立法比较完备,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了较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法律制度.如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学校设置标准制度等.我国的教育立法尽管尚不完备,但亦已有一定规模,再加上其他类型的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将这些集中或分散的有关法律规定综合起来,仍可呈现出我国关于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的大体轮廓和主要内容.下面,从实现教育管理的法律控制角度,谈谈教育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的有关内容和看法.一、关于宏观方面的教育管理法律制度1、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教育机器运转的轴心,是教育管理实施的组织基础.教育管理的成效取决于教育管理体制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取决于教育管理体制内部规范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则悬赏广告和不当得利冲突的判例,运用法律经济分析学的方法,尝试探讨资源的法律配置和市场配置的契合.国家立法、司法管制与契约自由,社会成本最低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问题,阐释法律和判决对人们未来行为的指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加强了教育立法的工作,对教育方面的一些规定和要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使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逐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从而巩固教育在“四化”发展中的地位;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培养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合法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美国各州主要通过判例法、立法、利用原有法律等三种方式使在家上学合法化,其中立法是大多数州采用的方式。这些合法化方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其中判例法与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最为充分。美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实际上突显了父母教育权威与州教育权威之间的冲突,而合法化的实质就是利用法律缓解了两者之间的冲突。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家上学是非法的,应借鉴美国在家上学的合法化经验,尽快通过制定在家上学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条例,或修改原有法律等方式,以确立我国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注重对受教育权平等的保护,受教育权在绝大部分国家既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教育立法规定的普通权利.美国在教育平等权的立法上尤为突出,不仅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有可行的制度和机制保证落实.美国的教育平等权立法较完整全面,包括规范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侵犯教育平等权的法律救济,不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有丰富的法律内容.这些,对我国教育平等权立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不抵触原则是我国地方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前提.但不抵触原则涵义的分歧,常常导致实践中的立法越权与立法冲突,极大地影响了一般地方立法的开展和法律适用.结合法律保留、法律优位、国家立法精神和立法目的以及专门法律规定等多重审查标准,可对不抵触原则进行合理理解与科学界定.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教育体制的改革,依法治校已经成为国人共识。高校在行使管理权时,高等学校管理权与法定权利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有与宪法规定的学生受教育权的冲突、与法律授权的冲突、与教师职责的冲突、与资金投入规定的冲突等。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中原则性规定居多,弹性过大,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多数教育法规立法层级不够,缺乏权威,尤其是缺乏制裁措施。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从法律层面理顺高校管理与法律的冲突,通过制定权利义务明确、责任分明、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为高校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际私法是国际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是以含有外国因素的民事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各国法院在处理涉外民事案件时,因所涉各国的立法不同,在许多问题上都会发生法律冲突,从而需要作出法律的选择,决定适用何国法律作出判决。国际私法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法律冲突,即对于同一民事关系因所涉各国立法不同且都可能对它进行管辖而产生的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故而国际私法在许多国家被称为“法律冲突法”或“冲突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等都有关于高等学校设立的法律规定,然而这些规定之间存在着法律冲突,降低了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其冲突的根源在于立法权限不清、立法技术滞后以及下位法立法主体的不作为.解决的方式就是要启动立法的改变与撤销机制,实现法律规范的统一与协调.  相似文献   

10.
分析2018年全国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受害人的116起教育机构侵权案件发现,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判决占93%。样本案例反映出法院采用的归责原则、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与法律规定不尽相符,对教育管理职责的认定宽泛,要求教育机构及时发现伤害但不具有现实可行性,认可禁止跑闹的校规但此类规定不尽合理等问题。建议剥离意外事故,采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以专业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管理职责的判断标准,培育由受教育者自担部分责任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刘英 《高教论坛》2009,(9):82-84,86
本文在分析近年出现的法学教育新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改实践的成功经验.对现阶段法学教育改革思路进行探讨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权力都该有边界,教育行政权力亦然。基于两大基本行政原则即"行政合法性"、"行政合理性"原则,结合教育行政管理对象即"教育"的属性,教育行政权力边界可划分为法制边界、专业边界和价值边界。法制边界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须遵守法制,在法制轨道运行。专业边界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须遵守教育自身的专业领域的各种规律,包括教学自主、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等。价值边界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须遵守社会公众对教育的价值期待,包括教育公平等。  相似文献   

13.
权力的本质特点是强制性和支配性,它具有双重的性质和潜在的危害性。我国教育行政机关拥有的权力是巨大的,其对教育的管理也是一种行政管理模式,因而必须依法对其权力进行控制,即:树立行政法治观念;加强组织机构的变革;严格依法控权;追究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律救济制度;强化行政道德。惟其如此,才能在制度上达到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普法教育一直是我国法制建设及法治进程的重要部分,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法制初成时期,还是1999年后法治国家的初创时期,它都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一五"到"五五"的普法活动,更凸显了普法教育的巨大作用,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总结"五五"普法教育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后的普法教育工作,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法制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法治建设及普法教育进程,总结五个五年普法活动的主要经验与不足之处,并对今后普法工作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已经从原来的"国家干部"队伍中剥离出来而成为了一种专门职业,但教师的法律地位至今仍不明确。教师法律地位的缺失,将涉及教师属性的法律定位,以及教师与政府、教师与学校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本文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师为例,对其法律地位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保障教师的法律权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法学教育的目标模式关系着中国法学教育的走向,也关系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最终形成,然而在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上却存在着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转换思路,如何使法学教育走入正常的轨道,在于树立正确的目标模式,也在于在该模式下具体教学思路和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教是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来管理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发展和改革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教,使教育走上法制轨道,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侯强 《成都师专学报》2010,(3):88-91,128
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立法与法制变革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私立法律教育在近代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的转型中,发挥了作为新法律文明强有力杠杆的作用。私立法律教育由于附丽于种种现实的政治功利目的之下,其对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法律发展的积极效果与负面效应是兼而有之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由规模效益到内涵提升的发展走向是高校扩招规模稳定后的必然选择,由此而来是高校发展模式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的实现有赖于高校扩招的法治化,还必须上升到社会基本矛盾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中国高校扩招进程中的各种关系,实现高校招生由均衡发展到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转换、高校管理从依法行政到权利救济的法治路径转换,从而彰显高校扩招中的法治理念,体现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补充和完善我国的教育法律制度,要明确规定政府对教育承担的责任,确定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并且能够保证落实到位,要制定教育救助法律制度,要制定有效的措施,保证免费义务教育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