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7年,在海南岛发生了一起轰动广东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这就是至今仍让海南人记忆犹新、令人揪心的所谓“海南地方主义事件”。而临高县,更是首当其冲,是遭受“地方主义事件”危害的“重灾区”。当时在临高县发生的“临高地方主义事件”,临高人称之为“临高反党事件”,上级定性为“临高反革命暴乱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政府开始出台遗体捐献的相关法规。这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走向规范的第一步。不过。除了学界对于“心死”.“脑死”的死亡标准之争外。法律与中国传统人伦之间的碰撞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3.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相似文献   

4.
冯骥才  方群 《出版参考》2006,(12):11-11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相似文献   

5.
论清末的移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代到清代,北去或西去的漫漫路途上,各种身份的移民的身影始终络绎不绝。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中国有一部长长的移民史(这里主要指由内向外的移民),但这种移民工作在各朝各代究竟是如何具体完成的,移民政策的效果如何,移民对当地的文化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具体影响,史书却鲜有记载,令今人无由知晓。时光滔滔,北上或西行路上不绝如缕的移民足迹,被冲刷湮埋殆尽了。譬如说,今天你走进河西走廊,无论是在敦煌、酒泉,还是在张掖、武威,询诸土人,问其祖上所由何来?必众口一词答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如此众多的人口,都来自“…  相似文献   

6.
张辉  孟卉 《档案》2023,(6):30-37
清代两当县外来移民众多,特别是南北深山区,外来移民更是占十之七八。两当县境内诸多碑志显示,外来移民迁来两当主要集中在清乾嘉年间,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活动的延续,且有相当一部分移民经历了陕南的中转过程。外来移民在两当县南北深山区生活,形成了以“两当号子”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棚民文化”,改变了当地社会习俗,也带来了赌博等不良风气,其后代成为现在该县南北深山区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谭风 《新闻导刊》2004,(3):52-52
2004年5月18日的《重庆晨报》11版刊登一篇“热线调查”章《土湾的“湾”该咋写》。章说我市沙坪坝土湾街道旁的房子上有两个门牌号,一个写作“土湾”,一个写作“塆”,作引用当地老居民的话说,以前的“湾”是土字旁,不知什么原因现在变成三点水旁。为什么要变成三点水旁?当地派出所民警解释说,因为电脑中只有“湾”而打不出“塆”。还有人考证应该是“塆”而不是“湾”,据说人大常委会也将此地的地名确定为“土塆”,所以,户口本上的“塆”不应该写成“湾”。  相似文献   

8.
李磊 《网络传播》2006,(11):56-56
博客(Blog)的“一博成名”、播客(Podcast)的“播行天下”、闪客(flash)的“立体生动”、维克(Wiki)“全民共享”都在短短的一两年间遍地开花,姹紫嫣红。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这个后起之秀也迎头赶上互联网发展高速行驶的列车,自今年5月在国内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以至于有人惊呼“炫客将开启读图2.0时代”。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究竟为何物呢?炫客就是融博客、播客、个人相册和闪客于一体的个人网络平台,是Web2.0时代的最新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建设工程,它的建设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是三峡建设的重点。 2000年,三峡库区首批外迁安置的移民共有7万多人,崇明作为全国第一批移民安置试点县,在试点工作中,本着以农为本、以土为本,搬得出,留得住、逐步能致富和有利于移民与当地社会融通、融合、融化的原则,顺利完成了来自三峡库区重庆云阳县150户639名移民安置工作,与此同时,第二批三峡移民工作已经启动,各有关省市及上海的南汇、奉贤、金山等区县也将陆续接收安置三峡移民。  相似文献   

10.
地方媒体发展的一道难题——密切同企业的关系 佛山是制造业云集的新兴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美的、海天、健力宝、格兰仕、志高等知名企业不断涌现,而伴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城市媒体,亦曾为这些企业的破土而出“鼓与呼”,企业也把当地媒体当成扬名的阶梯而不舍不弃,双方密切合作、携手开拓当地市场。然而.产品市场的扩大使企业的视野更加开阔。  相似文献   

