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妈妈     
今天,我到中二班去上分区活动,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进入了各个区域。我巡回来到美术区,看到有的孩子在做礼包,有的孩子在画“妈妈”(因为正值“三八”妇女节,老师叫小朋友画妈妈及做礼包送给妈妈),只有康康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蜡笔一动也不动。中二班的老师向我介绍过,康康的绘画能力在班上是比较差的,对这样的孩子要放低要求。于是,我蹲下来摸摸他的头问:“康康,你怎么不画呀?”康康说:“我不会画。”“别着急,慢慢画,老师来帮助你。”我指着范画又问道:“你想画这个妈妈呢,还是画自己的妈妈?”“我要画自己的妈妈。”康康很坚定地…  相似文献   

2.
家教三题     
马肃霜 《山东教育》2005,(18):43-43
(一)褒奖孩子莫加“责备尾巴” 邻居的孩子高高兴兴地把一朵小红花拿给他妈妈看,妈妈称赞说:“这是老师奖励给你的吧?很乖.你进步很大哦!”孩手听了好开心。不料妈妈却接着说:“孩子,想想你还有那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妈妈看见有的小朋友怎么拿着两朵小红花,而且还比你的大?……叫你平时要乖点。你就是不听!”孩子笑容凝结了,从妈妈的手中夺下小红花,赌气地走进自己的卧室。  相似文献   

3.
家园活动内容在中班下学期的圆形拼贴的活动中,老师设计了一张家长观察记录表,请家长们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表格的最后有这样一些要幼儿回答的问题:“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你觉得这个难吗?什么地方难?”“如果下一次再做,怎样做才能更好呢?”设计这些问题的用意就在于看看孩子的反思水平。孩子们的反思表现老师准备了大大小小很多不同颜色的纸制小圆给小朋友们做贴图。别的小朋友都是一下子取两个,文泽一下子拿了很多黄颜色的小圆,想贴只豹子。一边折一边贴,过了一会儿,看着别的小朋友快完成小鸟、蘑菇之类了,自己的豹子还没有成型。…  相似文献   

4.
家园活动内容还是在小班“报纸发声”活动中,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张报纸,看看孩子能用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使报纸发出声音。除了我们上一期讲到的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尝试各种方法、观察孩子的表征水平外,家长们还要观察孩子的态度倾向,是乐于尝试,还是在成人的鼓励下尝试,抑或根本就不愿尝试?家长的疑问小男孩安安在妈妈的催促下就是一动也不动;还有的小孩拿着报纸犹豫不决,想撕又不敢。家长就有疑问了:“平时在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常常把书、报纸撕得满地都是,怎么到幼儿园就这么拘束?在家的创造性到幼儿园怎么就表现不出来?是不是幼儿园的…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我有事提前去幼儿园接女儿,看到实习老师正在组织语言活动,我便站在一边看。只见老师端出一盘“糖果”(前一天孩子们用橡皮泥做的)对孩子们说:“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我们把自己做的糖果送给妈妈好吗?”“好!”“给妈妈送糖果,你要对妈妈说:‘妈妈,请吃糖’。”交代完要求,老师说:“我做妈妈,你们给我送糖果好吗?”话音刚落,小朋友“哗”地全举起了手。有的甚至离开坐位,举  相似文献   

6.
孟兆霞 《山东教育》2003,(15):40-40
要开饭了,今天中午吃包子。唉,又吃包子!我不禁皱起眉头。每逢吃包子,我们班保教人员都很心疼。有的孩子任你左哄右劝就是不吃,只喝碗稀饭就算了;有的孩子只吃馅儿不吃皮;还有的孩子只吃皮不吃馅儿;有的孩子则把包子塞在嘴里不往下咽。“这是在肯德基买的。”一个傲气十足的声音钻进了我的耳朵。肯德基?我灵机一动,有办法了。“咦,这不是在肯德基买的包子吗?”我故意大声自言自语。这话一出,刚才还在交头接耳的小朋友一下子把眼光投向我。“小朋友,你们去过肯德基店吗?”我还没有问完,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我去过!”“我妈妈带我…  相似文献   

