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材解读】《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文本以“木匣”为叙述线索,讲了科利亚五岁时在家门口走十步埋下木匣。四年后,科利亚走了五步,挖出木匣,并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科利亚的木匣》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故事,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的道理。全文13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意义段。第一段(1—3自然段)讲科利亚在刚学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第二段(4—12自然段)讲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有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家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了木匣。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科利亚从挖木匣这件事中受到启发: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课文中有些地方表现了文章的前后联系,讲出了时间的变化和周围事物的变化,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理解。第二段的开头(第四自然段)是个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分段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以免划错归属。第二段出现的“仍然”、“突然”、“果然”三个词,是对科利亚挖木匣过程的记录,要  相似文献   

3.
《科利亚的木匣》是小语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故事。课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教学这篇课,如何让学生在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的基础上。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实现编意图,达到教学目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课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可采取“自问自答,自悟道理”的方式来教学。  相似文献   

4.
一、初步感知课文 ,落实思维训练根据思考练习2“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 ,给课文分段 ,归纳各段段意”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 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围绕“科利亚的木匣”这个题目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 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 ,全文共分哪几段?为什么这样分?各段分别写了些什么?3 围绕“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这三个小标题 ,可以提哪些问题?第1、2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 ,了解课文层次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第3个问题可以教给学生根据小标题质疑…  相似文献   

5.
《科利亚的木匣》是小语第七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故事。课文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教学这篇课文,如何让学生在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的基础上,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实现编者意图,达到教学目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可采取“自问自答,自悟道理”的方式来教学。一、感知道理,激发兴趣1.揭题,教学生字“匣”。接着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1.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循“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问题解决)——应用(问题迁移)”的流程,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共同研究,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以读为本,读中明理。围绕中心议题,自主探究与发现,个性解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感悟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1.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遵循“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问题解决)——应用(问题迁移)”的流程,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共同研究,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2.以读为本,读中明理。围绕中心议题,自主探究与发现,个性解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1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并从中获得启示。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办法。2 .学习生字新词。能用“仍然”、“果然”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归纳段落大意。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 ,了解科利亚挖着木匣的原因 ;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 ,概括段落大意。教学难点 :学文明理 ,懂得事物总在不断发展变化。无论什么事物 ,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 ,而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教具准备 :课文内容录像带 ,投影片若干张。…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使学生懂得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做什么事都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向科利亚学习,多动脑筋,勤思考。 2.能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  相似文献   

10.
近日,本镇名师参加了国家教育资源网网上晒课活动。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一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我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关键视点,以读为本,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读懂、读好、读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在体验后明白道理,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1.
《科利亚的木匣》讲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孩科利亚在举家转移中“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一则有趣的故事。课文文字浅近,叙述精彩,条理清晰。但由于其故事有一定的思辨性,嚼味颇足,故学生要顺利读懂,深入理解,仍有一定难度。但故事所反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童情童趣也与学生的情趣很相投。抓住这一特点,把学生引  相似文献   

12.
课文《科利亚的木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采用对比的表现方法,讲述了科利亚埋木匣子、找到木匣子的故事,并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引导学生领悟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教学理念】1.尊重教材的基础,努力开发教材,沟通课内与课外使哈默这个人物形象立体化,理解一个有尊严的人必定会取得成功。2.结合教材的特点,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以解决问题为学习首要任务的探究性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本节课力求遵循问题从学生中来的原则,通过让学生在自学中质疑解疑,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3.利用教材,设计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多样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图片,导入…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设计理念1.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主动探究意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利用课外阅读丰富课文情节;引导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16.
17.
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②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③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④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①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②画出并体会课文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②理清课文脉络. 设计思路:本篇课文教学分为三课时,本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上. 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名人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的故事.②多媒体课件(文字、海伦图片).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自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识记知识:①知道长江的发源地、长度、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及其上、中、下游的划分;②了解主要支流和湖泊、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工程。理解知识:①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②长江蕴藏的巨大的水能。能力培养:①通过长江的长度、流域...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满童趣、童真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状态。同时,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因此,教学中要挖掘学生的生活积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学习a o e三个单韵母,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2.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三格,正确掌握a的笔顺,学会书写;3.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具准备课中操使用的《不倒翁》伴奏音乐,大公鸡和小白鹅头饰,a o e拼音卡片,语境图,语境歌的图,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