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绝非简单的政治问题、吏治问题和人格问题 ,而是一个融西方文明的参照系与中国私民社会的生存性质于一体的广大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何静  王珍 《科技广场》2007,(2):195-196
电视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它,铺天盖地又登堂入室,电视文化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改变了我们既有的心理构件、世界观,甚至是价值观、政治立场。“全球化”是当代最重要的社会文化特征之一,本文拟从电视与社会的关系出发,浅析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视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协调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民主、自由的公民社会里,治理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换句话说,治权的主体除了政府外,还应有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在救灾这一重大的社会治理系统中,更应如此。在减灾救灾过程中,建立政府与民间组织等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制度,目的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设计多元化的今天,中国平面设计要想融入国际现代平面设计大舞台,更好地与各国设计界进行交流、沟通,就必须在加快熟悉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的同时,深度挖掘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对两者进行有益的结合和补充。(什么是传统文化?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当代平面设计的审美标准,从而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中国整体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显波 《科协论坛》2007,(7):167-168
当世界在关注中国的古老文化和飞速发展的经济的同时,国人的文明素质也颇受指责,公民文明素质的培养任重道远。本文从源头、行为准则、城市辐射和社会干预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我们进入一个变革的时代。西方与东方的距离在逐渐拉近,在享受西方科技文明的同时,西方文化给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挑战,中国民族文化何去何从?本文试图从新进化论的角度为中国民族文化选择一条自觉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政府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实践层次,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落脚点。在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行为文明程度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政府的行为文明,主要体现在诸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政治文化、地区生态经济因素、地区政治关系以及体制转型等方面。无论从哪一方面入手,都凸显了其自身的特点和在政府行为文明之路前行的艰辛。从传统社会文化方面来谈,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社会习俗和政治文化转型方面。因此,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传统,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而语言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技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1.Ecology生态学;2.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3.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4.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5.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9.
美国公民参与的文化语式与民主准则体系相匹配,体现出同质性与对立性的统一,表现为互补性和包容性的构型。本文通过理论检视,概括出文化语式是美国公民参与的理论底色,公民参与依循特定的符号准则体系,其历史过程具有融贯性。就当代中国而言,对美国公民社会的研究不应囿于"刻板印象",应立足本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将"公益"作为公民参与的旨归。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举办。众多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并就本届论坛主题“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了精彩的发言,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栏,我们选出其中的一些文章,试图表达人类已从工业文明进入到生态文明这一现实,尤其是生态文明与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时代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孙小淳(以下简称孙):王院士,我知道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思维有很多深入的思考。我想问您的问题是,科学思维在不同的传统、不同的文化中是不是有不同的风格?中国古代的科学思维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有两个极端的看法,一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什么科学;另一种认为传统文化中什么都有,什么都包括。  相似文献   

12.
法律文化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其作为一个泊来概念备受人们重视,也是当前众多法律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新课题。然而中国传统法律文明却是自我国奴隶制社会建立以来而形成并且开始繁衍存续的过程。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孕育了复杂而又系统的法律文化。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发展和全球化大潮打破了以往传统文化缓慢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的渐进式惯性,使当代中国所有文化都处于一个激变转型的状态,法律文化更是首当其冲。本文在综述中国近代以来传统法律文化的变迁轨迹的基础之上,深入揭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通过中西法律文化的逻辑、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比较,论述了当代我国法律文化重塑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优秀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的现代转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核心精神中的“统一”、“重民”与“和谐”精神,是我们构建和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精神资源。本文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统一”、“重民”与“和谐”三个理论入手,结合现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论述了“统一”、“重民”与“和谐”思想的现代转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总战略布局中的地位与任务,顺应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实践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观,促使摒弃不文明的传统发展模式和不文明的社会行为,推进全国生态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为提升我国社会发展文明层次指明前景、强化实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旅游市场的新发展,旅游西班牙语课程的设置显得日益重要,而该课程的多元文化特色也决定了对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新要求。谚语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明的窗口。本文试图以西语社会中的文化谚语为切入点,重点梳理西班牙历史、社会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三者间的关系,并在课堂教学方面给出一些文化导入尝试。  相似文献   

16.
董晓萍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12):1327-1336
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同意并发布了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确定了"振兴传统工艺"的重大任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立足国情,增强现代科学意识,建立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的国学价值、多元社会模式技术文化一体结构和对外交流的宏观框架,提取其独有的生命力要素,包括有国家制度的技术、有价值体系的技术、有社会结构的技术、有中国故事的技术、有丰富历史文献的技术和有专业知识的技术等,提升自我阐释能力和未来传承能力,增加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掌握现代世界知识体系,做到中西互视,拿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制定世界对话与合作的有效对策,增加国际话语权。此外,还应将那些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兼具跨文化视野和具体操作个案的,以及中西学界共享优秀学术成果延伸到我国高等教育中去,加速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使振兴传统工艺的系列工作成为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丰富世界文明对话内涵的高端事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新环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邓国胜 《学会》2004,(10):12-18
中国NGO发展的环境在 1978年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宏观环境看 ,中国相继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垄断资源和严格控制私人活动空间的格局 ,重构了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从而为各类非政府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中国加入WTO和全球化的趋势对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又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微观环境看 ,一方面 ,社会转型时期形成了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中间层 ,而公民闲暇时间、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也使公众参与和志愿者行为成为可能。总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当然 ,在面临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东方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当代的设计师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展现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室内设计中的民族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并不是孤立和对立的,而是一个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使得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相融会和整合,从而使得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周彤 《大众科技》2013,(3):168-170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传统文化也正借助全球化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的推动下,作为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国际推广机构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它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将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