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苏联及其解体后的一段时期,俄罗斯曾经流行这样一种婚礼习俗:一对新人穿着盛装,手捧鲜花,被亲朋好友们簇拥着,从各个城市来到莫斯科的红场无名烈士墓前凭吊。他们站在墓碑前,屏息凝望,他们在想:那些无名英雄存在的价值;在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能否真正理解当年英雄们的行为;他们身上的什么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骄傲的。新人们感受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两颗心因此更加贴近。那个时候,这墓碑似乎是有灵  相似文献   

2.
我是谁?--对一个人来说这是哲学问题,对于一个国家却是首要的战略问题。当然只有很少的国家被这个问题困扰,俄罗斯无疑是最典型的一个,而且至今都还没有彻底解决掉。俄罗斯之所以存在这个问题,有历史、地理、民族等多方面原因。历史上,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俄罗斯人接过东正教大旗之前,他们被西方视为蛮夷,不是"自己人"。  相似文献   

3.
女权运动,这个词仿佛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在常人眼中从近代社会开始,女性就逐步走向独立与解放,在他们看来女性解放的道路是奔放的,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中国近代化开始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中国妇女的解放从一开始就是整个近代化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口号还是措施,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的女权运动无法摆脱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读词句     
威廉世纪婚礼:英国威廉王子和女友凯特·米德尔顿于2011年4月29日举行了婚礼,赢得了全球的普遍关注,被称为世纪婚礼。较之经济和政治意义,其精神内涵要更为丰富和深远。英国媒体言称:英国民众对皇室怀有一种历史荣耀感……人们对皇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人们必然感到惋惜。  相似文献   

5.
出莫斯科记     
四维 《中学生百科》2011,(33):21-22
公元1698年的10月,俄罗斯开始进入了每年长达六个月的漫长冬天,鹅毛般的大雪正轻柔地飘落着,笼罩着充满了肃杀气氛中的莫斯科城。就在这个10月里,莫斯科的广场上每天都有军人被枭首、被绞死、被枪毙,这一个月里,大约处死了一千多名军人,这些军人都是来自莫斯科的射击军。这一千多名被处死的军人的罪名是叛国,给他们判刑的不是别人,就是他  相似文献   

6.
普京特色     
普京在中国人的眼中像一个谜,他出身克格勃,他不苟言笑,他目光犀利,敢说敢做,还有,他并不帅,至少不是帅得日月无光,但他却成了俄罗斯人的骄傲。有一首歌叫《做人要做普京这样的人》,歌里唱道:要像普京那样精力充沛,要像普京那样不嗜烟酒,要像普京那样不说脏话,要像普京那样毫不退缩。普京特别成了俄罗斯妇女的偶像,《我要心上的人像普京》成为俄罗斯的流行歌曲,在莫斯科的调频立体声音乐台天天播放。  普京自己倒不认为这有多么神奇,他在传记里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什么样的生活造就什么样的人。  普京家在列宁格勒市中心巴斯科夫胡同中…  相似文献   

7.
无论就化传统还是地理位置而言,俄罗斯都是欧洲的东方、亚洲的西方,俄罗斯化像一个巨大的钟摆,沉重地往来于世界化的两极之间。13—15世纪,蒙古人在东部欧洲建立了统治,这对俄罗斯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使它终止了与西欧基督教各国的化并进;而鞑靼蒙古的游牧天性和东方统治方式,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戎装博物馆——在俄罗斯的莫斯科郊区有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戎装博物馆。这里收藏了自14世纪后半叶莫斯科大公至今国内外军人所穿的军装以及历代沙皇、俄罗斯帝王和著名将领的礼服,并藏有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1000多枚军功章和勋章。  相似文献   

