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文科背景下建设文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对于创新文科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国内外文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现状,论述了文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原则及必要性,结合已有经验及校内实践,对建设文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进行理论探讨与技术实现,包括其主要应用的信息技术以及“情景模拟”“历史还原”“效果仿真”和“人机交互”四个建设思路,并简要介绍了传统文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立足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以新文科人才培养的背景为出发点,通过厘清文科应用转型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从圆通制的视角提出新文科人才培养的思路和举措,阐述阿坝师范学院在文科应用转型过程中借助圆通制破解文科应用转型困境的实践,即以圆通科学工作标准为载体,借助工作经验传承系统,通过"五融合"的模式,主动开展新文科人才培养探索。该实践与探索既丰富了文科应用型转型内涵,又契合了新文科建设要求,对地方师范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发展文科实现综合化是当今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文科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对文科及其发展的定位不准、制度不合理、缺乏战略目标、低水平建设等问题.应当时这些问题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处理好基础文科与应用文科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学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文科示范实验中心的任务和功能,对文科示范实验中心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文科示范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应注意的关键点,并对文科示范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品牌教材是出版社发展的动力和基石。针对评价在高校品牌教材建设中的重要性,结合文科品牌教材构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高校文科品牌教材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指标信息的模糊性,引入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高校文科品牌教材评价模型,并通过调查进行了实例分析,以期在品牌教材建设过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为取向,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高教改革大方向业已形成。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许多理工科高校纷纷开设文科专业。理工科高校文科的发展应依据学校的学科群特色、优势,选准主攻方向,定位为应用文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验室建设作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针对理工科高校文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实验室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分散建设、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从分析文科与理工科实验教学差异着手,探讨了文理渗透,以学科群为主的文科实验室;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验室;文科实验教学平台等理工科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科实验室建设之管见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面对目前文科类学生在毕业踏入社会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应用能力不强,实践水平不足的现状,增强文科实践性教学环节已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借鉴理工类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建设文科实验室愈来愈受关注。据悉,现已有些高校投入到文科实验室的创建中,但具体做法不尽相同。笔者拟从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初衷出发,谈谈自己对如何建设文科实验室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概念中,文科似乎与实验室是天然绝缘的。相较于理工科而言,由于高校文科实验室在发展及建设方面受重视程度不够,自身教学体系不完善等,使得目前的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没能呈现出和理工农医类实验室那样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跨学科研究的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应运而生,如就《国际战略学》课程思政的“浸润”实践尤其需要新文科实验室的系统案例承载。本文结合G大学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新文科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明确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目标、做好文科实验室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三变”“四改”“五提”优化高校新文科实验室建设路径,以期推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提升文科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大课题。结合我校新闻传媒和经济管理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实践,分析了国内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发展人文学科和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从六个方面探索高校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0.
新文科建设的开展,对文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文科专业需与现代化技术结合,培养跨学科的通识应用型人才。文章对文学课程中"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梳理,尝试结合互联网应用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文科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法,以两个教学班为观察对象,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应用于文科课程中,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正向课堂行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文学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灵活运用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对"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梳理与应用,能够为培养具有通识型、创新应用型能力的新文科人才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郭红军 《唐山学院学报》2004,17(4):11-12,16
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对八十余年来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认真的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因此,研究毛泽东的党建理论,对于目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的党建理论主要表现在:党的思想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权,党的建设必须与党的政治路线相联系,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加强党风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目标愿景是建立基于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管理制度等多元混合的学科建设模式,这既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客观要求、坚决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科学配置高校办学资源的有效举措,也是推动学科建设模式改革的现实需要。多元混合型学科建设模式可实现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内容和管理过程的"四协同",具有建设思路战略性、建设目标长远性、建设主体协同性和建设对象系统性等特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改革,保障并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成效是其根本价值追求,改革逻辑由高校外部转向高校内外协同,路径选择由同质化倾向回归特色化路线,建设手段由传统管理走向现代治理。  相似文献   

13.
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是改善高校办学基础条件,促进高校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基建项目的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与工程造价控制是基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做好高校基建管理工作,结合基建项目管理实践,从工程图纸设计变更及处理、隐蔽工程监督及检查验收、施工合同管理、施工现场科学管理、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为基础"构成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个总体布局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了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布局,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初确立了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立足新的执政历史方位又逐步确立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这些党的建设结构性要素的有机融合贯通,就形成了当前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5.
在建筑施工中,如何组织工程施工是生产管理的核心工作。在绿洲家园东区1#~3#楼工程施工中,我们通过流水施工与三大控制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因此工程实践中探求流水组织与三大控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凸显了学科建设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项国家的长期战略,"双一流"建设不只影响那些"一流建设学科",也不只影响"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而是会对整个高校的学科建设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作为对"双一流"建设的应对,很多高校围绕学科的增减、学科布局、学科交叉与融合、学科的分层与分类等对学科建设的方略进行了调整。为保障"双一流"建设中高校学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对相关应对策略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理论审视。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系统构建需要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系统体系,要以高校发展实际为抓手,充分运用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涵盖愿景系统建设、资金资源保障系统建设、制度规范系统建设、激励强化系统建设、宣传反馈系统建设5个子系统,以确保实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构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拥有结构表达拥有关系。世界语言拥有结构的语法化主要有七种源结构:活动结构、处所结构、伴随结构、存在结构、话题结构、来源结构和等同结构。这些结构向拥有结构语法化的语义动因为汉语活动结构>拥有结构的语法化、拥有关系—存在结构和存在关系—拥有结构之间的错配等现象从语法化的角度提供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将制约课程建设的绩效水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程建设管理的顶层筹划不足,经费使用分散、过程管理不够精细。为此,需要统筹建立学校各部门协调互动的课程建设体制机制,整体推进课程建设;专门建立指导基层教学单位课程建设的职能机构,注重督导课程建设过程;积极发挥行政部门服务课程建设的重要职能,不断营造课程建设的良好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20.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设的成效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全面落实专业建设,须做到切合专业实际,明确建设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课程结构和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提升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