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风在水面上轻轻地抚摸着,抚摸出层层的涟漪. 一只小船在水面上行进着,虽然把涟漪弄得支离破碎,翻起的却是好看的水花儿.  相似文献   

2.
陈思进 《职业圈》2012,(28):41-41
希腊的大选结果,仅仅让人稍稍松了口气,没过多久,人们又被拉回到了现实。如果美国的金融市场和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及意大利都是“脱钩”,毫无瓜葛的话,那是多好的一件事啊。可不幸的是,债务状况在这些国家中,就像池塘中的层层涟漪,隐藏在涟漪下的波涛有多汹涌,是否会危及其它金融市场,尤其是华尔街呢?  相似文献   

3.
我的音乐老师叫李小玲,她高高的个 子,不胖,皮肤白白的,戴着一副白边眼镜,很秀气的样子。第一次给我们上音乐课是初夏,她穿着一件碎花的褂子,修长的黑裤子,背着一架手风琴,手风琴是黑色的象牙白的键,这一下就把我们的目光夺了过去,李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普通话教我们唱歌。她不用看风琴,细长的手指一按,风琴就发出悠扬的声音和着她夜莺般的歌喉,她唱一句,我们跟着唱一句,阳光从宽大的窗子中照进教室里,像神的手指在爱怜地抚摩着我们,照到李老师的黑风琴和眼镜上,反射出一丝金灿灿的高贵的光来,这第一堂音乐课就在手风琴声中很快结束了,使我们觉得时间很短。那时,我是从农村来县城中学上初中的,第一节音乐课使我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4.
史睛 《文化交流》2002,(3):36-38
一位年近古稀的韩国客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嘉兴南门梅湾街79号,走进宅院内的一间隐蔽的阁楼。他抚摸着阁楼的门,抚摸着窗,推窗凝视贴窗的湖面和湖边的河埠,显得十分激动,喃喃地说:“就是这里,就是这里。”这是几年前的一个历史性镜头。 这位客人就是韩国的著名人士金信,他的来访连接着五六十年前他的父亲、韩国开国元勋金九来嘉兴避难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5.
从得知母亲患病的那天起,我几乎每天都诚惶诚恐地过着。去年八月份,我专程回去看望过老人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母亲的模样。我把手伸过去,让她抚摸着,她就久久地不放。然后从手上摸到我的脸上。那一时刻,我的血直往上涌。我从母亲的手上,感觉到她的皮肤是惊人的粗糙。我一直在反问自己:这就是我的母亲吗?怎么突然变得这样苍老了?但我同时也发现,母亲心里是滋润的,温暖的,她见到了么儿,如同见到了阳光,禁不住一脸沧桑的笑,眼睛里装满了泪花。母亲  相似文献   

6.
正牙克石这地方夏天来得很晚。像羞于见人的少女,到了六月,嫩绿的叶子才不得不在树枝丫上露出脸来。这地方的人对这绿已经有七八个月没见了,一场接一场的雪迷茫了他们的双眼,还有春天里的风,刮得满天满地干黄,街边的树挺着一枝枝光秃秃的干树权子,像枯死了一般。"五一"都过了,午阳下的雪地上开始一片泥泞。老人说,这不只是阳光的事,地温也热了。可这时地面上还是没有点滴的绿模样。有人就在房屋墙边挡风向阳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富阳的人文山水,那是一轴品味不尽的长卷。然而令我最为向往的一处,便是华宝斋。一说华宝斋,就像面对富春江,满心窝里漾出的都是钟爱的涟漪,还情不自禁地想起北京的荣宝斋。笔墨行中人恐怕没有不对荣宝斋肃然起敬的。初闻华宝斋之时,未识“真面目”的我也不免将信将疑:富阳  相似文献   

8.
这年夏天,老教授带着他的两个学生进溶洞考察。溶洞在当地人们的眼里是一个"魔洞",曾经有胆儿大的人进去过,但都一去不复返。他们在漆黑的溶洞里走了14个小时,这时一个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水晶溶洞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兴奋地奔了过去,尽情欣赏、抚摸着那些迷人的水晶。待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之后,负责画路标的学生忽然惊叫道:"刚才我忘记刻箭头了!"他们再仔细看时,四周竟有上百个大小各异的洞口。那些洞口就像迷宫一样,洞洞相连,他们转了很久,始终没能找到退路。老教授在洞口前默默地搜寻着,突然他惊喜地喊道:"这儿有一个标志!"他们决定顺标志的方  相似文献   

9.
诗歌创作杂谈吴天明中国的诗歌,多数是抒情诗。诗人的感情,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感情强烈型的,如特别高兴、愤怒、悲哀、沉重等。其二是感情委婉型的,只是心灵的海洋上略略起了一点涟漪,或者在平静的海面之下涌动着感情的暗流。与此相对诗人们作诗的方法,大体上...  相似文献   

10.
“一重芳草一重沙,几缕新烟几片霞。雨后篷窗关不得,村村屋角有梨花”。山梨花开了,开在青山绿水的长白山林区,白白的山梨花开得如云如雪,圣洁而美丽,一堆一堆地散布在林间,清爽悦目。山梨花开时,家梨花也开了,开在庭院里或庭院外。白白的家梨花开得如云如雪,圣洁而美丽。但  相似文献   

