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认识逻辑角度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感性认识阶段中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对象;二是知性认识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对象;三是理性认识阶段中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对象。对高等教育管理现象的分析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高度。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不仅是对于观察的直接描述,而且必须通过逻辑转换成为至少可能被观察的并可能被证实其自身或研究逻辑的真理性成果,构成高等教育管理学全部知识的起点。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建构需要明确四个问题,即学科性质、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管理特点。并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系统,逻辑起点也是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根本特征。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建构必须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教学之学、高等教育之学、高深学问之学,每阶段都有相应的代表作,而且每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超越。当然,每阶段也都有其局限,教学之学的认识使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窄化;高等教育之学又使其研究领域过度宽泛;高深学问之学到目前为止仍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认识从内部实用性转到了外部实用性现在又落在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上,可以说高等教育学就是在对其认识不断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问题与抉择:高等教育管理学发展中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管理学最具核心价值的学科特征,就在于将高等教育管理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进行抽象,从而形成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与之相悖的是,教育的复杂性、高等教育管理学与高等教育管理概念范畴的混淆,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内外部作用力关系失衡的机能性障碍,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的外部作用力、学科自身逻辑发展的内部作用力以及学科中介组织有机构成这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建构、问题关注和范式转换又以其各自不同的特性与功能,推动和实现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构与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的外部作用力、学科自身逻辑发展的内部作用力以及学科中介组织有机构成这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而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建构、问题关注和范式转换又以其各自不同的特性与功能,推动和实现着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和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管理学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思思  高杰 《文教资料》2011,(5):217-218
案例教学作为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管理学等领域被广为采用。高等教育管理学是培养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的重要学科,案例教学在其中的运用值得重视。作者通过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和案例教学的特点,从理论上分析高等教育管理学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王世忠 《培训与研究》2006,23(9):113-117,120
当前,在我国学校管理学理论界关于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特点”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中,存在着较大的认识上的偏误。究其原因,是研究者们缺乏对学校管理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所致。学校管理学“基本问题”的特殊性,决定着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具体科学在对学校管理进行研究时的“研究角度”、“研究特点”、“研究对象”、“逻辑起点”以及它对学校管理的特定的“研究范式”。并且,学校管理学的“基本问题”还是确立学校管理学的范畴体系和建构其理论体系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大致经历了学科体系范式、经验实效范式、化价值范式的三次转换,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转换过程反映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轨迹。未来高教管理学研究范式将走向个性范式,关注人在高教管理中中的个性解放,为实现个性化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完整形态的学科概念体系由基本概念体系(范畴体系)、派生概念体系以及概念逻辑体系(理论体系)等三个层次构成。回顾我国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学概念体系,显见欠缺与不足:一是基本概念体系缺少关注,二是派生概念体系缺乏规范,三是概念逻辑体系尚未形成。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重视对研究方法论自身的研究。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概念体系的方法论原则,当前尤其要重视概念形成方法的综合、逻辑解释路径的创新以及对高等教育系统基本范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作为哲学界的一代大师,一个善于博采众家之说的理论家,他的"批判理论"已经不再是与高等教育管理无关的纯哲学理论,涉及诸多的具体理论相互交织,浑为一体.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中的现代展开,开辟了高等教育管理权力批判的新维度,树立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独特的研究方向.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背景下,哈贝马斯批判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学研究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以"问题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是发展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有效途径,"问题研究"反映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实践特性,是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和理论生成活动。在以"问题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中,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研究人员和研究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以"问题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是发展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有效途径,"问题研究"反映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实践特性,是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和理论生成活动.在以"问题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中,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研究人员和研究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具有其理论基础。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政策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里的管理现象,探索高等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古代走到近代,由经验走向科学,从而出现了教育管理学。其标志,是当时被认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法国学者施太因于 1884年发表的《管理学》一书,该书最早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他认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应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同行们的要求而写的。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还处在草创阶段,而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正处在分娩的前夕,因此,我们对该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将是极其肤浅的,只能说是提出一个探讨问题的轮廓和线索。本讲分三小部分: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三、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大致经历了学科体系范式、经验实效范式、化价值范式的三次转换,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转换过程反映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不断成熟的发展轨迹。未来高教管理学研究范式将走向个性范式,关注人在高教管理中这一个性解放的个体,为实现个性化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问题。作者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划分为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时期、高等教育管理学形成时期、高等教育学纵深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基本特点;最后,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搞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再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科属性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一命题将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知识基础置于了一个处于并行关系的学科群中,泛化了研究对象,固化了研究方法,未突出教育管理学学科独有的特性,且仅从历史的视角确立一门学科属性的逻辑也不够严密;对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的探讨离不开三个视角,即该学科属性的定位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确定性"追求,其知识基础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简单集合体,对该学科属性的追问最终要以解决人、组织和价值三大问题为依归。基于上述认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应选择兼顾理论与实践需要的中观理论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工教育》2014,(16):130-131
管理学研究的激励对象是人,对人性的认识是激励理论建立的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等人性认识后,复杂人假设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人性假设理论。在复杂人性认识基础上,从激励内容相容、被激励者的心理反应过程、被激励者的行为修正或改造等多种视角展开,激励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研究成果,对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育管理学是一个发展的多体系范畴,不同体系的教育管理学其研究对象不同。实践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活动,科学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中的教育管理问题,元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学自身或教育管理理论。三者共同将教育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体现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并与时俱进,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