9.
一个俄罗斯谚语这样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这里过去是统治俄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罗斯的总统府(议会和政府现已迁出克里姆林宫)。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音乐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当代俄罗斯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在继承了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本身也越来越开放,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在音乐方面交流频繁,互通有无。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学者们还在不断探求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努力无疑将使有着优良传统的俄罗斯音乐教育更趋完美。俄罗斯音乐文化水平之高是举世闻名的——莫斯科、圣彼得堡等著名交响乐团在遍及五大洲各角落的演出中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以及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通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强调自己的导演地位,严格控制着课堂局面,牵制着学生的思维,让教学过程随着自己已经设计好的思路走,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主权,也丧失了学生天真的个性。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作为一个新世纪  相似文献   

12.
提起帝国主义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猖狂反对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之事,人们都会想起十四国武装干涉苏俄。但问到十四国究竟是哪些国家,又是在什么时间联合进攻的,就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了。苏联档案资料回答了这个问题。1919年8月28日,罗斯塔社(俄罗斯通讯社)援引芬兰新闻局的消息说,英国陆军大臣丘吉尔不久前在自由党代表大会上宣称,要在8月底9日初组织十四国军队联合反对莫斯科。但他没有具体指出是哪14个国家,列宁看到这份电文后,在电文下面空白处写了14个国家的名称: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2011,(13):22
很多年轻人为了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会给自己举办一个超级浪漫又富有创意的婚礼。麦克和凯特这对英国夫妇的婚礼就别出心裁:在半空中举行。他们分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应邀到俄国访问。有一天他漫步在莫斯科街头,遇到一位可爱的小女孩,一时兴起,便高兴地与她玩起游戏。分手时,萧伯纳得意地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萧伯纳。”谁知小女孩望了萧伯纳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骄傲地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小女孩安妮。”这个回答使萧伯纳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傲慢。事后,他感慨万分地对朋友说:“一个人不论有多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常常保持谦虚的态度,这个小女孩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啊!”萧伯纳和小姑娘…  相似文献   

15.
杨倩 《华章》2011,(25)
很长时间以来,俄罗斯就是一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超大国家,千百年来,欧亚文化、东西文明在这里冲突、碰撞、交织和融合.与此同时,一个突出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几乎所有的俄罗斯人,那就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广阔土地上的俄罗斯人,究竟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不管是欧洲人还是俄罗斯人.  相似文献   

16.
在瑞典,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也是一种社会习惯,就是在孩子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使他们早一些走向社会,走向实践,去了解社会,在社会这个纷纭复杂的大世界里,经受磨练和锻炼。  相似文献   

17.
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是英国初步形成的时期,基督教的传入对英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家和教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互相合作,互相支持,达到了互利和双赢,使英吉利民族增强了凝聚力。这是英国在宗教改革中没有像某些大陆国家那样因宗教改革而发生分裂,甚至走向内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国徽是一个国家最集中、最传神的象征。庄严的国徽上的图案,表达了该国人民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点。在欧洲的4 0多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国徽图案中有鹰,按其主要特征可分为:一、双头鹰俄罗斯 国徽是一只金色的双头鹰,头顶彼得大帝的三顶皇冠,展翅欲飞。金鹰两爪分立,各持象征皇权的权杖、金球;两个鹰头注视东、西方,表示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大国,重视发展同东、西方的关系。金鹰胸前红色盾牌的中央是一位骑在骏马上的骑士,即格奥尔基刺龙的图案。俄罗斯双头鹰徽记来自拜占庭文化的传播。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横跨欧亚两个大…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俄罗斯警方在卡路加、新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屡屡发现“失去身份记忆的人”,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电脑天才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的俄罗斯国家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的俄罗斯丧失了原有地位但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国家定位。从历史上看 ,成为传统的欧洲国际政治的“参与者”并通过融入欧洲从而融入世界是俄罗斯实现国家定位的目标。但是 ,在全球化的冲击之下 ,俄罗斯在面向西方、融入全球化的道路上不断受挫 ,从而表现出对西方以及全球化本身相当强烈的对抗性。俄罗斯的国家定位至今仍在走向西方与回归本土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