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习惯离人们渐行渐远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文化名人余秋雨负责对参赛歌手的文化知识点评。比赛临近结束时.余秋雨发出这样的感慨:“15位选手歌唱得很好,但文化知识考评大部分为零分。这使我有点纳闷,是不是考题太难呢?我问了命题组.回答是.这些题目没有超出中学文化知识考核的范围。我在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些基础知识还是必须掌握的。像对屈原、曹操、聂耳,不应该不知道。”今天的年轻人不知道屈原、曹操,正是不读书的恶果。  相似文献   

2.
张勃  小沛 《出版参考》2008,(3):16-17
神话故事里的文化英雄 在云南澜沧县拉枯族流传着《牡帕密帕的故事》,说的是在天地浑沌未开的时候.创世神厄莎种了一个葫芦,葫芦老了以后.掉到海里去了,厄莎把它捞起来.放在晒台上晒了77天.葫芦里传出打口哨的声音:又过了12天,人在葫芦里说话了:“哪个把我们接出来.我们种的谷子给他吃!”小米雀听见了便去啄.可啄了很久也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3.
钱爱民 《声屏世界》2007,(12):43-43
作家林语堂说过:“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而有了幽默的滋润,人们就能笑对一切,把生活中所有的不快和烦恼统统抛掉。比如,没有生病的时候人们常说“人是累不死的“,可当卧病在床才终于知道要珍惜身体,这反而是“因祸得福”,自然就毋须烦躁;又如,出了机械故障,当别人埋怨无法坐电梯时,你就想正好可以爬楼当锻炼,自然也就心平气和了。所以,幽默滋润也是需要刻意而为的。在这一方面,新闻媒介应该多起“鼓与呼”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京味文化     
张承 《出版参考》2008,(4):11-12
京味儿文化的尴尬大凡在北京居住生活的人.几乎没有不喜欢京味文化的。为什么要用“几乎”?因为生活中还有不少北京人不见得喜欢京味文化.这里的原因比较复杂,恕不赘述。  相似文献   

5.
李松 《中国博物馆》2002,(4):29-31,22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开发最早、且绵延不断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一直没有割断过。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指有所触动而起的主观心意状态.它是在一定的心理刺激、内心体验和现实感受条件下形成的。情感的产生往往是和认识相结合.带有理性的感受。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理和情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事实,用事实说理.从具体形象到思想,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情感因素。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技文以入情”。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很,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妹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  相似文献   

7.
感受文化     
春天,是一个灵动的季节。我有幸随《天津档案》编辑部一行。和一些文人学者一起游览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爨底下村。说有幸乃三:或曰我这个没有文化的人和文人学者竟“爨”在了一起;或曰有缘结识了“爨”字,我的菲薄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爨”在了一起;或曰把现代文明和历史文化的感受“爨”在了一起。总之没有枉走一遭。[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使者     
冉然 《出版视野》2005,(1):14-14
说到文化,大文豪郭沫若曾说过: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回望历史,中国文化似长夜浩瀚星空,令人向往迷醉。理性思辩的圣贤智慧,气象万千的金戈铁马,婉转绵长的书道传承,潇洒风流的诗情画意……这些曾经的辉煌都成为滋润后世的不竭清泉。古人对文化的理解是“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承载了更为丰富的意蕴,也肩负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9.
戏剧与编剧     
剧作家是尊称,平时被称为编剧。在老戏班子里,编剧被叫做“打本子的”,和服装、化妆、道具一样都是为“角儿”服务的。看戏的人从来不问编剧,只问“谁的戏呀”?这是问“谁演的戏”。被问的人明白,回答的人也明白:“梅先生的”,或答“陈先生的。”没有人说某某编剧的,说了别人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话语     
《新闻世界》2010,(3):3-3
这个陪伴我们过了20个除夕夜的好人(赵本山),让人难舍难分。但是,为了引领文化,到了该和他说再见的时候了。——有网友质疑:央视春晚的目标难道是“刘老根大舞台”年终版  相似文献   

