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7,(6A):5-5
李政涛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第6期上撰文说,对于教育研究而言,语言带来了知识,技术,艺术和人本身。语言带给教育研究的四种意义,就是教育研究的四种语言取向。即知识论的语言取向,技术论的语言取向,艺术论的语言取向和存在论的语言取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政治语言学作为一门由语言学和政治学交叉渗透而生、影响深远的新兴学科,是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产物.政治是一种语言存在模式,也是一种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高度语言化的社会性活动.语言的政治性与政治的语言性的互动关系构成了政治语言学的根基.围绕政治语言和政治交际这两个主要研究对象,从政治学取向和语言学取向两条路径对政治语言学展开研究,可以解决政治语言学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内涵不确定、外延无限扩展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熊和平 《教育科学》2005,21(3):36-39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习惯了在"狭义"上诠释课程,把课程限定在文本范围之内.这就造成了知识观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课程主体消失在文本之中;课程研究拘泥于技术取向等种种局限.然而,随着20世纪世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们对语言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文本不再被看作为不可动摇的、惟一的知识来源.这种语言学的转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解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课程的意义逐渐从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当代的课程研究理应关注语言学的转向,并在课程语义学、课程语用学、课程语音学等以前被忽视的理论领域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习惯了在“狭义”上诠释课程,把课程限定在文本范围之内。这就造成了:知识观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课程主体消失在文本之中;课程研究拘泥于技术取向等种种局限。然而,随着20世纪世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们对语言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文本不再被看作为不可动摇的、惟一的知识来源。这种语言学的转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解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课程的意义逐渐从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当代的课程研究理应关注语言学的转向,并在课程语义学、课程语用学、课程语音学等以前被忽视的理论领域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技术存在方式的认识是一个制约教育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存在论的两种认识为我们解读教育技术是什么提供了理论依据,人—世界的存在结构揭示了教育技术之世界、在之中、共在,教育技术的艺术化是教育技术的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外语教育对"人的存在"缺乏应有的关注,因而失去了其本该拥有的存在论意义。外语教育要贯彻引导学习者走向"本真存在"的教育理念,不但要培养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和技能,更要重视如何通过外语教育引导学习者走向"本真存在"。具体策略有:语言本质观要从"工具论"转向"本体论",课程观要从"重理性"转向"重人性",教学观要从"重知识"转向"重体验"。  相似文献   

7.
受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的影响,教学论开始关注教学语言,但这种影响来得晚,步子也不那么快。我们的教学论研究继承理性思考的方式,按照“教学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原则”的路子前行,表现出“应然”的研究取向。随着社会学的发展,尤其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的深入,教学论采取社会学的“实然”研究取向,把学校、课堂等看作“小社会”,对实际存在的教学“事件”开始做综合性的研究。对教学语言的认识从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论扩展到存在论意义上的本体说,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雀起,使得教学语言的批判分析也凸显出来。对教学语言的研究,从“应然”走向“实然”,呈现出多种取向,正在一步一步地深化,反映教学论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幼儿文学教育认识论倾向的主要缺陷在于强调主客体二元对立和知识中心主义取向。幼儿文学教育应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存在论把幼儿文学视为促进幼儿精神品质提升的另一主体,强调“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旨在让幼儿在与文学的亲近中从一个人的世界里走出来,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广泛而美好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9.
