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不久,我担任市评优课的评委,一天内连续听了五位青年教师上的同一节课,课题是江苏版高一语文新教材的课文——劳伦斯的《鸟啼》。《鸟啼》是一篇文笔相当优美的散文,写的是一群鸟面对冬天的严酷毫不屈服,“向死而生”,直到春天到来时又欢乐地歌唱。  相似文献   

2.
今天看课见仁见智,没有权威干扰,因此各讨论小组代表对两位教师的评价直率、坦诚。为什么我们让两位老师上同一节课?这是基于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个性化教学研究的最好载体是同课异构,可以生动地反映教师如何彰显个性、风格与特色。教育改革走到今天,教师如何再往前走,个性化教学实践是较  相似文献   

3.
王春燕 《学语文》2007,(5):10-10,15
2007年4月13日.我校举行了由中国科协主孙、安师大附中承办的“聚焦课堂——普通高中新课程课改研讨活动”,共有请文、数学等七门课开设了公开课,进行了交流研讨。我们语文课上的是必修3梳理探究部分中的“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在全国不断推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创造性学习越来越重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习的关键。教师倡导个性化阅读,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共同创造一个轻松的、快乐的阅读氛围,就能使阅读达到超乎物质的精神享受,贴近心灵的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5.
洪静 《现代语文》2009,(5):44-45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可见,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麦琪的礼物》是表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小人物悲惨生活的同情”;而“《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对于这些课文也的确可以如此解读,但,是否只有唯一的解读?可否允许师生做出自我的、多元的合理解读?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7.
汤雅华 《现代语文》2009,(11):43-43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情感熏陶、审美乐趣的重要途径。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他们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就其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对作品的同一内容或形象,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读解。这就是“误读”。误读,并不是“错误的读”或“误解”之类,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文学领域,误读是对文学作品的别有所解,是对  相似文献   

9.
蔡莉 《考试周刊》2014,(59):23-24
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一直存在一个弊端,即唯教参是从,注重作品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两部经典作品的多元化解读,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分析探讨文本的丰富内涵,避免陷入单一化思考。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是从作品中的意象开始的。学生鉴赏意象,以及意象的建构,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因此,教师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要研究并依据这些心理来指导学生进行鉴赏,鉴赏活动才能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1.
<正>"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必修第三册梳理探究模块的一个专题,这一专题是针对"阅读鉴赏"提出的,意在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解读文本与独立思考及变通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点,而读者在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审美品味等方面的差异性及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多样性、模糊性为个性化解读提供了土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  相似文献   

12.
一、导言 文学鉴赏就是在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基础上的再创造,读者会“各以其情而自得”。不同的读者,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作品的理解感受都有可能不同,甚至会由此而创造出不同的文学形象,比如鲁迅先生曾就《红楼梦》有如下评述:“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越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此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3.
[推荐理由] 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进而进行教学转化,最后把所选择的知识、所确定的内容运用于课堂之中.在作品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文本解读、知识择取、内容确定、教学转化、课堂落实等众多环节和步骤.语文教师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在文本解读与课堂落实的两端与之间.这条通道打不通,语文教学也就很难教出水平.余虹的《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一书是一把很好地帮助语文教师打开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推荐理由】 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进而进行教学转化,最后把所选择的知识、所确定的内容运用于课堂之中。在作品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文本解读、知识择取、内容确定、教学转化、课堂落实等众多环节和步骤。语文教师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在文本解读与课堂落实的两端与之间。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都会有正读和误读。正读是对文本的正确阐释,读者通过作品和作者相互沟通;误读是对文本阅读后的一种错误阐释行为,但误读并非是一种不可取的阅读。正读和误读是相辅相成、共存互补的,对文学作品的正确阅读应是将正读和误读有机结合,才能使阅读成为有意义的阅读,文本才能增值。  相似文献   

17.
因读者的差异性和文学作品的风格多样、内容复杂而需要个性化解读。个性化解读的方法和路径:名作重读、名文共赏、名作续写改编。个性化解读的基本原则:立足文本、整体把握、还原创作意图、联想和想象。课堂上,师生互动,解读《老人与海》《白鹿原》,评价、认知文学作品里西天取经的人物形象——唐僧,解读康桥的象征意义,结合《于丹〈论语〉心得》、课文《论语十二则》和高中选修即将学习《先秦诸子选读·论语》,讨论、探究、认识和评价《论语》的意义和现代价值,学生体验、感悟并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合理想象,独特理解,有个性地解读自己心中的"桑地亚哥""白嘉轩""唐僧"和"康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沈静 《中国教师》2008,(1):35-37
<正>近年,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发展学生个性的理念推动下,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问题受到关注。本文概述了相关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是小学生汲取文学营养的主要材料之一,它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说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小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受到自身的性格、生活环境、兴趣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呈现多元化。本人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课力图呈现我们对新课程下“梳理探究”内容的思考与尝试,力图引导学生关注文学现象,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多重思维能力.在教学所用素材的选择上,从文学种类上看,有散文、小说、诗歌;从范围来看,古今中外都有涉及.教学材料充分.课堂努力尊重学生这一主体,力争敞亮学生眼界,引导学生由感到悟地浅入深出,并辅以合作探究的小组交流形式以形成“头脑风暴”,见仁见智的个性发言以生成课堂奇趣.课堂呈现求真、审美、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