11.
八月的歌     
八月,阳光的温度犹如我们的目光 疼爱地抚摸着南昌的城墙 墙壁斑驳和那些细密的弹孔 无不述说着一个国度曾受到的灼伤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形态演变——从三权鼎立走向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氏族部落时代,有三种权力存在:酋长权、贵族权、部落成员权。酋长权和成员权出现得比较早,氏族部落中出现贫富贵贱,渐渐出现贵族阶层,随后也出现贵族权。远古以来,不但形成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两大系统,在国家形态上出现东西不同的两种形态。一般说,西方继承的是氏族部落的氏族一般成员权,走的是民主的道路;东方继承的是酋长权,走的是集权的道路。这是一个有待解释的问题,有待研究的问题。为什么亚洲民族的政治、国家形态多是走向集权的路、专制的路?西方(严格的讲应说西欧)则一般都是走向民主的路?希腊、罗马,政治上是民主的,贵族有权,平…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李春如的家安在马影湖边,地名就叫洞子李,是临近鄱阳湖的一个小半岛,属都昌县多宝乡的一个自然村。他家房前屋后是山林,常年栖息着各种夏候鸟;而临近的马影湖,宽阔的水面和湖滩更是越冬候鸟栖息的理想家园。在鄱阳湖畔生活了一辈子的李春如,对鄱阳湖和候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年年月月,看鄱阳湖水涨水落,候鸟随季节飞去又飞来。生活就像一幕幕影  相似文献   

14.
这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昏暗的冬日。那天,我刚收到了一本心爱的体育杂志,一放学就兴冲冲地往家跑。家,暂时属于我一个人,爸爸上班,姐姐出门,妈妈新得到一个职业,也要过个把钟头才会回来。我径直闯进卧室,"啪"一声打开了灯。顿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母亲双手掩着脸埋在沙发里——她在哭泣。我还从未见她流过泪。我走过去,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肩膀。"妈妈,"我问道,"出什么事了?"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思考     
正一只苍鹭嘴里衔着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它突然止步,有意地让羽毛掉落水面。正当一条小鱼游向羽毛时,苍鹭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把小鱼吞下肚去。苍鹭的脑子不及人脑的十分之一。可它却能像人用钓饵引鱼上钩一样,用羽毛作诱饵,捉小鱼美餐一顿。苍鹭的这一行为,仅仅是人们近年来在研究中发现的、动物的许多复杂现象中的一例。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们还发现:——昆虫能对自己进行伪装,以便接近"猎物"而不被发现。  相似文献   

16.
廖文卿 《职业圈》2008,(11):97-98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保险事故发生前保险受益人的法律地位的分析,都是遵循着“权利发生要件之事实中,惟发生一部分,其他一个或数个事实尚未发生时,法律对于将来权利人的所与之保护,谓之期待权”的逻辑,将其划入“期待权”理论的范畴。文章试从期待权的要素出发,阐述了一些关于保险受益人法律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武熙 《文化学刊》2023,(1):140-143
对于广播组织权的客体,现在理论界始终存在着“信号说”与“节目说”的争论。2020年,我国《著作权法》进行了大的修改,对于广播组织权的客体的修改也是这次修改当中一个大的争议,在一次审议稿中选择了“信号”的说法,而最后又改为“节目”的说法。伴随着《著作权法》的修订,有关广播组织权客体的争论也日益升温。本文将就关于广播组织权客体“节目说”与“信号说”的二种争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剖析了广播组织权的建构目的,以探讨广播组织权客体的内涵意义选择更适应现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快乐的喜鹊     
一日走在阡陌间,路小且窄,又坎坷着,崎岖着。但两旁的杨树,高大着,粗壮着,直冲天宇,大有与天穹相接之势。 突然,一阵“喳喳”声从身后追到身前。抬头一看,是一只喜鹊,正从大杨树的枝权上飞旋而下。“喜鹊叫喳喳,好事到我家”,人们从古到今就盛传着这种说法。眼前这只喜鹊在我前面不远处低翔,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好像怕我这城里人不识得眼前的乡间土路,迷失在农田里走不出去似的。我自然是满心欢喜,为喜鹊,也为我自己,因为,谁不想有“好事儿”像天上掉馅饼似的突然就落到自己头上?再说了,本来走在乡间的土地上,四周静悄悄,只有风儿吹过时,枯草才摇头晃脑,光秃秃的枝干也才摇曳那么几下。虽然色彩单调,但这自然的朴实,自然的本色,毫无做作的凌乱,  相似文献   

19.
湘西吊脚楼     
湘西有名的古镇大都依山凭水:近山的一面依山势筑城。临水的一侧沿河岸设河街。河街的房子多为两进,临街的一面摆开店铺,靠水的一面大约因为余地不多,都在高出水面几丈的地方把楼板向屋后河面上延伸出去3尺5尺,就着河中的石块支着十根八根杉木檩子,把半所房屋高高撑起。  相似文献   

20.
张望一棵树     
一每到一处,我总是留意那里的树木,尤其是古树名木。这样,注视古树就成为我旅途中的紧要之事。有时,看到古树,就执意停下步来或停下车来张望一会,观赏一番,抚摸片刻。在我的直感里,没有一株古树的形态,神韵是一样的,也没有一棵古树给人的沧桑感、美感是相同的、重复的。从南方到北方,从海岛到高山,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古树。在我生长、生活的这个东海之滨的小城市里,共有四百来棵古树名木,我就访问了三百多株。当然,这些古树中绝大多数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年岁不一。它们中,有的横空出世,仪表非凡;有的形态优雅,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