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椰壳效应"妙在变"要孩子吃"为"孩子要吃"。"椰壳效应"启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勤于动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寻找到教学中的"椰壳",选择适当时机做成"碗",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成为乐学者。  相似文献   

2.
椰壳效应     
正中国家长有一个普遍的教育误区就是更多地注重揪出孩子的错误而并非肯定孩子的成绩。有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这让他的家长苦恼不已。一次,他的爸爸从外地带回一只新颖别致的椰壳,孩子见了爱不释手。这件事情让父亲突发奇想,就用锯开的椰壳给孩子盛饭。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而且饭量也大增。这一现象心理学上就被称为"椰壳效应"。"椰壳效应"妙就妙在变"要孩子吃"为"孩子要吃"。面对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疼的孩子不好好吃饭的问题,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盛饭,孩子竟然能愉快地吃下去。同样的道理,与孩子沟通时,把批评包装一下,给它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变得甘甜,亲子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作文教学一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教师批改下工夫很大,学生不看,等于白花力气,应该改变改变方式。”习作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进行习作评价,便能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有一个小孩吃饭总是吃不多,家长哄、骂,要孩子多吃点,总不见效。一次,家长出差带回一只别致的椰壳碗,用它来盛饭,结果孩子饭量大增,家长喜出望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椰壳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目前许多习作评价还处于批改、定等级,然后学生修改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4.
杨立行 《家长》2014,(2):57-58
有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这让他的家长苦恼不已。一次,他的爸爸从外地带回一只新颖别致的椰壳,孩子见了爱不释手。这件事情让父亲突发奇想,就用锯开的椰壳给孩子盛饭。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而且饭量也大增。这一现象心理学上就被称为“椰壳效应”。  相似文献   

5.
盛桂娟 《辽宁教育》2014,(11):70-72
一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让家长很苦恼。有一天,爸爸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有趣的"椰壳效应"。"椰壳效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碗,孩子就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吃下去,反之就难以下咽。反观我们的课堂,我们一定也有同感: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最终的目标达成度也会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让家长很苦恼。有一天,爸爸无意中把一个椰子壳锯成两半,给孩子当饭碗,结果那天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有趣的"椰壳效应"。"椰壳效应"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同样是吃饭,用孩子感兴趣的椰壳碗,孩子就能兴高采烈地主动吃下去,反之就难以下咽。反观我们的课堂,我们一定也有同感: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最终的目标达成度也会截然不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教学中面对的是活泼可爱的孩子,而孩子的天性爱玩。那么,我们就要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孩子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法。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快乐教学,首先,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熟悉教材,能挖掘里面的中心;其次,要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把知识传授出去,以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感受和表现,而不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所以,我们应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完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呢?本人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已成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关健.因此,如何让“自主”与“合作”走进课堂成为我们共同探讨的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我要学”的同时还要“我能学”;发挥集体优势,强调“独立学习”的同时注重“合作学习”:教师适时指导,最终达到“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中首要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实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大突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提升专业教学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围绕培养学生兴趣这一课题探讨了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完成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孩子的老师。”“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数学成绩会得到很大提高。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自觉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追求“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在中餐烹调技术授课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们自觉学习,寻找乐趣,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相似文献   

15.
问题情境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使冰冷的教学变得生动,实现学生七大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厌学”为“我乐学”、变“我怕学”为“我爱学”、“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我学会”为“我会学”、变“学中玩”为“玩中学”、变“听中学”为“中学”.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自身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实际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兴趣,才能学好它.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调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这个思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要使学生尽快达到“愤”与“悱”的水平,我们要走出学习时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误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8.
“愉快教育”以调动儿童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把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就课堂教学而言,愉快教育的课堂教学旨在激发儿童具有乐学的情感,培养儿童具有勤学的态度,教给儿童会学的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孩子成为既是教学这  相似文献   

19.
关朝文 《双语学习》2007,(7M):59-59
教师要给学生打造一个愉快的世界——使学生愿学,给孩子营造一个活动的天地——使学生想学,给孩子建构一个学习的模型——使学生乐学。我国古代教育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好学、乐学”即“喜欢学,乐于学”才是治学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愉快地学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愉快教育”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性,从而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愉悦。教师作为中心人物,怎样给学生插上翅膀,让他们在英语的自由王国中快乐飞翔?下面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中,清风店中学树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苦学”为“乐学”,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数学教学”策略的要点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变“记录型”为“思考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变“作业型”为“知识型”,“精讲多练”使课堂学习过程更轻松;变“应试型”为“能力型、应用型”,借助媒体,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