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我国师范教育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师范文化。师范文化的直观表现是师范学校的日常教育生活形态,而其实质则是师范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国家确立并通过行政权力而形塑的师范教育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等。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师范文化在不同的程度上被消解或弱化。教师教育在进行体系重构的时候,要立足于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在传承师范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并发展与教师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师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办学的基本载体和师范生培养的直接主体,师范专业办得好,师范教育才有质量.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是大力提升师范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和制度保障,对师范教育而言不亚于一场新的革命.师范教育利益相关者要进一步提高对师范专业认证实施的价值意蕴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正视和推进解决影响师范教育发展的长期性与瓶颈性问题.师范教育的高品质发展,外在方面要注重利用专业认证有利时机为师范教育充分赋能,内在方面要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引擎充分激活师范教育动能.  相似文献   

3.
“新师范”具有多重意义蕴含:它是中国教师教育新体系中的“后师范”,是面向卓越教师培育的专业化师范教育,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型师范教育。内核重构、动能重整、系统重塑是当代中国“新师范”建设不辱使命的行动方向,其理论架构是:强势回归“中华师范精神”,教师教育中枢系统的整流提质,以及教师教育形态的功能升级。在当代中国语境中,“新师范”建设的关键含义是中国性、师范性、创新性与效能性,与之相应,中国新师范建设的行动路向是:打造“中国版”师范教育改革蓝本,构建“师范本色”的师范教育,建设具备“新”质的师范教育,构筑“高效能”的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转型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众多影响教师教育改革的因素中,高等教育制度及其特点不容忽视.一些国家师范教育的发展过程表明,由于中等教育层次上师范教育机构的消失和师范教育走向非定向,现代师范(教师)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因此,由封闭、定向的师范教育走向开放、非定向的教师教育,应是思考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师范教育由三级向二级转型,对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教育而言,既是挑战又是发展的机遇,明确发展路向,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将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梁启超主张兴办师范教育,他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对师范教育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在师范教育逐步向教师教育转型的今天,对师范教育的再认识有助于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黄尔 《南昌教育》2007,(12):5-5
师范教育被形象地称作教育的“工作母机”,这一非同寻常的称谓注定了师范教育的目标——造就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高素质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型师范院校、各学科师范教师和各专业师范学生,在创新路上共同为之奋斗。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立足于当时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有益的经验,从师范教育的作用到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以及教育途径,从普通师范到幼儿师范、职业师范,都作了全面而丰富的阐述。这些思想对建构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体系逐步在完善,但教育的框架却仍然存在问题。教育问题牵涉面广,而教育的源头切入点应为教师的教育上,实现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增强在校师范生的师范性。本文首先以"师范性"一词做说明为切入点,阐述何为师范性;其次着重分析目前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转型的必要性;最后指出地方师范院校该如何去转型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主要针对传统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致力于平衡“学术性”与“师范性”理念,建立合理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对于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中后期.国家调整教师教育政策。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大批中等师范学校由此告别了历史舞台,不少中师单独或合并升格为师专。决策者原本希望通过抬高小学教师入职门槛的做法,促进我国小学教育质量的整体跃升,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完全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当我国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时,  相似文献   

12.
师范教育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教育。面临日益开放的教师教育,地方师范院校不仅传统的优势日趋减少,而且出现师范性严重缺失的现象。地方师范院校师范性缺失的表现极为鲜明,在当前形势下,地方师范院校必须突出师范特色,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困惑与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课程设置上,忽视教师专业知识训练,造成毕业生教育理论欠缺,教育实践能力不足,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定向师范教育和学生入学动机、就业意向之间的矛盾,造成教育浪费;设置非师范专业,使师范教育受到削弱等。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彻底改变师范教育体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培养适应性强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在世界范围内提高教育的专业地位,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文件,认为教师是专门化职业。美国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教学专业化运动”以培养专业人员的教师教育替代原有的师范教育,努力把教师提升为像医生、律师一样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职业。我国为了促进“教学专业化运动”开始推行了教师资格制度和上岗培训制度,并且在全国范围进行着为提高小学教师文化程度的中师学校的合并重组及升级换代。东部较发达省份已基本实现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西部相对落后的省份。也正面临着中师学校的世纪性革命。然而,这种仅满足小学教师学历达到大专、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中师学校的合并重组,能否真的剔除传统师范教育存在的流弊呢?笔者以为我们应着眼于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找出问题存在的关键,方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
本介绍了教师专业化这一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师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范性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曾指出:“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师范教育司原司长马立同志也谈到:“教师教育专业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专业,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即教师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其中,学科专业强调的是任教学科的专业素养,教育专业指的是教育学科的专业素养,是教师教育中师范性的表现,也是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一些人认为只要有知识,就能当好教师以及在师范大学数学院(系)中有些人总桎梏于师范性与学术性熟重熟轻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近闻省内一所五年制中师学校20余名毕业生前往广东某地应聘,参加编写教案、试教、基本功等测试,结果无一合格,在领队教师再三要求下,招聘方才勉强留下一名到幼儿园试用。作为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师范教育在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的进程中,中师升格了,师范长高了,然而师范学校的教育质量为何不能尽如人意。传统的封闭式的定向培养,走向开放型,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改革,只能改革不适应我们现代化的一切,不能像泼洗澡水连同孩子一道泼走那样,把我们优良的传统和特色丢掉。师范教育如何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于基础教育,“磨合…  相似文献   

18.
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统的、封闭的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培养教师的定向性师范教育格局被打破,综合性大学开始参与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教育大学化成为师范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在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继承和发扬我国百年师范教育积累的经验和特色,解决传统师范教育模式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矛盾,如何结合国家、地区和学校实际,立足于本土化,实现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质的转变,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改革在必然性的历程中面临着诸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强化师范性不仅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综合性大学提高师范教育质量,促进综合性大学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要求。师范性教育的发展会通过综合性大学的科学教育渗透人文精神,提高综合性大学发展水平,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师范教育发展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师范教育发展充满机遇,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我国师范教育发展水平是综合性大学改革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0.
百年师范成就巨大 ,问题突出 ,优势明显。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是师范院校面临的深刻变革。师范院校师生要正确认识转型的意义 ;正确对待现行师范教育学科专业教学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双薄弱”;正确对待挑战与压力 ;发扬优势 ,实现超越 ,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