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元认知理论,从计划认知、体验认知和监控认知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一体化的教学认知体系是一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时期课堂变革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深度参与、深度体验、深度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师开展教学时,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起点,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延伸,也要引领学生的认知创造。只有让学生切实主动地思考学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陈水群 《教师》2023,(29):63-65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地理事物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的能力。文章从区域认知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基于区域认知的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原则出发,对巧设问题链、创设生活化情境、打造多元化教学体验、结合区域特色、突出个性化评价五个基于区域认知的初中地理体验式教学策略展开研究论述,旨在以体验式教学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综述过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研究之后,以情绪认知理论为基础,对在实际教学中情绪体验的意义及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情绪体验的方式促进教学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情绪是基于个体的需要和愿望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体验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内在学学习动机,也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获得情绪体验的方式包含了直接和间接的情绪体验,教师应正确对待情绪体验带来的积极和消极结果,并提高自身的情绪观察和调节能力,才能在再评价阶段帮助学生提高对思想政治的认知能力,改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认知诗学关注文本解读,将文学能力与人们的日常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这一理念对英美文学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以此理念为基础编写以认知话题为纲的英美文学教材,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测评模式,促进学生阅读,在学生的日常认知体验与文学认知体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实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交互式过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认知心理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流程,忽视学生的学科心理认知规律,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个性,是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实现素质能力提升的。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固然与其专业知识是否深厚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十分注意研究学生的动机、兴趣、注意、想象、思维、情感、意志、能力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因此,对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分析探究和定位实践,是实现学科素质能力教育和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考虑认知语言学语言观、理论假设及其“社会”转向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建立体验认知教学模式的六大互动、融合实践方案:调用学习者原有知识并适时开展具身体验性课堂活动;运用百科知识探究语言理据进行有效词汇-短语教学;基于象征性假设和基础身体经验解释抽象语法现象;利用概念化和识解方式培养学生对意义建构过程和多样化表达的把握;基于具体使用实例和真实情景培养学习者语用能力;统筹语言、文化和认知三大因素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继而从外语课堂教学“实战”角度出发,以实际教学实例为媒介,初步建立一套“去高深化”、“去理想化”和实践性强的体验认知教学模式。希翼以此弥补以往教学过程中忽视语言教学认知基础的不足、填补国内CL指导下系统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区域认知是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是高中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基于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运用参与式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分析高中地理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类型,探究参与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以地震为例,分析参与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认知工具的数学实验教学,是符合新课标理念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实验教学,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体验实验活动的历程,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许长玲 《教师》2020,(4):84-85
区域认知能力是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和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关鍵在于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这一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征之一,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是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在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空间差异和内在联系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结合实例介绍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钢琴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对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少儿钢琴能力,有助于促进认知能力发展,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均衡学生各项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堂教学任务认知水平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影响不同学业成绩、年级、性别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各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不同学业成绩和性别的学生在任务认知水平及多数影响因素方面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任务认知水平及多数影响因素方面差异不显著;影响任务认知水平最重要的三种因素是数学教学情境、数学课堂交流、数学知识应用,构建科学的评价任务认知水平的模式,为测量学生任务认知水平和实施高水平认知要求的教学任务提供可操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物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认识方法及其规律,遵循元认知心理规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自我认知丢的深刻体验来改进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元认知的结构包括三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对当前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理论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上海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即“教”是为“学”而服务的。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教师必须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形成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观,认同学生的认知需求的差异,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活动载体,基于认知冲突创设的情境活动是实现生物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找准认知冲突创设的最适生长点、确定认知冲突创设的有效策略、重视认知冲突创设的直观体验、直面认知冲突创设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分析认知冲突情境创设在促进学生生物学科关键能力提升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师应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适当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并指导学生不断进行反思,以建立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学习体验数学研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探究式教学法的选择要以教学任务、教材内容、师生状况等教学活动的各因素为依据,绝不可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树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调动了教师教学的能动性,创设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有力的冲击。一、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1.认知方式上的冲突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书本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认知活动,而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经过感知、记忆、想象等认知活动体验知识。教师对教学知识结构的处理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受到教材与教师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其在教学中的课程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也影响了学生后期课程教学中的主动学习行为.研究表明良好的前期课堂体验感知会对后期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能有效促成大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同时,大学生前期参与教师课程教学所形成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学生在后期较长时间内对于该课程学习能力的自我认知;而这种能力越强,大学生后期所表现出来的主动学习行为及动机越强烈,且大学生前期课堂体验通过增强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来提高其后期主动学习行为的效应,明显高于两者之间的直接效应.因此,通过高等教育中教学体系(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机制等)的优化,改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系统,促进大学生课堂主动学习行为的产生,也就成为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学生资源的开发程度受制于学生观,学生观的开放程度取决于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当前,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注重点由“认知”向“体验”转变,都突出强调“体验”在文化知识向个人知识的内化,显性知识向隐性能力的转化,经验阅历向智能品性的升华中的巨大作用。本文试图从体验的角度深入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的策略,以期为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发利用学生资源提供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堂中的认知偏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是容易忽视又亟待开发的宝贵数学资源。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偏差具体表现类型有:具有典型性的认知偏差、具有反衬性的认知偏差、具有促进生成的认知偏差。面对学生的认知偏差,教师巧妙、正确、有效利用认知偏差,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