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是《集邮博览》20多年的读者,也是小小的笔耕者,对她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作为读音,曾经因她的停刊而扼腕叹息,也曾因她的复刊而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更因没有看到复刊第一期而多次向邮友打听,并在网上搜索……最后总算圆了梦——在深圳特区一家邮社上邮购得《集邮博览》复刊号珍藏版(总第225期),接着又获复刊个性化邮票珍藏版。  相似文献   

2.
25年,四分之一世纪。《集邮博览》自1982年7月创刊,至今已历经25年的岁月沧桑。这25年,正是中国集邮活动开始大发展,经历大起伏的重要历史时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一岁之末,我们对《集邮博览》问世以来出版发行的220余期进行一次大盘点,既是对她25年多彩历程的回眸,也是以《集邮博览》的视角对这一时期的中国集邮活动做一次必要的梳理。于是便有了本期的专题——"《集邮博览》25年"。  相似文献   

3.
正《集邮博览》月刊全彩100页定价10元,全年120元邮发代号:2-230寻邮:邮政、邮史、邮人、邮集、邮票、邮市……赏邮藏大观。找乐:栏目互动、特色增刊、邮品赠礼、会员"欢聚"……开心邮乐。实惠:物美价廉,让利读者。方便:微博、微信、QQ群随时随地;邮局、刊社、电话、网上订阅……随愿随心。您可通过以下方式随时订阅: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已走过而立之年。30年来。它从一份不定期刊物,逐步发展为季刊、双月刊,最后壮大成月刊。作为北京的集邮者,我自然而然地成了它的铁杆读者。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对于与之有关的一切,也是十分珍惜的。前些天翻捡藏品,找出几枚杂志编辑在不同时期寄给自己的公函封,其上所印社址的变迁可以说是《集邮博览》不断进步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15,(1):110
内容篇Q:读者张先生问:听说明年《集邮博览》扩版了,内容上有什么变化吗?A:是的,2015年《集邮博览》将从96页扩版至112页,扩版后内容将更加丰富,可读性更强。我们的老读者都知道,《集邮博览》一直以"博"为本,堪称集邮圈的小百科全书。但一直以来,受刊物篇幅的限制,一些内容只能忍痛割爱,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我们的传统栏目专题、人物、研究等,2015年都会有新的面貌,期待您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6.
“惠我邮票,不如惠我邮识”,有口皆碑,在集邮界成为一句名言。举凡在集邮收藏,抑或集邮学术研究获得成就者,无不得益于博览集邮群书(包括相关的文献史料、图书资料)。成功的集邮家、邮学家、必然也是一位孜孜不倦阅览、收藏、研究集邮图书资料的集邮文献收藏家,因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2013,(2):87
喜迎新春特惠活动(2013.1.1—2013.2.28)S79《邮览广州》由广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集邮协会荣誉理事谢伟编著,于2007年10月由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此书24开本,全彩精印106页,定价30元。此书分为古城广州、英雄广州、名胜广州、活力广州、缤纷广州、现代广州六个部分,用邮票、邮戳、明信片、信封、极限片等丰富的邮品讲述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13,(1):80
喜迎新春特惠活动(2013.1.1——2013.2.28)S75《邮票上的天文学》李竞主编,徐刚、郭纲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发行,平装20开本,铜版纸彩色印刷,定价68元。《邮票上的天文学》精选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枚天文邮票,串起一个个古往今来上下几千年的天文趣  相似文献   

9.
在我收藏的两百多本《集邮博览》杂志里,有一本封面盖有两个邮戳,内页已经泛黄(如图)。这本被我珍藏了二十多年的《集邮博览》杂志。看似普通却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每当看到它,我便想起我与它的故事。初中时,我在一个同学的影响下开始集邮。从开始的收集信销票,到后来收集成套新邮票。邮票收集多了,感觉到集邮知识的不足,于是开始购买集邮类杂志阅读。  相似文献   

