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次作文”指的是在学生完成第一次作文之后,由教师进行精心点评和激励,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加工。简单地说,就是把同一体裁、同一题目的写作进行两次训练的作文方法称为“同题二次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作文”而言的,是一种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2.
邹学超 《成才之路》2014,(20):51-51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习作的兴趣,学生才会展开一双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天地中快乐飞翔。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上的做法。一、树立自信,激发习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信心很重要。但是当前作文教学的功利化,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以至于一上作文课就头疼,对习作有一种恐惧感。要消除恐惧,树立自信,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表达的愿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然地打开记忆的阀门,回忆生活中那些观察仔细、印象深刻的人、事、物、景。从写短小的片段开始,不断提高学生习作自信心。例如,我让学生练写半命题作文“第一次……”。在学习范文、讲解习作的基本要求后,我给学生介绍了我第一次炒菜的情景,学生听了我第一次炒菜发生的同事后,兴趣大增,此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回忆,通过交流,想到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买菜,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穿衣服,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表演……曾经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的情景和场面再次在学生头脑中浮现,由于这些事情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笔作文学生普遍感觉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很有个性。此时教师适时表扬鼓励就会点燃学生内心习作的火种,使学生明白原来作文并不难,有了自信心,学生自然也就喜欢上了作文。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师往往是学生习作的第一读者,甚至可能是唯一读者,因此,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避免批评取向,多采用欣赏的取向,读学生的作文多加赏识,多加肯定,激发他们作文的积极性。有教师曾作过对比,在一次作文中,随机在几个同学的作文本上写一个大大的“棒!”“好!”或画上一个大大的大拇指,或写上:“你的想法跟老师的一样!”学生拿到作文本子后,那种眉飞色舞,逐个相告的神态让人历历在目。学生开始喜欢老师的评语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被激发起来。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作文就成了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所以他们都说“现在老师很喜欢我的…  相似文献   

4.
我读中学时,作文全是老师批改,哪位老师在文本上批得密密麻麻,改得仔仔细细,学生就认为这位老师有本事,改文高人一筹。现在,自己又当了30多年的语文教师,给学生批改作文也是沿袭了老师的办法。但现实是怎样的呢?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至今仍然在年复一年的“移山”劳动中虚掷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多年来呼声最高的是:“把语文教师从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那么,有没有最佳的办法,使老师从繁杂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学生自己又能有提高写作水平的办法呢?我认为有,那就是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5.
程文林  彭芳 《广东教育》2003,(11):64-64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资料,讲的是某中学一语文教师,接手一个差班后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没有一个学生及格,同时这教师还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因为每次都达不到作文要求而产生畏难情绪。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这教师决定从作文入手。第一次作文发下去,学生就在下边叽叽喳喳议论开了:“我这样的作文居然得了80分!”“我还得了90分呢!”听完同学们的议论,老师说:“这次作文的要求有两点:一是书写整洁;二是把一件事讲清楚。同学们达到了要求,为什么不能得高分?”此后,教师又向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目标,并规定,每次测验成绩上升10分者即为优秀学生。同学们…  相似文献   

6.
还记得上小学第一次作文课的情景。老师一句一句地把他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抄到黑板上.整整抄满了一黑板;然后让我们读,让我们记,到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把黑板上的文章东擦掉几旬西擦掉几句,只剩下一个“架子”:最后要我们把黑板上的作文写到自己的本子上.并补上老师擦掉的句子,看谁写得快.看谁补得好。同学们热情很高.到下课时都完成了自己的“作文”.很有成就感。  相似文献   

7.
卢志芬 《海南教育》2014,(22):71-71
学困生是每个班级中都客观存在的。一般说来,学困生都特别讨厌写作文,怎么也写不好作文。他们是语文老师心中的“痛”。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作文教学的改革,提出了“二次作文”教学模式。所谓“二次作文”,就是学生在第一次作文的基础上,经过教师讲评、指导后,完成对第一次作文的修改,进行第二次作文。“二次作文”可以概括为二十个字:“先写后教、当堂完成、快速批改、及时讲评、二次作文”。几年实践下来,笔者有这样深切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教师如何从作文本的重压下“解放”出来?近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试探。我改进作文批改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班学生作文,从前一般都无写草稿的习惯,题目一出,想到哪写到哪,写完一交了事,有的连看都不看一遍,更说不上什么修改了。在他们看来,修改完全是老师的事。据此,我首先规定作文一律得先写好草稿,自己动手修改后,教师过目点头,方准誊上作文本。这是我培养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已作文的第一步。第二步,学生把作文  相似文献   

