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语文教育而言,语文教师的骨子里的文化传承信仰总是时时提醒我们: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形成的土壤,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习惯养成、文本探究、综合性学习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把传统文化的精粹浸入骨髓,这于语文教育而言,至为重要。她可以让我们的语文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庄晨霞 《教师博览》2022,(35):24-27
<正>说她普通吧,确实是——刚走上讲台,她就教语文,当班主任;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她仍然教语文,当班主任,教育教学轨迹非常平稳。说她不普通吧,也有点——她能上公开课,能搞教科研,能写小文章,还能让家长慕名而来、欢喜而归。她普通与否还真一言难定。不过,暂且不论也无妨,因为有一点能肯定,她这样的老师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3.
我国语文教育理论与实战研究的标志性人物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50年代末由教历史改教语文学科,1978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语文特级教师。50多年来她从一名职场"新手"走向独具风格的一代名师,其自主发展的理念、途径与方法,无疑对正处于模仿、独立、创新乃至形成风格的专业发展各阶段的语文教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中华民族大量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名家美文.这些倾注了无数古人心血的诗篇佳作,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可到了今天,这却成为千千万万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苦从何来?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谈“古文”色变.  相似文献   

5.
一盏茶,一抹香,一缕光,一捧古卷细思量.午后的阳光,总是与浓浓的书香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因着语文,一种浪漫萦绕心头,便不紧不慢地喜欢上了她——语文. 初识语文,她只是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而今的语文,她却成为了心中的一阵风,身边的一个影,耳边的一句呢喃.爱语文,不是因为她的深沉,而是爱她深沉中的浪漫;爱语文,不仅因为她的优美,而且爱她优美中的柔情.  相似文献   

6.
语文究竟要讲什么,当然这里的讲不是单纯意义的讲,也包括教、学、习。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语文人。我在此讲这个问题,并不代表我已经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也只是根据教育前辈和专家学者的观点,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以求我们的老师能够深入地思考——语文究竟要教什么?因为,我们只有搞清了这个问题,语文教学才会变得有意义,语文教学才会越来越简单,语文学习才会越来越明白,师生才会因有语文而感到海阔天空。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工具——载体”说的确立并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接受是最重要的一项成果。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十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收获是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一、“工具”说继承并发展了传统语文的合理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语文界,有些人对建国几十年来的语文成果视而不见,好像几十年的语文教改越改越不成名堂,“一代一代的学生。对于仁义、忠孝、诚信、廉正、勤俭等中华道德文明已经茫然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这一株美丽的树,枝叶茂盛,鲜花盛开。她的——  相似文献   

9.
正幼时读书,记忆深刻的是我的语文教师,她语态亲切、出口成章,伴着对她才气的"仰望",我爱上了语文。后来,读研时遇到了另一位智者——我的古典文学导师。他满腹经纶,不仅有文人墨客的风雅,更有评论家般的口才。追随着他们的脚步,我投身了语文教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经出现过为数不少的妇女形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遗憾的是,她们大多以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形象出现。但《木兰辞》却塑造了一位巾帼英雄——木兰。她,坚决、勇武、刚强、不慕荣华富贵、富有牺牲精神。千百年来,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英雄儿女在抵御外族侵略的斗争中前赴后继,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是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
张静 《今日教育》2008,(1):16-16
从上山下乡的女知青,到为人师表的女教师。 从平凡普通的师范专科生,到重庆市屈指可数的语文研究员级教师。 今天的她,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在重庆市乃至全国的语文教育界鸾声将将,她就是重庆市名师——刘少鸾。对于今天的成就和荣誉,她总是淡淡地说是自己幸运。一谈起语文教育,她的眼神立刻绽放出熠熠光芒。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一代师表的斯霞老师,以94岁高龄,永别了她终身挚爱的教育事业。斯人已乘黄鹤去,霞光万道启后人!唏嘘之余,笔者自然地关注起评论她漫长的语文教学生涯的文字记录,然而令人遗憾地发现并没多少研究她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教学艺术的文章。一代宗师以其全部生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道路上艰辛求索,为我们缔造了一笔巨大的民族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车轮已悄然驶进了21世纪,作为现代的语文教育,已从清末民初时的雏形期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今天,当我们手捧着新版的语文课本漫游在文学的殿堂,是否曾回想过语文教材所走过的这百年沧桑路程呢?历史的风云变幻,一代又一代的语文教育家、改革家在时代的激流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对语文教材的编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让我们走进图书馆,重新翻开这段尘封的历史,在古香古色中,去追寻语文教材所走过的变革之路吧!历史回溯到清末,1902年清政府制定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设“词章”科,标志着语文学科的独立。那时的语文…  相似文献   

14.
“探索——实践——改革——创新”是熊雅玲30多年教育生涯所走的路。熊老师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对语文教学执著追求,为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她孜孜不倦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熊雅玲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海珠区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获“突出贡献”奖和晋升一级工资奖。人民对她寄予厚望,推选她为海珠区第八届人大常委  相似文献   

15.
“十分荣幸,这学期在下掠取了你们语文老师这只饭碗,希望得到大家的照顾。”这位语文老师有点意思,我喜欢。——题记 与现任语文老师相处一年,她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让我们五十几个人心服口服。现选取几个小片段与君共享,也请你评判一下她是否值得我们敬佩。 讲究教法,寓教于乐 讲究教法、寓教于乐是语文老师的显著特色。她妙语连珠,很会搞笑,一件很平常的事,到她嘴里就变得有滋有味。她如果要批评你,绝对不会一脸阴郁,也不会冷嘲热讽,在她美丽的笑容中有种力量督促你不能不改邪归正。 一次阶段考试,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排在年级第四,没有达…  相似文献   

16.
我的人生最初关于“美丽”一词的印象是源于她——我小学五年级的一名代课教师陈老师,她是我们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有过许多关于她的定义与颂词。但是,如果只是把她当作一门学科或是艺术来提,总觉得是亏了她的。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一个普通而又独特的生命。语文生命的构成,没有生物学上的有机物与水,但是她的肌体却拥有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到过的源头活水和文学家高尔基感恩过的生活——这位母亲的乳汁。语文,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的组成是多个细胞的有机物。语文生命也拥  相似文献   

18.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了,我既高兴又有点担忧,高兴的是她在健康地成长,担忧的是她在语文学习上将步入一个重要的环节——作文的学习。她能学好吗?由此想到我国语文基础教育中作文教学的困  相似文献   

19.
她有着长长的黑色直发,大大的黑眼睛和一个小鼻子。她很瘦,对人非常和蔼,她也很可爱。她的英语和语文非常好。她学习十分认真。她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天很热,她能吃冰淇凌。她喜欢弹琴,读书和唱歌。她是谁?她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谢  相似文献   

20.
我的老师     
黄志明 《小火炬》2008,(10):27-27
你看过《哈利·波特》吗?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里,有着形形色色的魔法教师。而我呢,也有幸拥有那些有着"超能力"的老师哦!语文老师——麦格教授的翻版语文老师的严厉使她成为了"麦格第二"。当她火气"噌噌噌"往上冒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