11.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12.
“管理即是处理人的关系”。这是英国著名企业家、经济学家帕金森很久以前说过的一句话,他道出了企业管理的真谛。不管你是一家一万人以上的大企业,还是只有几个人的小企业:不管你的企业存在着怎样的管理问题,你首先要思考的是人有没有问题。员工有没有良好的工作意愿;积极性是否被激发;人心是否向着企业:有没有足够的凝聚力。假如这些没有问题.那么.可以百分之一万肯定的说,  相似文献   

13.
许林 《新闻实践》2010,(3):9-11
金像奖涉假披露缘起 2009年12月31日16点多,我与老伴正在北京王府井给孙女买小金锁,手机响了,是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的电话,他约我有事面谈。见面后.直性子的延光单刀直人地问我:“认识桑玉柱吗?”我说:“不认识。我只知道他是个拍照片的。”“郎琦呢?”他又问。“郎琦我知道,他是《吉林画报》的老人儿,树挂拍得很好。可我没与他接触过。”紧接着,他就说:“桑玉柱获得的金像奖掺假了。”  相似文献   

14.
“缺憾新闻”不容忽视“缺憾新闻”,这是我从一些记者的新闻报道中发现的。我之所以称其为“缺憾新闻”,是由于这种新闻使人看(或者听)过之后因其某种匮缺而遗憾——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该讲的没有讲或者没有讲清楚,受众想知道的没有说或者没有说明白,给人一个不明不白的疙瘩,使人憋得慌,闷得慌,甚或对其新闻的可信  相似文献   

15.
我从未遭遇过如此冷峻拒绝的采访对象 许鹿希,初见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她是谁;如果我说“她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大家就明白了:但是,这却是许鹿希最不愿意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很多年前,受大学老师启蒙,知道了“治天下之国若治一家”的“家文化”,也知道了“家文化”有其“糟粕”的一面。再后来,见报纸上有质疑“以厂为家”、“爱厂如家”的声音。有不少厂长经理说:国企改革是厂长经理负责制,人人都以厂为家,到底谁负责?印象中,这种质疑的声音不是很强,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受邀前往外地,发表有关高效率管理的演讲。抵达当晚.主办单位的几个人请我吃饭。 艾德显然是这几个人的龙头老大;块头很大。声音十分低沉。“乔”,他说:“我十分期待明天的演讲.因为这些人在聆听过你的高见后,就会知道我的管理方式是正确的。”他得意地对我笑道。  相似文献   

18.
编辑室是文化流通中的一个特殊驿站,是各种文化交汇的大熔炉。从这个知识的大熔炉里,曾走出过许多昂扬世界的名流才俊:除思想文化界泰斗鲁迅,文学巨匠茅盾、巴金外,在文化建设上特别是在出版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胡愈之先生也是其中之一。胡愈之先生(1896-1986年),是一位集编辑、记者、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的少有的全才。他在我国文化领域特别是出版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巨大的,只因其“不愿把自己的事情写得太多”,或用胡绳的话说“他做的许多工作是人们所不知道的,后来他也从不和人谈起自己做过的这些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陈亦权 《出版参考》2010,(10):30-30
“富丽堂”是德国最大的中餐企业,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办者是台湾人林伟富。去过林伟富办公室的人都知道.在他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块写有“减一等于加十”几个浓墨大字的牌匾,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道根本不成立的奇特算式,而对于林伟富来说,这却是一个陪着他走过四十年风雨创业路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20.
魏剑美  少辰 《出版参考》2006,(12):14-14
张某属于那种典型的“新好男人”,上班听领导的,下班听老婆的。路上听交警的。从没听说他和谁发生过争名夺利的事情.更不要说什么风流韵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碰上同事说荤段子他总是乐呵呵地听得津津有味.还经常主动“自暴隐私”。同事叫他打牌.他摆摆手说:“快别提了,最近手气痞.昨天打麻将还输了千把块!”事实上.所有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根本就不打麻将。也不上网聊天.更从不拈花惹草。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将自己如此描黑.一次酒后他坦诚相告:哥们.还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要不这样我哪里混得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