7.
开心巧克力     
全是小孩儿一位访问者到一个著名的小镇观光,他问一个当地孩子:“你能告诉我,这镇上曾经诞生过什么大人物吗?”那小孩回答道“:没有,我们这儿出生的全是婴儿。”蚂蚁郊游毛毛还有许多功课没做完,就跑出去玩耍。妈妈在院子的篱笆边找到了毛毛,见他正在看蚂蚁搬运食物。妈妈教导毛毛“:毛毛,你看蚂蚁多勤劳,它们一天到晚做自己的事,从不浪费时间。”毛毛说“:不过,妈妈,我每次到郊外游玩,总是遇到它们。”物归原主诊所门前坐着两个小男孩。“小朋友,你哪儿不舒服?”护士问。“我吞了一个玻璃球。”“你呢?”护士问另一个小朋友。“我在等那个…  相似文献   

8.
情满课堂     
吴开金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54-155
每学期一次的社会开放活动如期而至。那天清晨,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走进了课堂,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我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袋鼠与金子》这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讲的是一只袋鼠妈妈在带着孩子出远门的路上,放下孩子休息时,发现了一堆金子。袋鼠妈妈以崇高的母爱战胜了金子的诱惑,拒绝了小草的建议,坚持把孩子放进袋里走了。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母爱的纯洁与伟大。我请他们谈谈:你知道你的妈妈每天都要为你做些什么吗?学生们个个都有话可说,兴致勃勃地举起了小手,有的说“:我的妈妈每天都要上班,晚上还要为我检查作业。”有的说“:我的妈妈要为我洗衣服。”有的说“:我的妈妈每天都要为我买菜,做饭,辅导我功课。”……“那袋鼠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需要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继续思考,有的学生说“:袋鼠妈妈要为孩子摘果子吃。“”袋鼠妈妈在跳的时候,她还要看着自己的孩子,别把它甩出袋子。“”袋鼠妈妈还要带自己的孩子出去玩。“”袋鼠妈妈还要保护她的孩子,不让她的孩子受欺侮。”……“妈妈照顾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辛苦啊!那袋鼠妈妈为什么还要选择自己的孩子呢?”孩子们思考片刻,一个男孩站了起来“,袋鼠妈妈如果不要孩子,她就没有快...  相似文献   

9.
主持: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地球上已经有60亿人口了吗?你听说过“人口爆炸”这个词吗?“假如有一天,地球上只剩下你一个人”你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似乎带了点科幻的意味,或许你也会和大多数小朋友一样,不假思索地说:“找爸爸妈妈。”而我们的问题是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所有所有的人都不见了,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案例] <草原的早晨>这样开头:"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如何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这个"打破"呢? 师:小朋友,"打破"这个词语你在生活中听过、见过或者做过吗? 生:我做过!有一次我请小朋友到我家玩,我们在捉迷藏时,一不小心把柜子上的花瓶打破了. 生:我见过!妈妈在煎蛋之前,先要把鸡蛋打破. 生:我也做过!我上次帮奶奶洗碗时把一个饭碗打破了. 生:我听过!在奥运会上,有的运动员打破了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1.
事例放学了,家长们都来接自己的孩子。天天站在一旁,迟迟不肯跟妈妈回去,眼睛看着另外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玩具。原来他很想玩那个玩具,希望能把他的玩具借回家,再多玩一会儿。父母不当的做法妈妈丝毫没有察觉到孩子的眼神:“有什么事吗?”天天把自己的需求告诉了妈妈。妈妈说  相似文献   

12.
做做玩玩     
.新年智力宫..新年智力宫..新年智力官.谁写咤。字是马良写的)(朱宝供稿)谬为瑰汹 地上有几只鞭炮没炸响? 小猴拿着鞭炮放,小猪说:“真勇敢!”小羊说:“太危险!”小朋友,他俩谁说得对? (朱宝供稿) 过新年了,爸爸给我买了件玩具,而这个玩具在这幅图中只出现过一次。小朋友,你猜爸爸给我买的是什么玩具。(朱宝供稿) 小象会演奏哪种乐器?(答案:口琴)(李嘉评供稿) 新年到了,我们照了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有我,有我的爸爸和妈妈,有爸爸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妈妈的爸爸和妈妈。小朋友,你说共有几个人?几个爸爸?几个妈妈?几个儿子?‘朱宝供稿) 谁在唱? …  相似文献   

