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吆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写的是现实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市场。那时路边上设有很多小摊,摆放着一些帽子呀、玩具呀,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百货什么的,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每一种吆喝声都那么吸引人,我和妈妈不禁被这些吆喝声吸引过来了。“镀金项链,品种多样,美观大方,价格优惠,两元了!”  相似文献   

3.
豆腐飘香     
每年过了中秋,学校门前便会准时响起“豆腐——换豆腐——”的吆喝声,吆喝声会一直持续到来年的麦收时节。吆喝的人是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头儿,黑瘦且矮。这里是个位居鲁、豫两省交界处的小集镇,过往行人车辆不多,所以,老头儿的吆喝声在早晨就显得格外绵长、悠远。  相似文献   

4.
有味     
最近读了萧乾先生的文章《吆喝》,他描写了北京市场上的各色吆喝声,写得很细腻,充满生活的味道,且有思想。现在,我也来写下东北人独有的吆喝声,引门与萧乾笔下的吆喝声是不大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7,(4)
生活是一曲多彩的旋律。有歌声,觉得悦耳;有噪音,觉得尖利;有笑声,觉得欢快……而今令我感激的则是那沙哑的吆喝声。"来喽!补鞋喽——"好不容易有一次的睡懒觉机会,却被那吆喝声吵醒,烦死了!  相似文献   

6.
吆喝     
我居住的地方是座古城,所以,一些吆喝声还是时常能够听得见。听着这些吆喝声,总是让人产生怀念的思绪。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目标品读各种吆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每天早晨,睡眼惺忪的我们经常伴随着"豆腐,豆腐"这样的叫卖声醒来。街头巷尾,我们也经常听到辛苦的小贩们扯着嗓子的吆喝声。在老北京城过去也有这样一群小贩,他们的吆喝声各具特色。下面播放朗读带,让我们通过朗读带,倾听老北京城大街小巷的吆喝声。二、分析课文(一)读吆喝1.小组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解决生字生词。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吆喝声,吆喝吆喝,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似文献   

8.
豆腐飘香     
正每年过了中秋,学校门前便会准时响起"豆腐——换豆腐——"的吆喝声,吆喝声会一直持续到来年的麦收时节。吆喝的人是一位六十来岁的老头儿,黑瘦且矮。这里是个位居鲁、豫两省交界处的小集镇,  相似文献   

9.
李思辰 《作文》2022,(43):22-23
<正>有一种声音出现在无数个梦境中,伴着岁月的细水长流、四季的花开花落。这便是记忆深处的吆喝声。炎热的盛夏,万物躁动,但当卖西瓜的吆喝声飘入胡同,一切躁动便被抚平了。一时间,有孩童兴奋地奔到楼下的声响,也有大人询问价钱的声音。胡同里停着的三轮车是一切热闹的起点,三轮车上的小喇叭便是我记忆深处盛夏的模样。一阵吆喝声,把所有美好呈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0.
吆喝声声     
作家萧乾的《吆喝》一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旧北京城胡同里的吆喝声,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激起了我对旧北京城各色美食的无限向往,也勾起丫我对家乡小巷里的吆喝声的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11.
吆喝阵阵     
作家萧乾的一篇<吆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旧北京城胡同里的吆喝声,充满了情趣,勾起了找对旧北京城各色美食的无限向往,也勾起了我对家乡吆喝声的一丝怀念.   我的家乡在三袁故里--公安,是个小县城.我的家乡虽然没有繁华都市的喧嚣,却有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民俗文化;虽然没有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风景区,却有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虽然没有享誉荆楚的名牌小吃,但街头巷尾的各类食品还是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那独具本土特色的阵阵吆喝声,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2.
《同学少年》2011,(4):24
我居住的地方,小巷子纵横交错,两旁是紧凑的楼房。因为居民很多,所以小摊贩、修理工、收废品的人等都特别钟情于此。时常会有一些古朴的吆喝声传入耳中。听着这些吆喝声,总是觉得特别亲切。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1,(2):24-24
我居住的地方,小巷子纵横交错,两旁是紧凑的楼房。因为居民很多,所以小摊贩、修理工、收废品的人等都特别钟情于此。时常会有一些古朴的吆喝声传入耳中。听着这些吆喝声,总是觉得特别亲切。  相似文献   

14.
冰糖葫芦     
小时候,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经常来我们这里卖糖葫芦的是个老北京人,据说他是卖糖葫芦的世家,他祖上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了。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  相似文献   

15.
绍兴的吆喝     
从小到大,我听到过很多吆喝声,在我们绍兴,吆喝声更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因为小时候贪吃(现在也同样),所以对吃的吆喝尤为敏感。依稀记得那时候,只要一听到走街串巷的卖扯白糖的小贩用铲子在铁板上敲击的声音,便赶紧向父母要钱,非得买上一袋不可。绍兴的扯白糖,讲究的是现扯现卖,一条热乎乎软绵绵的白糖被扯糖师傅三扯两扯地拉扯后,一袋袋好吃的、略带薄荷味的扯白糖便制成了。其实扯白糖小贩卖弄的是“扯”这道工序,所以在吆喝时把“扯”字放在首位,而且特意把“扯”音拖得很长很长,好像这扯白糖就在他的吆喝声中越扯越长,最后成形的。不过…  相似文献   

16.
走进市场,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吆喝声.这是最寻常、最世俗也最平民化的声音.往往显得喧嚣、嘈杂,令人不胜其烦。但在作家萧乾的《吆喝》中,旧北京城的胡同小巷里游商小贩的各种吆喝声却是那样的起伏有致,读之不厌其烦乱,听之更觉它有情韵。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相似文献   

18.
蓓蕾初绽     
校娱乐室的麻将声、纸牌声、吆喝声、嘻笑声 ,嘈杂烦人。透过窗口 ,姣月的清辉 ,随婆娑的柳枝摇曳变幻。披衣到阳台 ,纳宇宙精气 ,观浩浩苍穹 ,赏千里明月。伫立良久。四野蛙声此起彼伏 ,山间布谷鸟声声催耕人。娱乐室嘈杂声渐停 ,女士先生们伸懒腰 ,打呵欠 ,拖着疲惫之躯 ,各自回家就寝。稍远一点的电脑室 ,灯光依旧不灭。我仿佛听到击键盘的嘀哒声 ,韵律柔和而悠美 ,似飞珠溅玉 ,似泉水叮咚。那是青年教师杜昌一 ,挑灯夜战 ,苦练电脑。晚风撩衣拂面 ,略感寒意 ,重返卧室难以入睡。小杜的往事、今事 ,一串串地牵了出来。小杜是一位故人的儿…  相似文献   

19.
吆喝声也是可以入诗的。“卖花声里梦江南”,这是清人舒瞻一首题画诗中的句子。卖花声像一个悠长的美梦,如此入心的吆喝现已难觅。陆游写得更妙些:  相似文献   

20.
买菜的学问     
天下的学问并不都在书里,菜场也有学问。星期天,我和妈妈到菜场买菜,一进大门,只见各种各样的菜满街都是。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