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冬娟 《辽宁教育》2011,(12):48-50
一、追问的误区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是在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继续提问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追问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问题,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有效的追问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促进教学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换。  相似文献   

2.
遇到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互相追问,或足让学牛自已再想一想。很多时候.原有的问题学生就会在追问和反思中解决。  相似文献   

3.
正"863"计划倡导者之一,两院院士王大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考学生——专考学生的最得意处.考试中,王院士请学生陈述,学生一边讲,他一边问,一直追问到学生的知识边界,考试结束.王院士创造性地把考试这种烦琐、乏味的过程,变成一个知识升华与深化的过程,非但不是教学的停滞而是一个飞跃.王先生的这种"追问",在我们平时数学教学中很值得借鉴.所谓的"追问",就是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境需要有针对性地"再提问","再再提问"…,不断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行为.追问是数学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恰到好  相似文献   

4.
赖敏贤 《中国教师》2014,(10):48-50
<正>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读懂学生的思维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更应做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及时捕捉"追问"的契机,巧妙有效地进行追问。追问是指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做的提问。追问,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冷静地深入思考,从而使其思维得以升华,能力得到发展。一、在分歧处追问,追求思维的本质所谓分歧,就是指学生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出现意  相似文献   

5.
追问是指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解之后,进行补充、深化性质的提问。由于追问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要实现追问的价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把握好追问的时机至关重要。一、在认知困惑时追问——理解知识本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惑、产生大面积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地发现,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追问,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区分对错,理解知识的本质,而且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增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引发学生思维的支点。而课堂教学 中,教师的追问能有效显示学生思维过程,通过追问让学生的 思维过程显性化,使数学问题的解决脉络更为清晰,使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效追问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知,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和不断追问,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追问的策略,从而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这种追问的目标是比较明确的,就是要把问题搞清楚,或者通过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向更远更宽方向拓展。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提问技巧,追问在科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教师往往围绕"核心"问题,通过追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概念的外延,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它追求的是学生思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为准绳,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喜欢把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力求面面俱到,逐段逐句地评析.把活生生的思想品德课上成解剖课、演绎归纳课。失去了思想品德教学的本来面目。其次,平时司空见惯的情景是: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学生被指名回答问题时,教师有时候还连续补充追问,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只做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而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下一个问题。这种“问答式”教学,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始终处于“被迫问”的状态之中,教师垄断了课堂上的教学沟通.阻断了学生与教材的直接对话。第三、思想品德课堂上由于对知识教学的过分强调,使人的精神陶冶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11.
追问就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设立一个主问题,再将其中子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是在对问题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就数学教学来说,主要是围绕某一数学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将预设的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以形成严密而完整的课堂环节。追问旨在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突破新的数学问题,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情况下,教师就是自顾自地讲下去,或是干脆把所有问题都交给学生,组内讨论,小组合作解决,教师几乎没有追问,或是追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思维现状,或无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导致追问无效,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该在什么地方追问呢?经过教学实践,本文以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的例题教学为例,介绍课堂教学追问的关键点,与大家交流共探。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形式,特别是教师有意图地预先设计好问题对学生进行的追问,则更能展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本的目的就是探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追问的几种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当一个问题提出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教师需要根据师生对话情况再次进行提问,直到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为止,这就是"追问"。适时恰当的追问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追问却流于形式,问题浅层化。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追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只有把握课堂追问的时机,才能使语文课堂生成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14.
追问是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后续动作,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者问题回答结束后的下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机智、教学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追问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广度,增进思维的深度,锻造思维的强度。  相似文献   

15.
“稚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退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把熟悉的当成陌生的,把再次授课当成首次接触.设身处地揣摩切合初中学生心态的一种教学艺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索者、引导者和领路人,同时教师还要能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和生活实际为前提,考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会遇到什么问题。会想些什么,哪些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对哪些知识的学习会出现困难和疑惑,哪些问题便于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解决.哪些问题的提出将引起本节课的高潮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因材施教.才能更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中教师若具备“稚化”艺术.就能使知识的传授建立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之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稚化”的目的是求得与初中学生的思维“同步”,从而使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6.
追问是课堂提问的延伸,教师运用有效的追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助学生冲破思维障碍。教师基于学生学情,把握追问时机;基于课堂生成性资源,巧用追问方法;基于重、难点知识,提升追问的实效性等方式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课堂,也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对交流话题的深度及时把握.对交流方向作出引导修正.对课堂的预设和生成作出准确估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巧妙追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巧妙追问.能够让学生在困境时发现新的出路.能够在学生理解不透时拨云见日.能够在学生理解偏颇时归正思路.还能够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进行的一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它是前次提问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而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人理解、沟通联系为止。  相似文献   

19.
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了然于心;善于追问的教师能在无疑处设疑,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思疑;善于追问的教师,看似"无为"却有为,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  相似文献   

20.
“追问”,就是刨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或者多次提问。恰当的“追问”是一种有效的课堂调控手段,它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一步步探索出问题的实质,从而真正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避免思考问题时只停留在表面,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相关话题进行追问。本文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谈谈教师在追问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