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看作业?很多教师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吓一跳.教师能不会看作业?确实,批改作业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学会从学生的作业中提取信息.就不只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钩和打叉那么简单了。会“看”作业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提取大量对教学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刘正生 《中国教师》2010,(15):24-24
<正>我参加了哈尔滨市一位青年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研讨会,一位教师执教《普罗米修斯》一课,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学生不忍心看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普罗米修斯被鹫鹰啄食的图片。面对这个偶发事件,这位教师很机智,说:"你们很善良。你们如果不想看可以闭上眼睛;想看的就看一眼,只看一眼。"这  相似文献   

3.
请先看两个现象:一、有位老教师讲过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犹如官兵呼叫,即教师要有一呼百应的魅力。”但在很多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学生却睡倒一片,“百呼不应”;教师满腔热情,而学生却无动于衷。二、晚自习时,教师发现一个学生在看武侠小说,勃然大怒,当堂没收那本书,并指着学生大声说:“怪不得你成绩这么差劲,你再这样下去就完蛋了!”那个学生站起来,冷冷地看了教师一眼,头也不回走出了教室。其他学生也在窃窃私语,议论教师的失控行为。第二天该班的学生看到该教师都兜路走了。上述这两个现象,或许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学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轻轻打开地图册,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平原,长长的是长江……”很难忘记地理老师在第一堂课拿着陈旧的地图唱着快乐的歌走进课堂;很感谢最亲爱的地理老师轻轻地转动地球仪让学生用懵懂的双眼认识世界。是他让学生日行千里走进热带草原看非洲动物,走进三亚领略旖旎风光;是他让学生看到祖国河山的壮丽,理解地大物博的真正含义。他津津有味的讲解使笔者深深地爱上地理课并发誓做一名地理教师,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作文批改,无论眉批还是总批,往往全由教师包办。错别字由教师找出来,病句由教师划出来.文章在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与劣、得与失,也都由教师以评语的形式写在作文本上。学生拿到作文本,往往只看一眼分数.扫视一下评语.就放在一边。大多数学生不会认真思考到底应该怎样修正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一挥而就,连看也不看一眼就"交差"了。而批改作文也成了教师的一个沉重负担,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结果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本子或许仅仅瞄一眼成绩,至于耗费教师大量心血的眉批总评,也许学生看都不看一眼。这样,学生练写的作文再多,教师批改得再细,恐怕也只是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徒劳无功"!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学  相似文献   

7.
且看下面几种作文评价的方式: 1.师评。我们习作的固有评改方式,就是教师评价。教师耗费心血给出的评改意见和评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匆匆看一眼后塞进书包了。一些有兴趣的学生也许还会跟同桌交换看下评语,比拼一下作文等级等。“师评”这种形式,如果天长日久不变更,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过去了,在许多场合,不少学生总能一眼将我认出,有些学生甚至记得我第一节课说过的话。每当遇见昔日的学生,看到他们眼里因重逢而流露的喜悦时,幸福就会漾满我的心田。我不由得庆幸——我曾经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相似文献   

9.
批阅学生作文,是耗费语文教师心思、精力的工作。但学生看批阅过的作文往往是这样:扫一眼得分就把它塞进课桌,对教师精心撰写意在指导他提高写作能力的评语却不看一眼,不予理睬。学生不看,再有指导意义的评语也失去了价值。造成学生不爱看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评语行文落俗,形式呆板(一般评语的模式是:该文优点……缺点……)缺乏亮点是其主要根源。如何使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缺少一个富有诗意的审美环境,就不可能有学生人格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富有诗意的审美环境,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一、善于创设出特定的教学情境从体裁上看,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有凝练、含蓄之美;散文有清越、隽秀之美;戏剧有动作、对话(唱词)组成的冲突美;小说有人物、环境、情节构成的整体美;议论文有严谨、缜密的逻辑之美,等等。从内容上看,有的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的歌颂了英雄人物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有的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无私的友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那些反映健康情操和美好心…  相似文献   

11.
雷语     
正所谓男神女神,就是那种看一眼就知道这辈子跟你半毛钱关系都不可能有的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老师讲到第八章,学霸看到第九章,而我在看……序。好不容易习惯了自己的长相,理个发后又换了一种丑法。我有一个特异功能:一表白就可以收到拒绝。天堂客满,地狱打烊,耶稣就把我扔在人间。  相似文献   

12.
童话     
古老的埃及有个传说当苍凉的天空中划过一颗流星,如果在世界的两端有两个人同时看到那滴天使的眼泪,他们会有幸福的未来。故事也由此开始。他们看到了,在世界的两端同时看到了那滴天使的眼泪。他们是有缘的。那是一个夏天,他和她在街头偶遇,他多看了她一眼,只因为她的笑容很温馨。第二天,他和她在卖场相遇,他又看了她一眼,只因为相信缘分。第三天,他和她在咖啡厅相遇,他又看了她一眼,只因为她嘴角的酒窝很甜。就这样,他和她相恋了。  相似文献   

13.
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文/梁琦早晨,赵美博一来园便把他在家画的小鸭子递给我看。我看了一眼,随口说了一声“很好”,就把他的画放到了琴上,却见赵美博睁着两只渴望的眼睛看着我,不肯离开。我看了看美术作品栏,发现前一天下午另一位教师教幼儿画了“小鸭子”,因为美博画得不太理...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一名教师让每位学生写一段心里话,一位学生写道:"老师,虽然我成绩差,但是哪怕你多看我一眼,我也会鼓起学习的勇气,可是,每一次,我都失望了……"教师看到后深有感触,决定以后要更多地赏识学生。《辞海》上对"赏识"一词的解释有二:一是享受美好的事情,领略其中的趣味;二是认为好,喜欢。教育工作者只要灵活而又辩证地将赏识运用到课堂中,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侠 《宁夏教育》2004,(7):18-19
从上学的第一天,教师就开始布置作业,然后学生写作业、交作业,教师批作业、发作业,然后再布置、再交、再批、再发……通过这种传递,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学生检验知识掌握情况。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许多教师批的作业本上只有简单的“钩叉”,学生拿到本子后只看一眼结果就塞进抽屉。其实,作业本  相似文献   

16.
安琪信箱     
安琪: 我是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妈妈一直不允许我看小说和漫画。今天,妈妈看到我在看小说,一气之下就把五本书全部撕碎了。我很伤心,因为那几本小说都是我向同学借的。难道看小说没有好处吗?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高中小说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阵地,语文教师若能在小说阅读中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就能使学生昂扬起生命的激情,在文学殿堂中自由翱翔,充分体会小说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艺术美,实现“三个转化”,即认知过程的转化——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前谈话:小朋友们,看到过丹顶鹤吗?在哪里看到的?把你们课前搜集的图片展示出来好吗?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惊喜,请看(教师通过课件展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花坛     
荆鑫浩 《小学生》2004,(12):33-33
走进我们的校园.你第一眼就会看到一个大花坛。她像一座宝塔,由各种美丽的鲜花组成,实在是太美了。  相似文献   

20.
总是觉得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最头疼、最劳累的工作。教师辛辛苦苦地批呀、改呀,又是眉批,又是总批,可发到学生手里,却只换得他们看一眼等第就置之一旁的结果。真是很无奈。为了改变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笔者在作文“当面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觉得小有收获,将之采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