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李歌 《垂钓》2009,(5):38-39
随着悬坠钓法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钓鱼专用术语也由此衍生出来,就像本文中所谈及的“上牵力”。上牵力究竟是什么概念,它在钓鱼中到底起到哪些重要作用?且看——  相似文献   

2.
达奇 《垂钓》2012,(1):15-17
添加剂,即“小药”,人们往往赋予它无穷的神秘,概因普通钓者难能一窥究竟。到底它的庐山真面目几何?本期独家策划,让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一番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雨 《钓鱼》2014,(18):22-23
随着我国竞技钓鱼比赛的频繁开展和竞争的激烈化,为应对垂钓中复杂的环境和鱼情,新的钓鱼技术和新型鱼饵在竞技比赛中不断产生.前两年在竞技钓鱼比赛中开始流行的“拉拉糊”钓法,就是竞技钓手面对竞技池里的猾鱼畏惧各种味大的饵料越来越难钓的窘境,在饵料和垂钓技术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想出的速钓高招.拉拉糊钓法一经问世,便迅速在大江南北竞技赛场普及开来,同时也成了一些竞技高手在钓鱼比赛中摘金夺银的秘密武器.经过两年的沉淀,经历各种禁用和开禁的风波,到今日也算拨云见日,毕竟,哪怕是国家赛也只是限定公饵,不再单独限制某种钓法了,笔者介绍一下拉拉糊,供广大钓友斟酌使用.  相似文献   

4.
东子 《中国钓鱼》2004,(5):35-35
在竞技比赛中,垂钓高手们都拥.有着各自的秘密武器,其中用饵之道更是他们手中秘而不传、能够出奇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尤志心 《精武》2007,(2):24-25
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是“内劲”!神功再现何谓内劲?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同。姑且先看一看太极高手发劲的精彩片断:  相似文献   

6.
探秘拉拉糊     
李寒停 《钓鱼》2011,(16):16-17
随着竞技比赛的激烈化、鱼饵的多样化,钓鱼新技术在不断地提高和发展,其中包括用饵方面的一些探索。针对竞技鱼池里的猾鱼越来越难钓的窘境,钓友们不得不在饵料上下功夫。用拉拉糊钓不开口的鱼,就是万不得已的产物。关于拉拉糊的出笼,我们听听龚平是怎么样说的。  相似文献   

7.
李歌 《垂钓》2009,(6):36-38
最近我常想,把钓组看成一个水中物体,用它和水的比重关系来分析以往调目设定中的相关道理。这样是否可行呢?理论上虽不太严谨,但可能更容易理解。物体的比重本来是固定的(温度变了也只有微量变化),简单说,水的密度是1,比重大于1的物体是沉水物体(放到水里会沉,比如金属),我们叫它“沉体”;比重小于1的物体是浮体(放到水里不沉,漂浮或悬浮)。  相似文献   

8.
尤志心 《精武》2007,(3):36-37
功力的阶段划分太极拳的内劲在和人推手或散手时,释放出来就成为了功力。这种功力是可以划分等级的,有的划分成七层,有的划分成九层。我认为,是否可以简化一些,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在练好桩功的基础上,能熟练盘架子,姿势正确,像模像样,克服自身的僵硬劲,做到轻灵自如。如果练拳为了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做到这一步也就可以了。第二阶段:中级阶段。也可称为入门阶段。这个阶段,盘架子速度由慢到快,但劲别分明,并且已学会了推手,初步懂劲。“盘架子懂自己的劲,推手懂他人之劲”。懂得自己的手劲、腿劲、腰劲、脚劲、裆劲,懂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  相似文献   

9.
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是“内劲”!  相似文献   

10.
王永贵 《垂钓》2002,2(5):38-39
钓鱼比赛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每次都能应对自如,靠的就是丰富的经验。在用饵方面,有三个重要原则一定要把握住。  相似文献   

11.
一、台钓用饵的历程简介自从台钓进入大陆后,其饵料经历了商品搓饵、商品拉饵、颗粒搓饵、颗粒拉饵、搓白饵、拉白饵、果冻搓饵、果冻拉饵、拉糊饵、麻团,以及去年昙花一现的散弹钓法。这些在竞技钓中体现得最为清晰,也体现了我国竞技钓的发展历程,当然其中有些已经逐渐开始被禁止,比如果冻和拉糊,目的在于环保。  相似文献   

12.
韩兵 《收藏》2006,(10):113-113
2005年底的一天,我在一卖小古玩杂件的地摊上,发现一枚民国3年袁世凯侧像1元“银样币”(见图),感到很奇特稀罕,摊主开价8800元,并介绍说:“此枚银样币是一农民在旧房处翻盖新房挖地基时发掘出一瓦罐,罐里共有79枚银元,其中包含此枚银样币。”  相似文献   

