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浮躁之气、浮夸之风、浮华之象,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形式主义越来越盛行.表面上热热闹闹,形式上花里胡哨。语文教学中的非语文现象不断繁衍,假主体行为流行,使语文教学褪色、变质、错位。在教学中淡化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虚化了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弱化了语文学习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的掌握。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改革是各学科中概念至繁、方法最多,同时又很难以科学规范的一场改革。本栏的各位作者在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课堂结构的优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精讲多练、读写结合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们的经验和心得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4.
近日,有幸观摩了他们几位著名特级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聆听了他们精彩的讲座,受益匪浅,让我豁然开朗,对语文教学有了重新的定位——回归语文的原点。  相似文献   

5.
许伟杰 《考试周刊》2011,(11):41-41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味",即要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评价的首要标准就是它是否有"语文味",但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多走在"语文味"的边缘,在此,我就对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缺失与回归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范霞 《语文天地》2010,(10):53-54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如盲目模仿、照搬外国或别人的教法,片面依赖教参,纯粹为了应对考试而只练不讲等不良现象。语文课要么花哨肤浅,要么单调沉闷,学生不是昏昏欲睡,就是成了做题的机器。这种不顾汉语特点的教学方法,既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又背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让语文教学回归自我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才能找回语文教学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所谓简约语文.就是实现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追求本色语文,摒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紧扣语文的本质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的改革任务,规定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功能应当是促进学生发展,具体说,就是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要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为中学语文教师的课程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李艳秋 《现代语文》2007,(5):108-109
被誉为校园常青之树的欧阳代娜,是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劳动模范、全闻中学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希望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母语教学任务,然而,谁能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方案呢?就是这位欧阳代娜老师,用她的智慧和意志,用她的真情和汗水,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欧阳代娜老师在这方面的探索,即一个实验、一套教材、一部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3.
14.
语文教学的“本然”是什么呢?目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有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之势。在多少人绞尽脑汁、难以解脱之时,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反向思维,不以教学者身份,而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审视这一问题呢?倘若如此,事情可能就变得简单多了: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你学习语文干啥呢?绝大数人的回答应该是:形成蔡本的语文能力,供自己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之需。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然”,其实就是言语应用,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必须定位在“语用”上。因此,强化“语用”意识,打造“语用型”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本原旨归。  相似文献   

15.
李荣新 《中学文科》2007,(12):19-19
统览近几年的语文试卷,发现阅读已成为语文试卷的一大亮点,可见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密切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通过构建多彩的教学环境,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布置现实的教学作业,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感受互动的教学体验,让语文教学体验生活。总之,要让我们的孩子真正用以致学,学以致用,回归语文的本源。  相似文献   

17.
在崇尚个性张扬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只局限于教参的解释和传统的定论来教学了。对于教材,我们既要有钻进去的力量,又要有飞出来的底气。要善于引导与点拔,容得下学生的见仁见智,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摆脱那些华而不实,回归教学本色,让语文教学走在回“家”的路上。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追求识字的结果、数量,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把学生识字当作是老师教字,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不顾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这样的识字教学无法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学生虽然认识了老师所教的几个字,但不能掌握识字的方法、规律,既失去了识字的兴趣,更失去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识字教学呼唤人文素养的同归。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课程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此,中学语文教学就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之上。"由此,我们或可想望,学习的基本样态,乃在充满"劳绩"的区域内去仰望天空;这种仰望向上直抵天空,而根基却还留在大地之上。教育是条回"家"的路,教师是智能灯火的牵引者,而路,走平实了,就不会遥远。经历了繁忙琐碎的新课改实验后,我们的教学开始渴望回归自然和简单,于是放松身心的瑜珈在课堂中大行其道,而简洁、高雅的教学禅风也日渐盛行。今天我们就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在静谧的课堂中,带领大家进行一次有趣的禅味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