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闫立宏 《文教资料》2011,(11):17-18
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不是一场成功的、彻底的革命。在鲁迅笔下,辛亥革命的弱点暴露无遗。本文结合鲁迅作品,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学生亲近鲁迅的文字以及这个人,为以后阅读更多的鲁迅作品,深入了解其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抓住与学生对话的契机,开展一次“鲁迅周边文创展”活动。好的语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展现智慧。好的语文活动,应该能够反过来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和提炼,并很好地呈现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提炼、整合、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春芳 《考试周刊》2012,(43):26-27
学习鲁迅作品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加之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奥性,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怎样教学鲁迅作品,是本文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中国文坛文学巨匠 ,他的作品在初中各册课本中都有相当的比例。如何讲好其文章 ,体会其文章的内涵 ,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关键 ,应该从分析作品的主旨和艺术手法入手  相似文献   

5.
郭楚伟 《培训与研究》2008,25(12):14-15
鲁迅作品中的神怪形象,寄寓着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特异思考,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一种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借助神怪题材讽古喻今,体现了鲁迅先生非凡的艺术才能,也使作品闪烁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作品在近半个世纪一直被初中语文教材收录。鲁迅作品在文学界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的作品能够从根本升华其阅读的能力。然而,学生对于鲁迅的作品总是抱以情绪,抵触阅读学习等,认为鲁迅的文章枯燥、无味,不容易理解,从而使得鲁迅作品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对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将难点作为突破点,作为整合解读鲁迅作品的新途径,进而引导学生感受鲁迅作品的内涵,升华语文阅读。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品中的神怪形象,寄寓着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特异思考,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一种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借助神怪题材讽古喻今,体现了鲁迅先生非凡的艺术才能,也使作品闪烁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一代语言大师鲁迅先生,他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笔法多端,手段各异。无论是人物的肖像描写,还是人物的言行刻画,无不让每一个人物立于纸上,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语文教材的学习中,鲁迅的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作为一代文坛巨匠,鲁迅的文章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深刻的思想,在中国文坛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对鲁迅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要深刻把握其文章中的具体内涵,对其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促使初中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出于思想的深邃性和形式的独特性,鲁迅选文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历史的隔膜、语言的艰深、隐晦的手法、复杂的主题成为初中学生“悦”读鲁迅的障碍。本文试从阅读经验的生成过程入手,依次探究学生“走近鲁迅”的发展路径:教师必须依托学情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借助预习提升授课效率,经由课堂教学唤醒学生必要的生活经验、补充新的语文经验——通过开启语言之锁、解读典型形象、消融历史隔膜引导学生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与思想世界。但学生阅读鲁迅文本的经历绝不会在课堂结束后就告一段落,只有当学生养成重读经典的习惯时,阅读文本的可持续性才能得以建立,以便为新一轮的理解创造螺旋式上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王丽艳 《考试周刊》2014,(31):42-42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鲁迅作品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很大影响。然而,在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作者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目前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结合鲁迅先生入选初中教材的文章特点和鲁迅先生的人格特点,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阅读教学时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探究鲁迅作品的语言特点;二是要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一些作品中,通过"辫子"、"称谓"、"偷"等表面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事物或言行,来描摹和刻画人物,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辫子"成为了解剖人物的刀子、透视现实的镜子和渗溢情感的管子;"称谓"成为了故事情节的展示、心理状态的透视和作者心声的呈现;"偷"则"偷"出了人物性格、形象特征以及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群文阅读方法不但弥补了传统单一阅读模式的局限性,还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及体验,促使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获得显著的提升。本文主要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例,探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董文颖  蔡强 《语文知识》2005,(12):24-24
翻造,就是更换现有词语中的个别成分,创造出一个新形式。简言之,即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这一名称为鲁迅先生首创。他在《人生识字胡涂始》一文中说:“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鲁迅先生深谙翻造之法,在他的作品中翻造的词语俯拾即是。现撷取几例以飨读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小百姓的  相似文献   

16.
苏文 《教学随笔》2014,(22):176
综观鲁迅的作品,以"小人物"为描写对象再现社会现实,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极多,这些形象在文中有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有积极的意义。作者笔下的"小人物"形象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代言人,通过这类"小人物"形象的口来控诉那个社会,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振其邦人,引起疗救"的思想感情。所以探讨"小人物"这类形象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传播鲁迅作品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在鲁迅作品的受众中,中学生应该是一个最主要的群体.他们中的有些人正是因为在中学接受了鲁迅作品的陶冶,对其以后人格的生成和学养的提高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教材是传播经典的有效途径,鲁迅作品不仅教人如何作文,提高读者的文化素质,而且教人如何做人,提高读者的道德情操;单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鲁迅作品也堪称范本.所以,鲁迅作品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被选入语文教材不仅是出于编者的慧眼,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国时期,鲁迅作品被选入教材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新中国成立后,而且在解放区也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文革”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收的鲁迅作品,约占全册课文的1/30至1/16,大多为全文,也有节选.“文革”期间,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仍占据了显赫的位置,不过,在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很多作品遭到了实用主义的解读.进入新时期以后,在多元化语境中,鲁迅作品中表达的一些信念和原则经常受到质疑,甚至出现了鲁迅作品是否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大撤退”的讨论,反映了不同意见双方对当今时代的不同认识和对当今需求的不同理解.由于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复指性,意义具有的不确定性;又由于讲授这些作品历史情境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不同,因而对同一文本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不过,新时期的鲁迅作品教学无论在观点和方法上都有很多新的突破.鲁迅作品在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也不同程度地被选入了教材,尤其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中的鲁迅作品教学,在语文教育界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通过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相关研究做出横向与纵向的梳理调查,从教学研究的历史变迁、现状分析方面对这一研究历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旨在对接下来的鲁迅作品教学研究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材是传播鲁迅作品、发扬鲁迅精神的重要媒介。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鲁迅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鲁迅作品是中学生了解鲁迅的重要渠道。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让学生汲取鲁迅作品营养的重大使命。通过对统编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选编情况梳理和分析,从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和教材选文标准,这两方面来分析中学语文新教材处理鲁迅作品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对鲁迅作品的施教思考,以期为一线语文教育者提供教学参考之资。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学生中存在不愿读鲁迅作品的现象。如何激发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教师应通过再读鲁迅作品提高自我修养,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抓住鲁迅作品的诗意童趣,把握鲁迅作品的亲情温度,师生合作探讨抓住矛盾的焦点,交流阅读的心得等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真正领会鲁迅作品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