10.
我和《集邮博览》相识已有30个年头了。伴随她同行,见证了她从单色到套色,从铅印到胶印,一直到全彩,从“丑鸭”到“凤凰”的变迁。第一次见到《北京集邮》是1982年10月,是北京一位邮友寄给我的。这本由北京市集邮协会主办的《北京集邮》创刊号,虽然只有32页,但设置了“邮票百科”、“邮风与邮德”、“邮学研究”、“世界邮坛”等栏目,文章精彩且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让我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集邮博览》伴随我已经30年了。回顾与她相处的往事,心绪难平,感慨良多,脑海里存储着不少温馨而难忘的记忆。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读初中的时候。首先结识了《集邮》杂志。可以说,《集邮》是我集邮道路上最早的启蒙先生。1982年7月《北京集邮》创刊了。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09,(9):79-79
1.《中国集邮大辞典》(2009年版)《中国集邮大辞典》于2009年4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著。在2009年洛阳世界邮展上荣获集邮文献类大镀  相似文献   

13.
李明 《集邮博览》2010,(9):50-51
一《集邮博览》在2009年第2期开辟了一个专栏——"精彩一框",在该栏目开篇词中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邮展更加普及、更大众化",从而使邮展组织者和参  相似文献   

14.
近20年来我一直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但是我的集邮却开始于猴票丢失的时候。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工作,一天一位朋友到单位带来了他买的猴邮票,并将其中一个四方连直接送给了我,当时我不集邮,也不懂集邮,所以没当一回事,后来在写信的时候因为嫌这个邮票麻烦就用掉了。  相似文献   

15.
《集邮博览》的前身是《北京集邮》,1985年第4期《北京集邮》奏响了风景日戳序曲,该期第26页刊载的杨慧琳先生《重视极限明信片邮戳的选择》一,提出了极限片的邮戳应以邮政日戳(包括风景日戳)为最佳选择,这是较早提倡用风景日戳制作邮品的章,因而特别引人注目。第29页刊载的杨耀增先生《借鉴、择善而从》一,首先介绍了台湾省邮政部门镌刻和使用风景日戳的情况,又联系大陆实际谈到:“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全国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国内大量的游客,  相似文献   

16.
向茂 《集邮博览》2012,(7):38-38
寻寻觅觅,邮集。风风雨雨,切切。相伴前行。人生路上,有一路欢歌笑语,有一程悲欢离合。天下宴席,聚散总相随。相伴前行。有爱恋,有喜乐,有博览,有万家灯火,有枕边书,有一杯热茶,有快慰情理。龙飞凤舞,莺歌燕舞,冬雨春风,红了芭蕉,绿了杨柳。一年又一年,升起的太阳照耀着黎明,落下的月亮驱走了黑暗。迎来这即将万紫千红又一村。这又一村,如美酒滋润心田。这又一村如瀑布洗濯心灵。它就是我的心灵驿站,是我劳累奔波下的港湾,让我修身养性的牧场。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10,(2):3-3
《集邮博览》诚邀广大作者赐稿。要求如下:1.来稿文字简练,图文并茂,一般字数在千字内(部分稿件除外)。2.作者向本刊发送稿件之日起30日内(以邮戳或发送电子版文稿日期为准)未收到本刊通知决定采用者,作者可另行处理,本刊与作者另有约定者除外。  相似文献   

18.
左鹏 《集邮博览》2013,(5):22-23
不久前,我整理杂志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1993年第1期《集邮博览》(题图),看完第34页"读者之声"后,感触颇深,20年前读者的建议居然大多梦想成真,那些读者真不愧为《集邮博览》上的预言家。  相似文献   

19.
赫建 《集邮博览》2012,(7):34-35
我与《集邮博览》的第一次接触始于1988年。当时我出差进京,空闲时去坐落在南礼士路的北京市邮票公司营业部。《集邮博览》编辑部就在营业厅的楼上,我带去了几枚自制的极限明信片。特去拜访。  相似文献   

20.
《集邮博览》2010,(1):36-36
《集邮博览》诚邀广大作者赐稿。要求如下1.来稿文字简练,图文并茂,一般字数在千字内(部分稿件除外)。2.作者向本刊发送稿件之日起30日内(以邮戳或发送电子版文稿日期为准)未收到本刊通知决定采用者,作者可另行处理,本刊与作者另有约定者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