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的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有趣的是,在浩瀚的联海中,一些巧嵌"清明"的对联,也别具情趣。据传,明代一秀才投宿天台山间一茅棚  相似文献   

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划龙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仅为端午节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也留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对联。  相似文献   

3.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春游芳草地”的最好时期。有人撰一联描绘清明时令景象,联云:“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联语既有感时之情,又有应景之对,引人吟咏,颇具韵味。下面再集录一些巧嵌“清明”的对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李远碧 《中国德育》2005,(12):17-17
名人教子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对联教子。这种教子方式情趣盎然、含蓄有致.既耐人寻味.又会收到独特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习之友》2010,(6):64-64
端午联 明太祖朱元璋擅长对联。一年端午节,赐宴群臣,席问出一上联云:“端门北,午门南,朝廷赐宴于端午。”上联中的“端门北”中的“端”和“午门南”中的“午”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  相似文献   

7.
对联拾趣     
钱联明代,浙江海宁县城内有南安知府张津写的一副楹(yíng)联:宽一分则民可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林则徐有一副谈钱的对联,很值得玩味。上联是: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下联是: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相似文献   

8.
9.
对联故事     
明代文人解缙家对面是一位富人的竹林。有年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人见了,就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便在对联上添了两个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  相似文献   

10.
酒联赏趣     
李艳华 《甘肃教育》2008,(19):33-33
酒联,顾名思义就是与酒相关的对联。它不仅具有一般楹联言简意、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的特点,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酒文化知识。欣赏好的酒联;犹如品尝美酒,醇香醉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先看一幅对联:鹅黄鸭绿鸡冠紫;鹭白鸦青鹤顶红。此联由带颜色的字和词组组成,不仅色彩俱全,而且和谐雅致。像这种在联语中嵌入带有颜色的字或词,便构成不同性质的“色彩对联”。这种对联,融形与色于一体,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对联又叫对仗,俗称对子。对联长短不拘,长一点的也可以算作一篇文章。对联有以下几个特点:1、上联叫出句,下联叫对句。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2、上、下联的意思相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3、读起来音调铿锵,悦耳动听。初中生对联知识趣味挑战赛,请你参与:  相似文献   

13.
我国历代有趣的诗文、楹联、对句、小知识、小故事等,有的是民间创作,有的出自历代名人名家之手,它们文字短小,用词精到,含义深刻,读来妙趣横生,启人心智,这是我国又一文化瑰宝。今精选部分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先看这样一副描述端午节的对联,联云:端午午时人赏午;立春春日客游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这天,民间有包粽子、悬菖蒲、赛龙舟等活动,中午时分,户户过节,家家热闹。上联正道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气氛。“立春”以后,春回大地,人们纷纷外出踏青寻春,下联正描述了民间此时游春的情景。同时,上联中的“三午”对下联中的“三春”,可谓严丝合缝,自然流畅,读来兴趣盎然。下面再采撷一些与端午节有关的佳联妙对,与读者共赏。  相似文献   

15.
理发师.民间俗称“剃头匠”。太平天国著名的将领李文彩原来就是个剃头匠。1851年金田起义前.为了联络天下志士,壮大起义军力量.洪秀全派李文彩到广西贵县城里开了个“剃头铺”.作为地下联络站。开张之日.“拜上帝会”的坛主冯云山、石达开等人都为李文彩的理发店写了对联,字里行间表现出一代风流人物豪迈的志向。  相似文献   

16.
苏东坡是宋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年少时.在父亲教诲下.就勤奋好学.小小年纪竟然达到出口成章的地步。因此常受到别人的称赞。时间久了.苏东坡渐渐地骄傲起来。为了表示自己博学多才.他在大门口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识遍天下字”.下联是“读尽人间书”。  相似文献   

17.
趣谈对联     
<正>童年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过年的鞭炮声,前奏则是贴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门上贴上一副大红的春联,既喜气洋洋又吉祥如意。对联俗称对子,分上下两联,上联最后一字仄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普通话中的第一、第  相似文献   

18.
好笑的对联     
《家教世界》2010,(11):48-48
从前,有个地主想夸耀自己的财富,过年时请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养猪大似象耗子已死完",下联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有个秀才看了后,偷偷用笔在上下联中各点了一个逗号,意思就完全变了。笑声惊动了老地主,他出门一看,立刻气得昏了过去。你知道秀才把标点点在何处吗?  相似文献   

19.
逆转联赏趣     
(一)宋朝时,方若虚写了一篇文章通过苏轼向苏小妹求婚,才气傲人的苏小妹看了方的文章后批阅: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苏轼觉得此话过了头,怕方若虚下不了台面,便模仿苏小妹的笔迹在原批语后面各添了一个字,从而使上下联的意思与原来相反: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二)明朝大诗人唐伯虎与祝枝山前去游鹳鹊楼。年过花甲、身肥体胖的祝枝山刚爬  相似文献   

20.
天气大寒,霜降屋搪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这副对联由四个节气大寒、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