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善祥 《成才之路》2009,(27):41-41
我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为情造文”等等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文是情的载体。可以说,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读好文章,总能让人如痴如醉。语文教材正是培养儿童情感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2.
感情的升华在作文教学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教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与欲望?如何引导学生自由抒情、大胆抒情,做到有感而发? 文章自古以来讲究文质兼美,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韵味词章之美,让人赏心悦目,更要蕴涵一种能引发共鸣的情之美,读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顿觉豁然开朗。当前小学生作文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情”。一些小学生的作文,要么平铺直叙,味同嚼蜡,要么矫情、伪情,缺乏感人之处。要使学生在开始写作文时就注意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注意提升学生作文中的“含情量”,使其学会从自然和社会中觅情,在真切体味中悟情,入情入境地抒情。  相似文献   

3.
“令人”常与其他词语组成兼语短语,如“令人应接不暇”“令人遗憾”等,但在与某些词语的组合中常常出现错误。1、表义重复“令人”即“让人”“使人”,其后自然不能连接暗含“使令”意义的形容词或动词。如: ①在第14届釜山亚运会上,中国女子游泳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中央电视台体育新闻)  相似文献   

4.
清晨,走进国子监,参天的松柏古树,雄伟壮丽的古建筑群,令人肃穆,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元代,为古时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又称“太学”“国学”。  相似文献   

5.
释“情”     
《曹刿论战》,鲁庄公和曹刿就战前的政治准备进行了分析,鲁庄公最终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得到了曹刿的认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情”做何解,“情”和“忠”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对“情”,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注释是“实情”。《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郭锡良、唐作藩等编)对于“情”的解释也是:“情况,实情。”可是这种解释又让人产生疑问:明明是“不能察”,即不能一一明察,何以有“实情”,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说“情况”或“实情”也不能算成“忠之属也”。对于“情”,《康熙字典》引用董仲舒的解释是“人欲之…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蒲松龄运用幽默滑稽来表现“孤愤之情”、“珍视人性”、“针砭世风”三方面着手,剖析《聊斋志异》令人解颐捧腹的艺术风格,以图让读者领略蒲松龄创作艺术的另一层面。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与教法揭示]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记叙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的景色,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和鸟的动态美;难点是对句子的理解。作者对大榕树的静态描写和对鸟的动态渲染花了笔墨,做到了静得让人屏住呼吸,动得令人心旷神怡;静时竟在“鸟的天堂”里“看不见一只鸟影”,动时使人“眼睛应接不暇”。这样  相似文献   

8.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不只是春江花月之夜的良宵美景和“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人生哲理,尤为使人愉悦的是作品所展示的令人陶醉的情感世界、儿女之间那种真挚、纯朴、深厚的爱情。全诗景、理、情三者相互交织,发展变化,构成了此诗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给人以中和、含蓄的美感享受。正如刘勰所说:“神用象通,情  相似文献   

9.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紧紧围绕“秋思”描绘晚秋物象,状写秋光秋色,抒写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和“断肠”之情,于生动形象精致深微的写景状物之中,写出了最难深着笔墨的微妙而又令人怦然心动的思情;于精巧奇妙的艺术结构中,创造了有意味的极具审美感知的语言形式,读之只觉一股清新之气拂拂而来,一种绵邈曲致之美款款而至,一种撼人心魄、动人情肠的情感力量使人久久不能释怀。读《天净沙·秋思》令人心旌摇荡,情肠悸动,那么,这支小令的情感力量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首先是思情的密度和张力。诗人精心选取晚秋时节夕阳西下时的九种物象,示现出暮…  相似文献   

10.
情之可贵     
人间处处有真情,情到深处自感人。一个“情”字,让多少人魂牵梦萦;让多少人肝肠寸断,让多少人感激涕零……,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之可贵,贵在真实;情之可贵,贵在感人!感人肺腑之情,总能引起人的共鸣,总能让人感同身受,总能让人如饮甘醇。好的电视剧,能让观众与演员同喜同悲,不外乎情;一条饿狼能够与人相处,不外乎情;仇人化干戈为玉帛,不外乎情;性格迥异,却白头到老,维系于情;离合悲欢,喜怒哀乐,均关乎着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厄运当前,不离不弃……故人世间情总能扶危楼以即倒,挽大厦以将倾!既然,情有如此功效,人与人相处,就…  相似文献   