生命体验与张承志的语言激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家张承志的语言学是用生命语言构成的审美语言学,也是用历史精神和文化精神构成的民族语言学,更是用情感语言构造的心灵语言学和灵魂语言学。他的语言锋利、多彩、神秘,作为民族语言,它具有北方的粗犷;作为生命语言,它有着意志的强力;作为文化语言,它深蕴着历史知识;作为特性语言,它埋藏着世界的神秘。张承志的语言是一种语言的极致,是一种审美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正>认知语言学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研究范围表现出三个轴线和三个层面(Divjak et al.2014;张辉等,2018),其中三个轴线反映了其研究的三个取向:"还原论"取向,"社会"取向与"方法论"取向。"社会"取向指的是,最近十多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考察语言的社会层面,把塑造语言的社会动力纳入到语言结构的解释之中,衍生出认知社会语言学与批评认知语言学,产生了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与"批评转向"。为了进一步促进认知语言学这一新领域的发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对当代教育领域的穿透、语言本体的能量以及社会变革的现实一并促成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其研究特质体现为,聚焦教育主体的真实生活,探索个体的生活体验,进行反思性写作和建构叙事文本。解释学、现象学和符号学的研究范式构成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景观。语言学取向的教育研究因推重文本认识论而见长,也因囿于语言的天然不足而面临无法闪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习(包括母语和外语)是每个人的一项终身必备的重要学习活动,著名作家王蒙不是外语界人士,但他的亲身体会具有普遍意义,“谈到学习,没有比学习语言更重要的了,多学一种语言,不仅是多打开一扇窗子,多一种获取知识的桥梁,而且是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多一重生命。”而作为研究英语语言学的学习者而言,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教育哲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思,召唤思的转向。存在论在教育中的到场,召唤教育哲学从"存在"的维度重新追问教育的本真存在。存在论的融入帮助教育先行从"教育存在""教育如何存在""教育存在着"这三个维度区分"教育是什么""教育如何是",以及"教育是着"的存在论意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教育是什么",而在于"教育如何是"。在基础性建构方面,存在论的到场优先烛照出教育与世界的存在性关系,教育展开世界、实现世界,教育与世界相互召唤、相互照映,并相互贯通;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存在论揭示出教难于学,教的本质在于"让学"这一生存论教学观;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论认为师生关系是共属一体的关系,师生之间相互成就、相互馈赠。"做一名教师仍然是件高尚的事",从而在共在、共栖的教育之境域中实现教育"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以来,哲学愈益成为一种解释和澄清科学语言或日常语言的意义的活动。当代哲学的这种“语言学转向”为解决思想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入而又具体的途径,同时也更深刻地揭示出语言与哲学的本质联系:首先,思想就是使用语言;其次,哲学始终关注语言;其三,语言是世界的界限。语言在人与世界及人与人之间的中介作用表明,研究语言是通往理解思想和世界的途径,语言的阐明成为一个首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光"与"存在"(being)的关系问题是交叉于哲学史上存在论和知识论两大视域中的一个大问题.从存在论的视角来看,光作为创造之本、生命之源,是第一种存在;从认识论的视角来看,光是开启他物,揭示他物,传达他物的存在.光既是世界的存在论起源,也是世界的认识论前提.依循存在论和认识论两个层面来探讨"光"与"在",对二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16.
徐胜男 《考试周刊》2013,(77):24-24
自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语言学研究的主流就转向“人类中心范式”。研究的对象由传统的语言客体转向语言主体,即转向说该种语言的人。人所说的言语是人脑通过思维对现实世界的加工所表达出来的.其中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观念”。因此,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我们准确理解操该语言民族人的心智特征和语言的民族文化涵义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关注生命体验的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体验是生命个体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以生命为价值取向的课程就要成为个体建构精神世界和追寻存在意义的过程。因此,就需要转向动态生成的具有个体性和境域性的知识观.实施走进生活世界的整体课程,进行多元化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8.
维特根斯坦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哲学家,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终其一生创造出了前后两种看似迥然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语言哲学理论。前期图像论认为表达世界的语言是一种实在的图像。这种图像的实质是人的思想对世界的反映。而后期语言游戏说否定了语言、世界、图像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认为语言是一种游戏,其意义在于使用。维特根斯坦语言学转向实质上是非本质主义的转向,其根本原因在于其前期图像论存在缺陷。尽管如此,前后期语言哲学实际上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学研究、教学法发展、外语教学现状以及外语服务于经济四个角度分析了师专英语专业教学转轨的必要性,提出教学立足点应从语言知识转向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世界观是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语言体验论是当今方兴未艾的认知语言学派的语言哲学思想。文献中已有很多人讨论过洪堡特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生成语言学的影响。关于洪堡特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还讨论不多。本文从语言的统一性和创造性、语言的社会性和人文性、语言的语义取向和文化功能以及语言对比研究四个方面对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论逐一作以比较,发现认知语言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洪堡特语言学思想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