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隆德 《垂钓》2004,(12):39-41
在笔者的身边,许多热爱淡水野钓的钓友对鲇鱼都情有独钟,它凶猛的掠食方式、清晰的标讯、超强的劲道都让人津津乐道但是,许多钓友在惬意的同时往往也留有许多遗憾.许多人都发现鲇鱼中钩后的卡坠、断线、脱钩等现象要远远多于其他鱼种,有时还会出现鲇鱼入护后最后逃脱的现象。如果鱼类也有聪明和愚笨之分的话,我想鲇鱼绝对是前者——虽然鱼类都有在危难时“想方设法”自救逃生的本能,但像它这样达到“绞尽脑汁”程度的绝对不多。笔者垂钓鲇鱼多年.对其逃生的一系列“伎俩”进行了一下总结,共有坐坡、挣甩、翻身、嗑护、钻网五式,下面便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2.
大林子 《垂钓》2007,7(1):41-41
“鱼水情”恐怕是鱼与水之间一个永恒的情感命题。然而这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里,也有一些不在水里生活的鱼类。有一种肺鱼在澳洲、美洲、非洲均有分布,它们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能从大气中吸进空气,  相似文献   

3.
邢乐仁 《垂钓》2005,5(11):41-44
翘嘴鮊为何吃浮在水面上的食物?鲤鱼为何在进食时喜欢“拱”呢?鲢鱼为什么有滤食小的不能再小的藻类的本领?这些都与鱼类摄食器官的构造和摄食方法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4.
我曾听到有人说鱼类是低级生物。我看大不尽然。我在垂钓过程就亲历过鲤鱼窜出鱼护逃生的趣事。  相似文献   

5.
严悟  陈志武 《中国钓鱼》2023,(10):47-48
<正>求生是所有动物的本能,鱼类也不例外,钓鱼爱好者们千万要注意鱼类的一些逃生技巧,做好有效的防范工作,才能确保钓获的效率。一、黏液的功能不容忽视钓鱼人摘鱼之后要洗手,这一点千万不要忘记,不然会影响到后续的钓获率。很多鱼类被钓上来后身上会分泌黏液,通过黏液能够提醒同类有危险并尽早逃避,这是生物为了保护种群繁衍所进化出的一种“通风报信”般的技能,是有科学依据的。这就要求钓友们尽量避免跑鱼,在摘鱼后要及时洗手擦手,然后再去触碰钩饵,以防饵料沾到了黏液,否则接下来就很难再钓到鱼了。  相似文献   

6.
大型高楼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群死群伤及重大财产损失、环境危害。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消防逃生至今仍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为助力破题解难或降低其难度,本文在此提出了二个具可行性的建筑设计构想---“隐身式消防云梯通天道”及“双孔洞柔性逃生滑道间”,且对其效用进行了客观合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年《中国钓鱼》第三期刊登黄世南同志的《鱼类拒食现象初探》(以下简称“探文”)一文,比较客观实际地阐述了影响鱼类摄食的相关因素,很受启迪。但笔者认为“探文”尚有疏漏,有补遗之必要。 1.“拒食”辨。鱼类的食料总体应包括鱼类生存水域内的全部可食性天然食料及包括诱、钓饵在内的人工喂养饲料。所以相对而言,鱼类拒食应该理解为不摄取包括诱、钓饵在内的所有可食性食物。故而鱼类的拒食现象具有普遍意义,即广  相似文献   

8.
知鲫(下)     
吴延明 《钓鱼》2013,(6):26-27
三、鲫鱼有防敌避害的能力在水下世界,鱼类面临着双重竞争和生存压力:一是来自人类的过度捕捞等灭绝行为,这其中还有水源水质等各种污染的潜在威胁;另一方面是来自鱼类不同鱼种之间"食物链"上的竞争,所谓"大鱼吃小鱼"是也,作为性情温和与世无争的鲫鱼家族,又是如何面对这些重重压力和竞争?在淡水鱼类中,鲤鱼的智商是比较高的,但鲫鱼同样有着比较高的本领和智慧,鲫鱼对"狡猾"的  相似文献   

9.
鱼类在不同季节、气候、水温和生态环境里表现出来的生理反应不同,差异很大。如果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垂钓,常常效果不佳;若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在“活”字上下功夫,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谓“活”,大致有五个含义: 一、认识要“活”。鱼类属变温性动物,一般温水性鱼类的适宜温度是  相似文献   

10.
张锡恩 《中国钓鱼》2005,(11):56-57
我国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坑塘等自然水域,鱼类资源逐年锐减,天然捕捞及垂钓鱼类品种日渐减少,鱼种规格也越来越小。有些自然水域已无鱼类生存,致使广大垂钓爱好者埋怨“无鱼可钓”。鱼类资源惨遭破坏,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很多,有些破坏行为我们钓鱼人也无能为力。作为钓鱼人,只能“从我做起”,增强鱼类资源保护意识,保护鱼类生态环境,保护鱼类资源,笔者呼吁野外垂钓勿忘放生怀卵鱼。  相似文献   