9.
“这个老师简直是人渣,我恨!恨她一辈子。”这是一位初二女生在一篇作文中的句子。把老师看作“人渣”,闻所未闻。我从教二十余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句子,几乎惊呆了。继而,陷入深思。我是语文教师,要学生写作文能“笔尖带有感情”,写爱,写喜,写乐,写愁,写怒,当然也可以写恨。于是,就读到了一篇“恨”老师的作文。这位初二女生,在开学第一天,见到一位新的数学老师,居然就是在初一教过她的。冤家路窄,她感到毛骨悚然。这位教师,每次上课,总是把自己以为不认真听课的学生叫到课台前,“监视”全班同学,如发现有另外同学上课也不专心,就立即报出…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四川教育》2020,(3):25-25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善于“发散”,让学生的作文构思不受定势束缚,敢于标新立异,有新角度、新观点。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是,学生的作文有雷同化、概念化、公式化的特点,从立意到选题,从构思到叙述,缺乏个人特色。学生写自己的老师,必定都是深夜工作、带病教学;写自己的同学,必然是拾金不昧、刻苦解题。这些选题已成为学生作文的“标配”,成为了学生作文的“套路”,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11.
例一:一位教师接手了一个全校闻名的“乱”班,成为该班的第六任班主任。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班里的秩序相当混乱,有的学生在打闹,有的学生在玩自己折的纸飞机。老师费了很大的劲才使课堂安静下来。老师郑重地对全体学生说:“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你们的过去,我不想去了解,在我眼里你们都是好学生,都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习,都能取得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害怕作文,教师往往因学生写不好作文而害怕教作文。小学作文是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教师们谈到学生作文时,没有哪一位是感到满意的。如一位老师编的顺口溜:“作文、作文真真难,老师怕教,学生怕学。”作文教学对许多教师来说,是一种应付式的教学。即作文课时,教师先讲解,然后出示这节作文课的目的要求,再出个作文题目,学生应付差事一样草草写完了事。久而久之,学生感…  相似文献   

13.
董长民 《师道》2003,(6):47-47
孔子古训是教师“述而不作”,但我认为应该是“述而作”。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进行大量的写作实践,亲身体验其中的苦辣酸甜,探索表达方法,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作文教学。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曾刊登一篇中学生文章,题目是《老师,您会作文吗》。原因是老师给这个学生批改作文,将自己认为不妥的一段给删掉了。而学生认为老师删掉的是自己作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于是谈了对老师的不同看法。这篇文章很有警醒作用:老师远离写作实践,不勤于笔耕、勉于思索,是绝对不行的。其一,会盲目评判,打失误球或擦边球;其二,长…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奉命作文”,作完“交差”,敷衍了事.教师把一大摞作文收来,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学生作文斟词酌句修改成“满篇红”,大多数学生拿到作文只看一下评语和分数,很少去探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结果是老师费尽心思竟然是前功尽弃。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不就能养成自己改的习惯了吗?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击中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培…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老先生讲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由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多年来 ,作文的改革由“作文从内容入手”到“作文要有所为而作”,都是以“生活”作为作文兴趣的源头。但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发现 ,作文的“评改”同样也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切入点。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把握好三个“改”。一、发挥集体智慧的“评改”叶老对作文评改曾有“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的论述 ,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懒办法 ,是不负责任。其实不然 ,实践证明一节好的“评改”课 ,要比教师加…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量最大的莫过于批改作文。这是一种常常让人头痛的工作。然而其中也有乐趣,处理得当,还会其乐无穷。 这是一种阅读。有人说,阅读是“生命之谜的破译、合解、通释,是心灵风景的探胜、巡礼、博览。”《阅读漫解》作为学生习作第一个读者的老师,能获得这“第一个”的资格是很神圣的。所以我不敢掉以轻心,一定要领会到小作者的写作意图、构思角度、思想内容:一定要认真品味其中的一个细节、一片风光、一种感悟。 这是一种沟通。每个老师都曾有过自己的“十六岁的花季”,只要不很健忘,就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中照见自己儿时的影子,这就极容易找到与学生沟通的精神渠道。而这种沟通,恰恰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管用、最值得珍惜的东西。 这也是一种交流。绝大部分的学生作文,都是写得很认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区的中学语文老师中,流行着一种很不健康的口头禅,说什么批改作文是“无效劳动”,或者说是“徒劳无功”等等。他们认为对于学生的每一次作文,老师虽然辛辛苦苦地批改了,但发回给学生后,有几个学生能够认真地去阅读呢?又有几个学生能很细心地去领会老师批改过的语句呢?尤其是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他们看见自己的作文成绩是六十分,或者是六十分以下,便干脆不看,把它塞进书包里便算了:有的甚至马上把它撕掉了。这样老师虽然辛辛苦苦地批改了,这岂不是“无效劳动”吗?还有的说,老师  相似文献   

18.
我想把批改作文比做“开锁”。如果说,老师手里拿着批改作文的“钥匙”,那么,老师的责任,就是要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开锁”。这就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批改作文的“钥匙”?第二,怎样教学生“开锁”?第三,怎样让学生养成“开锁”的良好习惯?现就自己改革作文批改方法的初步探索,谈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学习作文,低年级是“准备活动”,中年级迈出第一步,高年级迈出第二步。经常担任中高年级课的教师,对四至五年级的作文衔接问题,都很重视。尤其是五年级组内的教师,初接班看到学生前几次作文,常会在交谈中说几句带有情绪的话浯。中年级组内的教师是知道这一点的。他们很愿意了解五年级接班的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有哪些希望和要求。有一次,他们为解决这个问题专门开了教研组会,特约我参加。会,开门见山,组长致词后,一位青年教师说:“我工作八年了,在三四年级循环了四圈。王老师,我一直不知道高年级教师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批”即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通常有眉批、段批和总批3种;“改”,即修改,就是对作文中的错误和不妥的地方加以改正,通常有增、删、调、换4种改法。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十分精细,既积极地肯定学生作文中细微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也不放过诸如用错标点符号、誊写格式有误这样的小毛病,应该说这些老师是很有责任心的。然而仔细想想,被老师们以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批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