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人性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重点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统一来阐述马克思的人性观,并对马克思的人性观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进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幸福思想史上的思想家们总是以人性为出发点来认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及其关系。只有科学的人性论才能科学地解读人的幸福。马克思的人性论是科学的人性观,人的本质是最根本的人性,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人的需要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三者的完整统一,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可以确证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及其统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伴随着马克思世界观、历史观的转变而不断发展成熟。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理论活动首先是从研究“人的本质”开始的,然后才深入到其他领域。由于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观有不同的阐述,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论;而且,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的探讨,也经历了从“解读经典”向研究内容丰富、视角多元化及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实践能力的社会的人。马克思的人性观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人本质所做最高的理论概括,它为我们科学的认识人、教育人、发展人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简要阐述,并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点为基础,分析了人性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对“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传统哲学对人的本质及人性的研究为起点 ,指出其在“人学”方法论上存在的缺陷。试求阐述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劳动———社会关系的逻辑思维方法 ,真正找到科学理解 ,人的本质的钥匙。概括出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方法论主要要点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伦理观是关于人性、人的本质、人的解放学说的整体观。基于此,我们采用了内在的、逻辑与实在一致的表述方法。《手稿》中的伦理观,就是从一系列有关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特性、私有制、异化劳动的科学分析中得出的若干伦理结论。  相似文献   

7.
章以传统哲学对人的本质及人性的研究为起点,指出其在“人学”方法论上存在的缺陷,试求阐述马克思从人的需要-劳动-社会关系的逻辑思维方法,真正找到科学理解,人的本质的钥匙。概括出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方法论主要要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总结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并逐步形成实践的人本观的历程以及马克思实践思维哲学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产生和形成人及其特性的内在根据和原因。作为类的人,其本质是劳动。由于劳动是一个价值性概念,因而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观是一个价值判断,它表达了马克思对理想人的规定。作为个人,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事实判断,它表达了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认识。马克思这两种人本质观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希望人们能不断地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人。马克思的人本质观对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追求公平正义,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社会弱势群体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身上。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只要实现了平等,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正义的,否则这个社会就是非正义的。非正义的社会是违背人性的社会,也是违背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人性的本质的复归,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回归,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现有的文章来看,人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大都从马克思的成熟著作中去寻找理论基础、理论元素、理论源头,而较少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去寻找,这是不应有的缺欠。本文基于《手稿》视角研究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并试图挖掘其丰富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产生和形成人及其特性的内在根据和原因.作为类的人,其本质是劳动.由于劳动是一个价值性概念,因而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观是一个价值判断,它表达了马克思对理想人的规定.作为个人,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一个事实判断,它表达了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认识.马克思这两种人本质观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马克思希望人们能不断地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人.马克思的人本质观对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实践观的缺失,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都未能正确、全面地揭示出人的本质,只有马克思在分析和批判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本质观的真正变革,指出实践是人的最深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卢梭从人性自然演变出发,基于霍布斯、洛克等人的人性观,提出自己的人性论思想并发现人性异化是一个逐步发展并渐渐找到摆脱异化出路的过程,即由自然人到社会人,再由社会人到自由人,并最终通过契约的建立,使个人成为集体的过程。每个人的意志成为公共意志,思想获得解放,人性在集体中得到真正的释放。人性由扭曲异化后而得到重生是卢梭人性论的终极指向,揭示出人之为人的根本,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学理论是"人的城镇化"的理论基础,城镇化的发展的最终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把哲学与经济哲学相结合,使得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越来越接近和符合人性的发展。完善顶层设计,最终实现人本身最深刻的诉求和最切合自身的利益。本文主要以马克思手稿为标,从三方面来提炼和分析出"人的本质",由此阐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信仰,同时也是最科学、最现实、最具人性化的崇高信仰。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就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对人性本质做出的最高概论。它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人,发展人,教育人。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阐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可行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哲学界有这么一种看法:马克思早期所阐述的人学观点还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有人干脆说,马克思早期的人学观就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直率地说我们反对这种看法。反对的理由有二;第一,这种观点根本没有看到马克思早期的人学观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马克思的人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东西。第二,这种看法断然否定了人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似乎“人”只是地主、资产阶级哲学家感兴趣的东西,它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勿庸讳言,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中汲取了一些合理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马克思在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化自然等问题上的观点与费尔巴哈截然不同,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在1844—1845年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的人学观。限于篇幅,这里仅就其中的几个问题加以辩明。  相似文献   

17.
从不同思想家关于人的本质观与其思想体系关系的角度,梳理人的本质观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人的本质观的根源,科学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实践人学从现实的人出发,一直阐述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的人学与其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的区别在于实践地把握人。马克思的实践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人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践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19.
马文 《河南电大》2010,(1):10-11
马克思的实践人学从现实的人出发,一直阐述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马克思的人学与其以前的哲学家们的人学观的区别在于实践地把握人。马克思的实践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人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践是实现人的目的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20.
陈辽先生对文学与人性关系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有将人性等同于西方人性论所谓的“人性”之弊,陈文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性观的理解亦有片面、肤浅之嫌。陈文还否认了人性在文学中的自发反映。在具体论述中,陈文存在着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未能摆脱抽象人性观的影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缺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性是历史的、发展的、不断生成的,人类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社会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由性、自觉性、能动性是人性的重要内涵,人性与动物性是对立统一的。马克思曾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和哲学、美学角度科学、深刻地阐述了文学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