13.
你的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吧?你为孩子作了哪些准备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多数父母的心愿。可是很多父母尚未意识到,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输了。你瞧: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系鞋带,他不会;别的小朋友都会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帮忙;更糟糕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行。这是个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包办代替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疼爱。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活儿,甚至连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为此,对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小学的孩子,父母该为他们作哪些切实有用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14.
龙龙是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聪明能干,可就是与同伴相处不好,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有时甚至还动手打人。老师批评他,他还有一大堆理由替自己辩解,真拿他没办法。有一次,玩角色游戏,龙龙为了争当小司机的角色,又和小朋友发生了争吵。我劝说了老半天,也没奏效。龙龙歪着脑袋在一旁发脾气,其他小朋友做游戏,他还有意地去捣乱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怎样才能让他愉快而又友好地参加游戏呢?我灵机一动,走过去对龙龙说:“龙龙,你做老师的‘孩子’,好不好?‘妈妈’带你出去玩。”“好呀!”龙龙马上露出了笑脸,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孩子,你想到哪儿去玩?”“妈妈,我想去动  相似文献   

15.
[镜头一]小朋友围成半圆形坐在老师的身边,老师手里拿着香蕉,说道:“小香蕉,真稀奇,会变戏法给我们看。小朋友,你看,小香蕉变成了什么?”老师从背后拿出了香蕉。小朋友看着香蕉,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孩子举起了小手:“变成了小船。”“呀,真像一只小船,你们觉得像吗?”“像!”老师继续说:“小香蕉,真稀奇,会变戏法给我们看。小朋友,你看,小香蕉又变成了什么?”小朋友注视着,过了好久,听到了回答声:“香蕉!”“对!还是香蕉!没有变!”……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着。[镜头二]小朋友围成半圆形坐在老师的身边,老师手里拿着香蕉,说道:“小香蕉,真稀奇,…  相似文献   

16.
讲故事     
准备工具: 用布缝制的小娃娃,或者是由书本上剪下来的漫画娃娃和动物。游戏方法: 妈妈手中的是象宝宝,孩子则会拿着免宝宝,学习书上的故事,开始对话……妈妈:“免先生,你好像刚睡醒啊!你在这里做什么?”孩子:“我在等你啊!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妈妈:“好啊!那我们一起到河边去钓鱼。”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02,(6)
有时孩子看了街头广告后问妈妈:“扁平疣是什么?”“什么是阳萎?”有个孩子看了报纸刊登的《在歌厅包间抓获“三陪女”》的新闻后,问爸爸:“三陪女都陪什么?”当广播、电视播放某某市副市长涉嫌受贿、贪污被停职检查的消息时,一个孩子问家长:“这个副市长是中国共产党员吗?为什么共产党员还贪污呀?” 诸如此类的问题,孩子通过看广告、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都会在脑海里留下印痕和疑问。有的孩子会直接向家长提问;有的会在同学之间嘀  相似文献   

18.
狗的困惑     
狗父:“家里的一根肉骨头怎么不见了?”狗儿:“不知道。”狗父:“孩子,作狗要诚实。你说,是不是你啃的?”狗儿:“不是,是妈妈啃的。可是它不让我说。”狗父:“孩子,诚实是对的。可是还有比诚实更重要的品格,那就是善良。”狗儿:“我不善良吗?”狗父:“把自己妈妈的隐私公之于众,能叫善良吗?”狗儿:“可是,我要是保护了妈妈的隐私,不是又不诚实了吗?”狗父:“真是的,我自己也糊涂了。怎么两个优秀品质还互相打架呢?”狗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惠惠和冬冬     
①惠惠妈妈手上拿着许多东西,不可能再抱惠惠上楼,平时惠惠已能自己上楼走到家里。妈妈就说:“惠惠,妈妈手上东西太多,你自己上楼好吗?”哪知惠惠不高兴地说:“不要自己走,要妈妈抱。”妈妈说:“你看,妈妈手上这么多东西,还好抱你吗?”惠惠仍然不肯,拉住妈妈的衣服,妈妈觉得既然要求已经提出,就应该坚持做到,就自己拿着东西上楼了。②③惠惠起先在楼下哭了一阵,见妈妈不理她,就一个人慢慢地上楼了。④她走到妈妈跟前生气地问:“妈妈,你不喜欢惠惠了?”妈妈笑嘻嘻地说:“咦!惠惠你自己上来了,真是妈妈的好孩子。”惠惠见妈妈表扬她,也高兴了,一头扑到妈妈的怀里。  相似文献   

20.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