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立光(荒原狼)的《大金王朝》中自然地弥漫着浓重的史诗色彩。但这些并不是诗人所看重的,他旨在于还原一种境界——从属于一个民族的历史的文化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诗人在对这组诗歌截取历史断面的方式方法上别开生面,添加了探讨和实践的欲求,这种愿望如犀利的刀锋,从容地剥开了这个民族禁锢了千年的肌肤,热血和骨骼悲壮地呈现,所有诗人笔端的句子.在这里凝成了这个民族特有的风骨和力量,成为文明指向中的一束光柱,重新激起一种热情,一种执着,然后昂起头与历史铿然对话。  相似文献   

2.
吴长晖 《文教资料》2008,(29):120-121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和历史以及诗人自身的经历和灵魂被诗人深情地写入诗中,我们用专题综合性学习的方法解读诗歌,与诗人对话,与历史对话,在获得知识、思想和灵感的同时,又提高了思维力,收获了探求真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松游小唱》:与岷江历史文化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四川著名羌族诗人董湘琴的<松游小唱>是一本纪行诗集.诗人从都江堰到松潘,足历岷江河谷的松茂茶马古道,岷江河谷的雄奇壮美的自然山水、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随时触发诗人的灵感,与诗人形成超时空的对话.岷江河谷的历史文化、藏羌民族文化在这一对话中得到鲜活的展示,<松游小唱>也因此而获得深刻的文化意义,并在新的现实语境的对话中不断生发与丰富.  相似文献   

4.
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想象中国的诗歌,无论是在文化认知、理解功能方面,还是在文化融合功能方面,都表现出与西方文人想象中国的作品迥然不同的特征。在文化认知功能方面,随着历史的流变,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的诗歌呈现出一种逐渐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我"与"他"的不平等关系转换为"我"与"你"的平等关系的态势。在文化理解功能方面,台湾人与大陆人同文同种,拥有共享的历史和共同的民族文化。这就使得,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歌想象中国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强调换位思考在两岸对话过程中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过程。在文化融合功能方面,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受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维的影响,主张让不同的文化多元共存,达成一种相互协调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对话与失衡——王国维境界理论生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的境界理论是在融合中西文论、美学以及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一种新理论,它的出现体现了文化间展开对话所具有的文化新因素的生成功能.但是,存在于王国维境界理论当中的这种中西文化对话并非平等,而是一种失衡了的对话,或者说王国维的境界理论更多地表现为西方美学思想的一种移植,是西方美学思想对中国境界理论的一种全面切换.其具体体现主要有两点:一,王国维的境界理论从实质上来讲更多地来源于尼采的悲剧理论和叔本华的直观理论;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完全立足在西方哲学、美学的基础之上,是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一种具体运用与展开.  相似文献   

6.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并非只是接受,更是一种沟通和交流.于是就有了生本对话的三个境界的深层思考:第一境界:浅层对话求理解;第二境界:深层对话求感悟;第三境界:高层对话求创造.  相似文献   

7.
华兹华斯所提出的"儿童乃成人之父"的观点是他独特的儿童观的核心内容.这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下独特的创作方式及内心境界的真切流露,是诗人用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来寻求人与自然、社会及上帝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诗界不少人赶时髦,乐于为新诗潮的涨落增添浪花.朦胧诗来了他学写朦胧诗,现代派走红了他追逐现代派.为一次次诗潮的涨落分喜担扰.而金峻山则不然,他一直潜心于近体诗,在近体诗的创作上默默耕耘.现在已经有一百余首诗作行世.从他的这些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自觉地吸收古代诗歌的养分,来丰富自已的诗歌创作.金峻山诗歌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深沉的历史内容与传统艺术形式的融为一体.一个诗人要写出好的诗篇,就要深刻了解我们这个历经沧桑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了解这个民族的昨天,今天,并预测它的明天,从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好诗无不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双重品格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我们可以在书海中畅游,沐浴经典作家思想的光辉,感受理论的魅力,感受逻辑的脉动,心灵一次次地被宏论、警言震撼。渐渐地,我们从记忆走向发问,从阅读走向对话,从理解走向解释,开始自己对理论的思考和构建。这是一种理论研究的境界,它是学前教育研究中不能缺少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上,能感受思想之美妙,理论之博大。  相似文献   

10.
屈赋中诗人除运用虚拟对话展开内心冲突外,还常借助铺排缤纷的“托游”来宣泄情感。“托游”源于诗人现实境遇的窘迫和情感表现的强烈需要。“托游”有三种不同形式:梦游、神游和幻游,在诗中创造了风神迥殊的境界,并极大地启迪了后世诗人的抒情诗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