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问:“Whocananswerthequestion?”学生一边举手,一边高喊着:“me,me……”抢着回答,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而当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却不能马上静下来倾听同伴的精彩问答,有的做着无关的事,有的在说悄悄话,有的在玩文具……缺少倾听的课堂问答,最终变成了师生一对一的对话,课堂的互动和生成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
陈勇 《四川教育》2013,(12):33-33
一、引导学生善于倾听,让学生在评价中能发出“正确的声音”大家不难发现这样的课堂现象: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却在干别的事情,因此,不少同学回答的是别人已经回答过的问题;一方面老师讲的正是当节课重点,而另一方面学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堂,何谈评价的高效?1.教师要以身作则。优秀的教师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使学生得到完整的表达机会,感到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尊雨,更为重要的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矗了呵感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有这样的情景: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讲台下便小手如林,嘴里还不停地叫着“我、我、我……”;有的学生甚至一边举手一边说出自己的答案;更有甚者大声地抢着说自己的想法……当老师叫起一位学生回答时,一部分学生会长叹一声,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观摩教学课上,我请学生刘x回答一个问题时,她十分勉强地站起来说:“我不回答你。”我原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忙问:“什么?请你再说一遍。”那学生轻轻地、又十分认真地说了一遍:“我不回答你。” 这时,我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的回答虽然平静,但却像热油锅里撒下一把盐,使本来问答和谐、严肃有序的课堂顿时“开了锅”。有的学生在交头接耳,甚至嗤嗤讪笑;也有的怒目而视着刘x。前来观摩的领导和同事,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我不回答你”弄得瞠目结舌,有的摇头,有的惋惜,有人低眉蹙额,当然也有少数窃喜者。…  相似文献   

5.
<正>倾听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才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当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总会有学生抢着回答:"我、我、我,老师我,我要回答……"但当老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他抢着回答的学生就会做小动作,不肯认真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在需分小组进行讨论时,老师还没有说完或说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我正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吴伯萧的散文《早》。当学到课文第三段“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朴素的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不常使用的戒尺。……”教室的角落,一只手举了起来。“老师,这把‘不常使用的戒尺’什么时候用呢?”这时.有的学生就遭不及侍地抢着回答了。有的说“当学生做了不好的事”,有的说“当老师生气时,……”他们的回答,确实也认识到了这把“戒尺”的特殊用途。“是呀,这‘不常使用的戒尺’是古代的老师用来惩罚、教育学生的一种工具。”……听了我的补充解释,看得出,他们的脸上都显出了一种异样的神情。  相似文献   

7.
小学英语课总是以“热闹、活泼”为主基调,课堂也往往以学生大声的“me,me”贯穿始终,无论是常规课还是公开课,随处可见的是李阳疯狂英语模式。学习语言的过程不能缺少“说”,同样也需要“听”。倾听是一种礼貌,倾听是一门艺术,小学生英语课堂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教师用心培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时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很积极,教师在一边“倾听”着学生的发言,并不时地肯定或赞扬学生的回答,这样的“倾听”是真正在倾听吗?下文中,笔者结合近几年听课学习的实例,试从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教师倾听缺失的现象中,探究如何提高自身倾听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倾听、精彩表达。一、课堂上,老师真的倾听了吗?在《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中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倾听学生的发  相似文献   

9.
教学生学写比喻句一、联系课文,认识比喻句。首先我向学生发问:有谁能从课文里找出含有“……就像……”“……好像……”“……像……似的……”的句子?找出后,读给同学们听。大家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  相似文献   

10.
在听课时,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教师试图以师生问答或学生讨论的方式将教学过程推进时。总有不少学生不想或不愿发表意见。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永远是几位学生,其他学生则保持沉默。在课堂外谈笑风生的学生在课堂里伺以成为“守口如瓶”的听众呢?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新的教育观念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数学课堂上出现的“观众生”,应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请先看两个课堂片断:片断1:当初次欣赏完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首乐曲后,老师要求学生根据音乐情绪,自己设计舞蹈动作来表现乐曲。当乐曲再次播放时,学生却不知所措,有的站在座位旁胡乱地舞动着双手,有的嘻嘻哈哈笑个不停,有的则干脆坐着不动,一脸茫然地看着别的同学,教室里一片混乱……片断2:上课时,老师面带着微笑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跳一跳好吗?”当齐声回答“好”以后,教室里便响起了美妙的歌声,并有伴随着音乐旋律的表演:“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同学们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欢乐,他们一边有表情…  相似文献   

12.
一、工作中的困惑 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在课堂上常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位同学正在发言,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叫着:“老师!老师!我、我、我……”不顾别人还没有把话说完就插嘴。这就是孩子没有良好倾听习惯的表现。吵吵嚷嚷的课堂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情绪及学生听课、发言的兴致。目前大多数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习惯还没养成,表现为:插话、自己回答完问题就不听别人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蒋骏 《今日教育》2005,(9):40-41
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乃至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然而,深入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不愿倾听、不会倾听的学生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听”这一目标的达成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长期被忽视,而为人师者也未能率先垂范.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即便在新课改的今天,为数不少的教师只是把倾听视作改善师生关系的门面:装模作样地听,心不在焉地听.为寻找代言人听……学生长期置身于这样的倾听氛围,如何能学会倾听。新课堂呼唤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中倾听的示范效应,让自己的倾听激发学生倾听的热情。使学生在倾听中学会倾听。这种示范效应要求教育工作者学会用“心”倾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现象点击1:新课程强调师生对话,于是,有的课堂把问答当对话,“知道吗”、“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充斥了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提出一百多个问题的现象屡见不鲜,把平等对话搞成为了问答,解释曰:“此乃新课改提倡的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育小百科     
课堂问答中的学生心理课堂问答包括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问题三个环节。在课堂问答中,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但归纳起来有这样四种:①有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认真领会和思考。他们胸有成竹,深信自己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因此表情轻松,踊跃举手。这对,教师最好让他们的这种心  相似文献   

16.
现象点击1:新课程强调师生对话,于是,有的课堂把问答当对话,“知道吗”、“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充斥了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提出一百多个问题的现象屡见不鲜,把平等对话搞成为了问答,解释曰:“此乃新课改提倡的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五、六年级,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噤若寒蝉”。于是,课堂上几乎只有教师的“独白”。造成学生沉默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是主要的原因。“沉默者”课堂沉默有四种类型:有的学生会回答问题,甚至理解较深刻,但羞于回答;有的同学没有求知欲望,懒得回答;有的同学信心不足,担心答错了别人笑话,不敢回答;有的因为某种原因与老师存在敌对的心理,故意不答。  相似文献   

18.
曾经读过这么一篇文章,说是一个老师问她的学生:“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是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  相似文献   

19.
初中英语老师对课堂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初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热情高涨,举手的频率高,“Let me try”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初二年级以后,学生比较反叛,课堂纪律难以控制,“Let me try”是时有时无;到了初三之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课堂除了老师的声音之外,基本是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20.
林枫 《福建教育》2006,(9A):21-23
“倾听”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细心地听取”,即要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但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精心创设的情境面前,学生个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教师让别的学生发言时,他们或悄悄地与其他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话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没等别人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但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说话的学生不多。缺少了“倾听”的口语交际不能说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因此,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