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育招生专业考试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各高校招生部门努力追求的工作目标。经过多年体育招生专业考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研究认为:用科学的发展现来对待体育招生专业考试工作,用现代化的电子科技手段进行测试,对考生施以人性化的关怀,对考试人员采用岗前培训、抽签上岗等措施,是实现体育招生专业考试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工作中,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是招生考试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考试组织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可靠性程度是衡量招生考试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招生录取工作有效性的根本保证。笔者通过对近几年陕西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与方法进行了客观的研究与分析。对如何保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可靠性,提出了有效的、可行的方法与手段,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更有利于指导招生考试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3.
体育高考制度是否合理科学,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要体现公平竞争和选拔优秀人才的原则。为了加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内容和完善考试办法,提高考试质量,引导学生的规范训练,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对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模式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专业考试之一的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加试不同考试方法的分析,探讨高考乒乓球加试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源于唐朝至明清时期实施的武举制度,其本质是一种特殊人才的选拔性教育考试制度。武举和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都是国家考试的组成部分,都用制度的形式做出规定。武举制度是科举制度的补充,为历代统治阶级选拔了大批武艺人才,而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是高考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高校体育专业选拔了大量的体育人才。武举和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形式、内容、录取方法等方面都有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管理从组织形式上经历了一个分散-集中-分散-集中的发展过程。在辽宁省招考办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各招生单位的努力,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规范化的组织管理模式。1 辽宁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组织管理形式的发展过程1.1 探索阶段主要指1977年恢复高考到1989年之间。这一阶段,辽宁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形式几经变换,招生主管部门和各招生院校都在努力探索科学选拔优秀体育人才的体育考试组织管理形式。1989年之前,辽宁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组织管理工作在一段时间内采取的形式是:在…  相似文献   

6.
对四川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各专项报考人数及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当前四川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中存在着报考人数分布不太合理、专项之间的评分标准难度不平衡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 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是招生工作的核心,它密切关系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考试的组织编排、成绩的处理在整个招生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为了适应招生考试标准化的要求,提高招生工作的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笔者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在IBM-PC/XT微机上,利用汉字型DBASE-Ⅲ关系数据库系统、BASIC语言开发了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微机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实现计算机管理的必要性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术科考试、文化统考到录取阶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教委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指示精神,从2000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方法将实行重大改革。其改革方案是根据沈阳体育学院对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研究的课题成果,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制定的。由于时间问题及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经北京市教委研究决定,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办法的改革逐步实行,2000年首先对部分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根据我国33年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术科项目设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对术科考试项目设置进行调整的方案。以期构建科学、完善的术科考试项目及评价体系,旨在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体育优秀人才的机制,为实现"选好人、选准人、选对人"的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身体素质考试成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高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是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着体育师资人才的培养,影响着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因此,不断改进考试方法,完善考试制度,合理科学制定考试评分标准,及时总结评价招生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体育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招生工作也就体现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一般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体育考试;体育考试又分为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两大项目。本文只分析考生身体素质项目。众所周知,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高考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目的:阐明体育高考目标体系的错位问题。意义:理清体育目标,有利于体育课程、课余体育活动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高考如果加入文化高考的范畴,从客观上的确可以提升体育的社会地位以及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度,但从体育高考实现的现实难度以及与体育本质关系的矛盾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考试目的、学校体育的目标、考试制度本身以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的严重错位。结论:建立两头紧、中间松的"哑铃型"学校体育锻炼模式可能才是现阶段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最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抓好高考体育加试 公正选拔人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考体育中试工作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公平竞争、公开选拔”,从而保证了体育考试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3.
高晶 《体育学刊》2006,13(3):20-22
对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对待使用兴奋剂的态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高考生具有较高的使用兴奋剂的倾向,对微观个体使用兴奋剂行为的态度十分暧昧,但是考生能够比较正确地面对使用兴奋剂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4.
对山东省2012年普通高考加试体育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普通高考加试体育势在必行,这既是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势,也是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本研究分析了体育中考以来取得的成效,并对高考加试体育的必要性和预期效果进行了研究,最后就普通高考体育加试内容形式、评分标准以及考试办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熊文 《体育科研》2022,(3):8-17
针对我国当下中考体育逐渐提高分值(乃至与主科同分)以及将体育作为高考必考科目这一改革取向的操作和实践问题而展开,涉及考试设项、平时成绩及“减负”“双减”等相关理论假定的困境或误区,旨在为体育中高考改革议题和决策提供理论参考及警示。认为:(1)体育中高考的设项难以与体育(及健康)关联,并存在操作性偏差。考试项目难以体现体育的实质及其多维目标,考试设项数量确立及选项、抽考等举措存在理论缺失和缺陷,“考什么”(考试项目)对“教(练)什么”导向失当及评价失灵。(2)体育中高考的平时成绩难以与过程性评价及体育锻炼关联,并衍生相关问题。这主要缘于平时成绩偏离常规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真实功能且缺乏公平性;同时,平时成绩的可能构成中,“平时表现”难以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习惯及其他内在相关品质,“体育竞赛”和“体育素养”也均存在较大的弊端或局限。(3)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难以对冲文化应试教育及推进“减负”或“双减”。其中的认识误区为将一般性、适度的体育锻炼等同于高区分性升学考试压力下的功利性、极限式训练。提出:体育中高考应与体育相分离的根本原因为考试设项所具有的个体化、体能化、简单-片段化、标准化等特征,难以体现体育项目、体育教学所应有的内容及相关素养,甚至难以反映真正的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课程不能“教什么,考什么”,是制约这门课程应试化及纳入中高考的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维护人类身心方面所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学校中,则是对学校中体育活动的日益重视以及高考中体育分数的体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相关方法,结合自己的体育实践活动,谈谈体育高考的有效备考策略,一方面是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在高考之中体育成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法、评价分析法,阐述现行高考体育测试的形式和要求对中学体育教育的影响,提出正确处理高考体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体育考生在术科考试前产生的不良心理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与总结。结果表明,对体育专业考生有针对性地加强应考前心理状态调整是取得体育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因此针对应考前的心理状态提出了考前的调整方法及应试中的调整方法,以期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  相似文献   

19.
曹莉娟 《体育科技》2003,24(3):66-70
体育课教学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质。但是 ,现行的班级体育授课制仍然是沿袭以智力、高考分数为核心 ,方便文化课教学的编班制进行体育课教学 ,这无疑影响学生体质的发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而且给体育课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因此 ,从发展学生体质和培养终身锻炼习惯的实际需要出发 ,打破单纯按智力、分数的分班制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