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环顾全球,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竞争的焦点实质上又是人的创造力开发的竞争,谁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本民族的创造力,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流的创造型人才,谁就能在这场竞争中获胜。创造力的开发,又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为创造性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要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就必须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很粗浅的看法。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2.
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谁的创造力强,谁就会走在前列。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  相似文献   

3.
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谁的创造力强,谁就走在前列。积极培养富有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发出的呼唤,也是当今新课程标准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在高科技不断涌现,人类步入大教育、大科学、大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的时代,各国间的竞争更加剧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竞争的焦点是创造性人才.谁拥有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谁就能抢占到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和“前沿阵地”,谁就能在政治上独立,经济上不受制于人,谁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美国人才学家认为:一个国家科技人才的总和与创造型科技人才数的平方成正比.美国教育注意智力和创造力的开发,培养了大批有创造性的人才,这是至今西方60%以上的重要科技成果都出自美国人的根本原因.日本政府明确指出:“立足国内,开发创造力.创造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确保竞争优势”、“国民创造力开发是日本通向21世纪的保证”.可以看出,使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真正的动因,是重视创造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知识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昭示人们,谁大力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谁就占领了新世纪人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为此,研究“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已经成为当今世纪各国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的创造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起来的。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潜心钻研“创造力的投资理论”,创设良好的教育机制———“唤醒沉睡在学生中的创造巨人”。本文拟对“创造力的投资理论…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 ,世界各国的竞争 ,将是国民创造力的激烈竞争。谁拥有了创新性人才 ,谁就会独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谁就能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力 ,谁就能赢得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胜利。因此 ,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首要的问题是要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 ,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在原“小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人们认识到两个事实:一是谁掌握了一批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胜;二是对研究人员的培养关键在青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的进程,世界正在经历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的信息技术革命。在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里,谁掌握了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谁就拿到了通向新世纪的通行证。换句话来说,谁拥有创造性人才,谁就拥有了新世纪。因此,知识经济的竞争就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造型教育的实施关系到每个国家21世纪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创造性人才培养问题必须提高到战略地位来认识。每一个幼儿都有很大的创造潜力,训练得当,都有可能成为创造性人才。幼儿是否有显现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9.
新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竞争和创新人才竞争的时代。谁拥有创新人才 ,谁就拥有财富 ,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和生成 ,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强烈的兴趣感。它正经历从宏观向微观的过渡 ,从定性向定量的过渡 ,从描述性向推理性的过渡 ,它预言和展示着一些边缘学科、工业技术和国民生活的发展 ,在与物理学、生物学的结合上 ,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相关作用。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注意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一、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创造性即创造力 ,即根…  相似文献   

10.
未来社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 ,谁的创造力强 ,谁就走在前列。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隐含着大量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因素 ,语文教师应积极挖掘 ,系统训练。一、从引导质疑入手古人云 :“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质疑是对好奇心的推进 ,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 ,只有具有强烈创造冲动的人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敢于创新。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我尽可能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 ,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句话明确指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进取、探索、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自学及创造力。因此,如何善教、引导学生乐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具体到小学基础课之一的语文学科,是奠定其它知识课基础的关键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迅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不仅要能紧跟时代步伐,而且要象李政道博士所说:“最重要的是创造力,是要能带头,而不是人家带头你跟在后面走。”这样的形势和任务,必然要求我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出真才实学、能迎接新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在迈向21世纪,新世纪将是“知识密集型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战略资本不仅仅是资源、资金、劳动力,而且是科学技术,是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谁占有了具有创造潜力的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因此,创造力的培养是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竞争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所生活的商品经济社会,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更是和竞争紧密相连。大到国家之间、城市之间,小到企业、部门、个人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谁的竞争意识强,谁的竞争力量大,谁就会在竞争中获胜,谁就能得到发展。能否正确地对...  相似文献   

15.
一、科技人员创造力开发的重要意义创造力开发是对各类人员而言的,科技人员创造力开发是其中的一个层次。对科技人员的创造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创造力开发是先进国家通向21世纪的保证创造力是人类重要的智力资源。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创造力开发,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前途和命运主要取决于用创造性观察一切的能力的竞争,日本人在6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的冲击中就确定了“立足国内,开发创造力,创造新技术,发展新产业,确保竞争优势”的国策。(2)创造力开发是企业竞争发展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把教育竞争推向前沿,而教育竞争的本质在于能否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要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就需要开发人的创造力,特别是开发处于身心发展黄金时期的中小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这种潜在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创造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性的因素,人类正是在永不停息的创新活动中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人才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权,赢得未来。就我国而言,创新人才欠缺,创新能力不强等人才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培养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8.
过去说“时间就是金钱”,而现在说“主意就是金钱”。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相等的,而在相等的时间里,谁的主意最高、创造力最强,谁就取胜。为此,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创新教育。俄国开设了培养创造力的“思维课”;美国开设了“思维技巧课”;保加利亚开设了“思考课”;法...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是极具创造性的工作,需要编辑具有创造力。而学习力又是创造力的根本,缺乏学习力,创造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编辑要想加速专业成长,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必须提升自己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创造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日本政府早就提出:"创造开发力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造力,数学是创造性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