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粤闽赣交界区域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以中央苏区为特色的红色资源。应该开发利用其资源优势,实现中央苏区红色资源的社会教育价值、经济发展价值以及区域城市品牌价值,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奕南 《教师》2022,(9):9-11
以赣南、闽西苏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央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思政教育,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等多重价值.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高效思政...  相似文献   

3.
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在中国现代设计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是持实用、就地取材、节省、科学性、文化传承等设计原则。通过对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原则的分析可整体把握中央苏区红色设计的实质,认识中央苏区红色设计在中国现代设计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广东省唯一全域纳入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梅州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增强盘活用好红色资源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特别是要坚定信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好资源运用与文化保护、事业铸魂与产业引领、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文化赋能与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特色发展与区域联动的发展任务和逻辑关系,科学统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运用,持续推进红色资源开发与梅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奋力开创新时代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中央苏区存在的官僚主义和贪污、浪费、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毛泽东领导苏区党和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廉政制度建设,主要有民主制度、组织制度、监察制度、经济制度等建设。这些廉政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消除或遏制了中央苏区的腐败现象,使中央苏区成为廉洁的红色区域  相似文献   

6.
随着学界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利用某一区域红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深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探索之一。新时代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诉求,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鲜活的理想信念元素有力地破解了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本文从“人”“事”“物”“魂”的角度全面梳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剖析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诉求,进而探析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性及其价值意蕴,旨在为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技术体系,对于促进红色文化发展与科学技术融合,保护与传播红色文化遗产,推动当地文化与科技旅游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央苏区瑞金市为例,针对目前瑞金市红色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红色遗迹缺失与消失等问题,提出并构建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举措,通过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手段将现代化科学技术与红色文化产业相结合,有效的实现中央苏区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解析梅州市地方特色文化——客家文化和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培育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9.
当前,安徽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高,主要存在区域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不够完善、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内涵挖掘不够深入、“00后”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通过整合区域红色文化育人资源、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创建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营造浓重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等路径,充分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蕴含的时代内涵与教育价值,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红色研学资源是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地理资源、文化资源。京津冀红色研学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包括以生态建设为主线的自然地理价值、以政治认同为主线的人文地理价值、以经济发展为主线的社会地理价值等。挖掘京津冀红色研学资源的价值,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充分挖掘与利用京津冀红色研学资源的教育价值,需要从四方面入手:(1)打造“沉浸式”研学体验,提升研学教育吸引力;(2)加强红色研学资源库建设,提升研学质量;(3)开展跨界合作,提升资源开发力度;(4)创新宣传手段,扩大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节庆旅游的价值,文章对其价值构成进行研究。选取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5个一级指标和旅游消费、招商引资、就业等10个二级指标,通过建立模型,测算权数和要素排序,对各指标要素进行了重要度评估,得到节庆旅游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等重要,区域形象和知名度提升是其二级指标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招商引资、旅游连带收入是其主要的经济体现等结论。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联动,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特性、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提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地方大学在抓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应该更加凸显社会服务的职能;在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速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拓宽社会服务职能,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创业型大学是地方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延伸。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立法中应遵守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立法法,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立法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观”、《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效益观”和藏富于民的“发展观”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Strategies aiming to foster social cohesion seek to enhance predictability and trust among heterogeneous actors. Although undoubtedly nation-states remain the dominant context for examining social cohesion, in Europe and in South America, nation-states have formed regional organizations to support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a world increasingly shaped b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ces beyond the reach of any single nation-state. The comparative extent to which the regional political bod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the Southern Common Market (MERCOSUR) impact social cohesion within and across member states relates to their capacity to engender reciprocal patterns of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U and MERCOSUR's stake in social cohesion and how these organizations impact social cohesion in their respective regions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titutionalized standards and norms, the content of specific regional policies, and the processes that accompany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at the regional level. The article finds that the existence of collective support and trust in the institutions that enable these regional organizations to effectively create desire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depth of these integration projects and their ability to foster social cohesion across a region.  相似文献   

16.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高等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仅要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要引领社会前进。国外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通过在高等教育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促进大学与社区一体化建设,构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等路径来实现。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调机制、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环境,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水平。  相似文献   

17.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立足自身所处区域的实际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衔接政府、产业以及当地市民而形成四位一体的螺旋关系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圣地亚哥模式"。该模式从制度对接、知识增值、人力开发和财政互通四个层面实现大学与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体现出战略规划与区域治理、学科知识与区域科研、人才培养与区域潜能、资源配置与区域产业之间的逻辑关联。其发展模式为我国公立大学构建与区域发展协同共促的教育体系提供了参照范例。  相似文献   

18.
建筑立面改造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立面,因其对塑造城市形象和延续地方文脉有重大作用,已成为建筑立面改造活动的主要目的.以江苏省扬州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活动为例,探讨了在运用构件、色彩、材料和尺度等建筑符号时应注意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形式因素,创造出具有强烈地方传统特色的建筑立面的改造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9.
适应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本文以宁波为例,封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封其它区域高教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地方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也是其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之一。文章从制度建设角度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如何加快社会服务,以期最大程度地服务好地方经济和社会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