11.
“钓不到鱼”,是钓鱼者最伤脑筋的话。为何“钓不到鱼”呢?这涉及比较广,由于篇幅所限,仅以“水”字作一探索。水温的重水要温环是境鱼条类件赖之以一生,是活影、生响各存种鱼类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水深在5米以上的湖泊、水库等,上下层即有水温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其中的饵料生物和鱼类的不同,各种鱼类和水生生物对水温都有一定的要求,若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它们带来不利。鱼类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是随着水温的变化而改变。水温的变化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甚至于生存,就目前经常钓到的鱼类来讲,大多是温水性鱼类,…  相似文献   

12.
祁永刚 《垂钓》2001,(1):55-55
飞鱼平常是不飞的,这时,它们的胸鳍和腹鳍都紧紧地贴在身体两侧,成群结队在海中畅游,只有在受到惊吓或遭到敌害攻击时才会高速地冲出海面,张开那宽大的胸鳍在空中滑翔。可是,恰恰是它们特有的这种逃生本领,在大风浪中却变成了导致它们集体死亡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13.
高国祥 《钓鱼》2013,(24):19-21
“冬江水冷鱼先知”,随着冬季的到来,属于热水性鱼类的鲤、草、青、鲢鳙等大型鱼,以潜藏深水冬眠;属于冷水性鱼类的鲫鱼,则仍在近岸活动、觅食,以满足钓者“过瘾”。  相似文献   

14.
应激性是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应急避险是对突如其来的可能对生命体(人生)带来伤害的外界环境变化的应激躲避反应。把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训练所习得的应急避险能力称为应急避险技能。它包括应急避险的肢体技能、逃生本领、野外生存能力、自救与互救能力、以及顽强沉着的意志品质等。  相似文献   

15.
杜新财 《钓鱼》2009,(10):52-53
钓点的选择、钓场水深与流水 “近山识鸟音,近水知鱼情”。底栖鱼类、近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习性各异,对栖息地的要求各有不同,很少混群同一类地质水域中。  相似文献   

16.
郑博元 《钓鱼》2009,(18):50-51
塘虱鱼又称“八须鲶”、“胡须鲶”、“革胡子鲶”,除了在自然的淡水水域属于常见鱼类,也因为生长快速,肉质鲜嫩而成为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之一。对于路亚族而言,塘虱鱼也是一种路亚对象鱼种。不曾以路亚钓过塘虱鱼的朋友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塘虱鱼”的路亚钓法吧!  相似文献   

17.
杨毅 《钓鱼》2009,(11):16-17
商品饵料通过对于一系列的可食用基础料的组合、添加微量的合成营养素、调味剂,提供了符合鱼类摄食习惯的钓饵口感和状态。也就是“便于取食、易于消化”,既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又有着能够激发鱼类食欲的形状和味道。鱼儿见到之后,岂能不满心欢喜地大咬这路边“白捡”的“佳肴”?多数的商品饵通过一定的原料配比,具有使用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钓鱼人都把春秋两季看作是钓鱼的黄金季节。这是由鱼类自身的生存特点、季节变化、气温水温等因素决定的。在春季,鱼类为了繁殖,需要大量进食,补充营养,为“生产”做准备;在秋季,鱼类需要大量积蓄营养能量来度过寒冷的冬天。这样,就造成了鱼类在春秋季节食欲大、觅食勤的生存特征。春秋季节,天气不冷不热,水温适宜鱼类活动和生长,因而在这两个季节也就容易钓上鱼。对钓鱼人来说,春秋季节自然就成了钓鱼的黄金季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钓鱼也要“与时俱进”。钓鱼人的一些传统观念应该转变和更新。在春季鱼类的繁殖季节,为了给鱼类一…  相似文献   

19.
邢乐仁 《垂钓》2001,(9):38-39
在鱼类行为学中,并无“趋氧性”一说。但在多年垂钓实践中发现,鱼类总是“自觉地”、成群地向溶氧相对丰富的水域辽柄.特别是在气候发生某些变化的时刻。鱼类的这种天性(非条件反射),对垂钓活动十分重要。它关系到如何正确选择钓位、泳层和出钓时机。  相似文献   

20.
流浪派报告     
李梓菲 《新体育》2013,(3):78-79
“流浪汉”是NBA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实力出众,但又不足以成为一支球队的核心;他们个性鲜明,不肯做“大哥”的“马仔”;他们凭本领吃饭,将一支又一支球队写进自己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