11.
“文”是“情”的载体。可以说,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读好文章,总能让人如痴如醉。语文教材正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好材料。学生的情感世界纯真多彩。我们带领孩子们在课文表达的情感世界里遨游,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人生在世,总是离不开情的。亲情、乡情、感情、恋情直到爱情,无时不伴随着你我他,演绎出几多悲欢离合,流淌出多少酸甜苦辣,在诠释爱情这个重大题材的深层内涵方面,音乐以它独到的表现形式,对“情”渲泻得最为酣畅,最动人心魄。一曲《梁祝》,将“情”推至永恒,将“爱”坦露得淋漓尽致。爱情歌曲虽然短小,但它同样具有交响乐的威力,同样可以使人沉醉在情与爱的波涛之中,让人感爱到幸福、欢乐与甜美,也可以血淋淋撼天动地,心撕肺裂,令人痛楚;也可以赤裸裸淫词荡曲登场,不堪入耳,令人愕然!流行歌坛情歌怎样走?在提高和普及学校美育教育的今天,在娃娃们被动接受大量流行歌曲的时候,这个问题不得不再次提出来!  相似文献   

13.
纵观古今之文海,或伟人建树,或圣人立言,或学者宏论,或众生云云,或洋洋大观,或只言片语,或理性思维,或形象思维。大凡为读者喜闻乐见者,无不于字里行间充溢着一个“情”字。情有多种多样,有社稷之情,有民族之情,有堂庙之情,有乡野之情,有山水之情,有草木之情,有思古之幽情,有时尚之情,有人之常情,有另类之情。不管何情,只要有情,特别是有激情、有真情,付诸文字,必定吸引人、打动人。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临危受命,面对残局,重整旗鼓,率兵伐魏,临行前悲感交集,写下了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出师表》。李密坚守孝道,面对凶险仕途而倍加怀…  相似文献   

14.
简论崇高     
崇高是个古老的美学范畴。古罗马修辞学家、美学家朗吉弩斯(213—273)在《论崇高》中,对于崇高的对象、特征、类型、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崇高的对象是壮观的宇宙。崇高的特征是“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有日月星辰的伟大,有火山海洋的壮观,所以崇高的类型表现为体积之大和力量之大两个方面。就崇高的效果来说,必须令人“肃然起敬畏之情”、“使人惊心动魄”。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凡是能激起人观赏、赞叹与惊心动魄之情的不平凡的、伟大的、奇特的事物,叫做  相似文献   

15.
“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我们常说“以诚相待”、“以情感人”,我们教育学生也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课堂教学中当然也少不了“情”。我国古代就有“乐教”的说法,现在也有“愉快教育”之说,这里的“乐”、“愉快”,说到底也是讲在教学中要有“情”,以师之“情”,带动“生”之情,使他们乐学,愉快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了这个“情”字,才能创设良好的氛围,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顺利地实施、完成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探索去创新。有经验的  相似文献   

16.
【总体设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回延安》和《再别康桥》这两首现代诗,均是“五四”后新诗创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一首是采用“信天游”民歌形式创制的精品,一首是堪称“五四”时期“新格律诗”锻造的佳作。它们或以浓烈饱满、激情四溢、火山喷发式的情感宣泄荡人心脾;或以沉静优雅、一唱三叹、曲水流觞式的情感淋漓令人陶醉。可以说“:(这两首诗均达到了)情之真、境之美、艺之精”的艺术高度,读之“确实能使人的感情得到振动,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使人的思想得到升华。教学本课时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1.结合“探究·练习”…  相似文献   

17.
课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以情感人的典型的文章,让人读了,或潸然泪下,或震撼不已,或……总之,都是“情”为主线。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情”更浓,意更深。  相似文献   

18.
说到‘情’字,便想起古人的许多诗句: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爱国之情,东坡的“一蓑(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之情,元稹的“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爱恋之情……在这“没有什么便吆喝”什么的时代,人人都是以疑惑的眼光来面对这个世界,人们了解‘情’的魔力:它有时是地狱,使人疲惫、厌倦;有时却又是天堂,使人欢乐、幸福,但‘情’的伤害力是巨大的,于是人们畏情,纷纷地逃离世尘之情,也许这种逃离便是对真情的呼唤与渴求,可是逃情  相似文献   

19.
乡恋的历史     
人一旦离开故乡,就会有一种眷念故土、怀乡思亲的乡土之梦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无论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桑梓之情褪色,相反,离得愈远愈久,愈令人魂牵梦萦,挥之不去,这就是中国人强烈的乡恋情结。在中国学史上,怀乡思亲的佳作可谓多矣,仅以诗歌而言,诸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20.
写文章,如果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只会使读者昏昏欲睡,这样的文章自然不能吸引人。如果在你的笔下出现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语段,我们称之为文章的“亮点”,你的文章就会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因此我们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力争语言出彩,谋篇创新,内容见情,让文章多一些“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