13.
范宁 《钓鱼》2006,(24):18-19
中国钓坛自引进竞技钓鱼的概念之后,各类钓赛频繁登场:既有国家体育部门主办的大赛,也有各地方钓协操办的区域性比赛,更有众多渔具厂商家们举办的名目繁多的各类商业钓赛……令现如今的竞技钧坛活跃异常,钓鱼人更是忙不迭地择赛面竞南征北战。本刊创立并发展壮大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拥有当今钓坛最为权威的“竞技垂钓顾问团”、“能文能武”的专业记者编辑、详实充足的资料素材等一大批深受钓鱼人喜爱的人才储备和知识资源,因而有能力也有必要在竞技钓鱼的领域中施展才华,写出更多更精彩的竞技垂钓类的文章,来满足广大喜爱竞技垂钓爱好者们的文化需求。经过广泛征集和认真准备,我们将陆续刊登此类专题性文章。以下便是我刊编辑、记者范宁的系列文章:  相似文献   

14.
张乐平 《垂钓》2009,(7):38-39
“果冻饵”是由一种胶质膨胀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些辅助原料组成。这种胶质膨胀粉吸水性非常大,调和入水后有少量雾化散落,能在钩上形成一种透明亮晶晶的胶团裹住钩尖;由于此种饵料开好后状似果冻,所以人们称之为“果冻饵”。笔者最早见到的胶质膨胀粉,是在百合的“决战鲫”中,但闻此原料是钓王化绍新多年以来征战赛场的秘密武器,所以这种饵料是由谁最先发明的无可考证。不管是谁,都令人无比钦佩。  相似文献   

15.
《垂钓》2011,(3):14-15
开饵前的准备 图1:一份“糊饵”,一份昆布丝,一个小量杯,一个小塑料碗或开饵盆,一个搅拌饵料的小木片(小勺),再加上一把锋利的剪刀及颗粒粉碎机——这就是开“糊饵”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  相似文献   

16.
侯习金 《垂钓》2010,(9):39-41
从山东某钓鱼学校进修回来的付哥神了!在最近一时期的比赛中频传捷报。于是我自愿报名去给他当跟班,顺便偷艺。付哥爽快地答应了,还让我陪他一起去北湖比赛场练竿……  相似文献   

17.
方达 《中国钓鱼》2000,(2):36-36
以膨化薯粉为基料生产或制作的鱼饵,总是产生一种现象:饵调好后,在垂钓过程中逐渐吸水变稀,俗称“淌水”。因这种现象主要发生于竞技钓者身上,故而十分影响比赛成绩或训练效果。 有一种名为“鲫鱼2000”的“龙王恨”鱼饵公司的新研发品,已成功解决了饵料调好后吸水变稀淌水的问题。试用表明,这种饵料在调好后数小时乃至更长时间仍保持如调制时状态,无变稀淌水黏糊感觉,原雾化及诱钓效果丝毫不会改变,反而有所加强。 其特点为:能搓,底钓鱼不上浮,稳定性特别好,诱鱼快上钩率高;能拉,不粘乎,不回潮,长时间使用不变稀,入…  相似文献   

18.
李军 《垂钓》2003,(8):28-29
用饵是考验一个钓手钓技高低的重要技术指标,它也往往决定钓手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面对一个从未垂钓的钓场,任何人都会有失误,最重要的是要认清形势,及时地更改战术。  相似文献   

19.
李洪生 《钓鱼》2006,(20):7-7
空钩也上鱼 无意遭处罚 生口鱼,密度高,鱼的个体大,是本届钓鱼比赛的最大特点。为了体现竞技比赛公平公正的原则.组委会放弃了原来拟定的南宁市南湖钓场。而在这个有30亩面积刚刚落成的专用竞技池里投放了大量罗非鱼,鲤鱼,草鱼等,开赛几分钟前,有一名选手不放心自己已经调好的浮标。偷偷地将空钩抛入水中,以检验自己的浮标是否调好。谁知空钩刚落水。浮标就出现了一个下掩,他习惯地扬竿。无意中竟钓上一条近500克大的罗非鱼。众目睽睽,公正无私的裁判只得依规则对他进行“加分”处罚,惹得赛场笑声阵阵。  相似文献   

20.
陶世君 《垂钓》2005,5(10):39-41
从2005年4月开始,我先后参加了4场竞技钓鱼比赛,从工作角度来讲,参加这些比赛之后,让我对热衷于“竞技钓鱼”的群体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比赛也喜欢上了那种竞争的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