11.
在传媒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纸媒体中,与各类晚报、都市报相比,机关报晚报似乎总有一种“放不开”的尴尬,总觉得无法尽情地发挥。人家能登的东西,你往往不能登;而人家不需登的东西,你还必须登,甚至还要拿出最好的版面、最好的时间去登。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地方有的报纸从当地广告、发行“老大”的位置上跌下来。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的“真假双核”,到今年的64位之争,以至于最近上演的价格大战,Intel和AMD两大芯片厂商之间从来不缺乏相互的攻伐。挑战总是来自于后来者AMD,而老大Intel也已经习惯了后发制人,因为实力雄厚的它总能找到AMD的软肋。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从来就是一个制造新概念的“世界工厂”,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像Web2.0概念问世后这样热闹非凡过。博客(Blog)的“一博成名”、播客(Podcast)的“播行天下”、闪客(flash)的“立体生动”、维克(Wiki)“全民共享”都在短短的一两年间遍地开花,姹紫嫣红。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这个后起之秀也迎头赶上互联网发展高速行驶的列车,自今年5月在国内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以至于有人惊呼“炫客将开启读图2.0时代”。作为Web2.0概念下的“蛋”,炫客究竟为何物呢?  相似文献   

14.
冷凇 《声屏世界》2004,(10):55-56
自纪录片诞生之日起,便有流派与定义之争,经常可以在英国和西方的专业杂志上看到不同大学的纪录片研究学者,为了某一部作品是否划入纪录片范畴,或者到底划入哪一类纪录片范畴而争论得头破血流。纪录片形式传人中国之后又在流派定义之争的基础上,附加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界定之争,大大小小的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唇舌之战似乎也都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其实,西方电视传媒本是没有专题片一说的.专题片可以说是中国国情下的特殊产物,讨论其界定的意义似乎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如果集中精力对比讨论一下中西方纪录片的几种特殊形式及其特点,也许会对我们今后的创作给予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选前夕,布什打出移民牌——有条件地给予在美国的非法移民以合法身份,凸显其“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政策,以争取少数族畜选民的支持。而低层劳工缺乏,也是布什想推出新移民政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何谓“精品”?精者,精粹、精华、精彩之谓也。精品的反面是垃圾。在当代社会科率中有一个小小的分支,叫做“垃圾社会学”,讲的是研究者可以透何对人们日常废弃的垃圾的分析,了解人们社会生活的品质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据说,这种办法展试不爽,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都极高。那么,如果我们反其道而污之来研究一下被人们尊之为精品的东西,我们能看到什么呢?精品给人的最初的、因为直观的感觉是一个质量性的概念.毫无疑问,无论精品和精品之间在具象和形式上有多少差别,但在其品质上乘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但是,如果我们稍做一点深层…  相似文献   

17.
“客里空”,就是无中生有,弄虚作假。这已成为当前我国新闻报道中败坏新闻声誉、引起受众强烈不满的严重问题。 “客里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作家柯涅楚克(乌克兰人)于1942年创作的剧本《前线》中的主角之一,是一个捕风捉影、捏造情节、弄虚作假、能从电话里看到对方流出了热泪的战地新闻记者。后来人们就把新闻界中类似这位记者行为的歪风叫做“客里空”。  相似文献   

18.
1915年在中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袁世凯逆历史而动.破坏共和.背叛民国,称帝复辟。由于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违背中华民国国体.为显示其复辟的合法与正当性.在袁世凯称帝之前,大肆鼓动和指使各地大上推戴书。以利用所谓民意.达到“民意”拥戴的效果。直隶是袁世凯倚重之地.也是其发家的地方.在袁系势力的高压下.直隶有关地方部门不得不表示“推戴”。  相似文献   

19.
在享受着网络传稿、数码图片等现代技术带给我们快捷与方便的同时,不能忘却还有一种叫做“速写”的艺术手法。速写.也是一种新闻报道手段和表现形式.在被称作“读图时代”的今天。我们强调速写和它在新闻美术领域的重要作用,是因为这是一个决定“报刊美术可持续发展”的严肃命题。  相似文献   

20.
“填平信息鸿沟”与版权保护,是否一定势不两立?在“自由传播”和“版权保护”之间如何保持平衡?政府、互联网运营商、版权人、普通公众,站在各自立场上,各执一词,各言己见,我国版权保护表面上是权利保护力度之争,而更深层面则是如何促进数字产业发展的抉择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