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孩子们美育的启蒙者,要感染熏陶孩于,播下美的种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美,要成为美的表率,要在美中教美。 一、教态美 “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车尔尼雪夫斯基)课堂上老师要举止端庄文雅,教学姿势活泼自然,一举手一投足,或一个细微的动作和一瞬即逝的表情,都要具有美感。这样的教态,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3.
“人格”一词,源于拉丁语中、其本义是“面具”的意思。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特征性的行为和思想的心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决定人格的有遗传、学习、文化、自我意识、特质与潜意识机制等诸多因素。而毛泽东,则把自己的道德、意志、智慧这三种人格力量推向了及至,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从而象征着中华民族那种可撼山岳之伟力的光辉形象。下面,我们将从毛泽东人格的自然性与崇高性,继承性与创造性、民族性与阶级性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的人格美。以期对人们属重塑其自我人格形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以历史文化名人梁漱溟为研究个案,探讨梁漱溟与其父之间融洽与冲突的关系:梁氏父子之间的融洽关系对梁漱溟的自主、自律、勇敢等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梁漱溟在父亲死后由佛入儒,毕生致力于儒家文化的复兴,则与其潜意识中因与父亲的冲突所造成的对父亲的“负罪感”有关。  相似文献   

5.
屈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富有个性的诗人之一。他以宏富的文辞、超绝的才情、饱满的激情创作了一系列灿烂夺目的作品,《离骚》更是他人格的集中体现。《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关于它的内容层次历来有各种各样的分法,我以为,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身世、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怀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言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  相似文献   

6.
吕红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118-119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内容去陶冶学生的心灵,使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对于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等的正确认识,提高审美能力。青少年时期,不仅需要播种理想的种子,播种知识的种子,还要不失时机地播种美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杨静 《安康学院学报》1996,(2):14-18,21
论述屈原悲剧的审美意义,并从屈原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个性特征,生平遭遇等方面来分析这一悲剧的成因;再从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中探讨其人格美的诸多方面。同时将屈原的悲剧和人格美结合起来,作进—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普通中学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教育。教育要回到教育的本源,就要强调育人,要培养人格完美,心理健康,品德高尚的人。中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化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阶段的教育,尤其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发展独立的个性,重视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2007,(4):I0002-I0003
Olivier Ponsonnet来自法国西南部以盛产葡萄酒扬名全球的波尔多城,是一名编程专业的在校大学生,非常年轻,今年还没有毕业呢!三维创作则是他的业余爱好,他完全通过书本和网络资源自学创作。他的作品看上去都非常完美,据说他的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几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相似文献   

10.
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具发展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所谓德育的享用功能,即是说,可使每个小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通过德育形成了个体的一定的思想品德。这种种凝聚于个体自身的品德,一方面具有它的工具价值,它使个体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能得到协调发展,它为合理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状态,提供必要的条件,以满  相似文献   

11.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当然杜甫之圣并不仅仅表现在诗歌艺术方面,更表现在其人格境界方面。如何准确把握杜甫人格之圣的核心内涵,是杜甫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说到杜甫人格之圣的核心内涵,"忠君""爱民"四个字似乎已成为不可磨灭的烙印,甚至是不可推翻的定论。考察杜甫的生平与创作,笔者认为杜甫的人格之圣至少包含了正道直行的凛然风骨、承担现实的责任精神、怨而不怒的温厚情感等三方面的核心内涵。而考察杜甫人格之圣的成因,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文化启示: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的高度统一是成"圣"的基本前提,心性修养与注重实践的高度融合是成"圣"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萌 《天津教育》2013,(15):51-51
语文学科具有“文化性”“思想性”“感情性”等特点,人文性较强,程红兵在《语文人格论纲》中也提到:“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的人格教育。”作文教学中蕴含得天独厚的人格教育因素,是生命思想的表现形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地针对学生的人格现状,在传授给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促使其健康发展。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学语文》2015,(3):39
儒家心目中的人是以体认、实践仁德为人生宗旨的。仁的实现在于主体修养的升华,然后推己及人。因此,有的学者指出,孔子的仁是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际关系学。道家与之相反。道家看重的是个人生命的存在和人性自然的维护。他们抨击君主,鄙弃物欲,诋毁文明,为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独立人格的保持。他们不仅没有国家观念,也没有宗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师人格问题,形成了教师个体人格与教师角色人格的匹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匹配性调查和统计研究,初步揭示了教师个体人格与教师角色人格的形成、特点及匹配关系等,最后对教师人格匹配性研究进行了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所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这一特点,使竞技体育呈现出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精彩纷呈的多彩场面。竞赛中运动员娴熟的技巧,顽强的拼搏,精彩的表演,洋溢出运动员的身体美,技巧美、心灵美……以及一种朝气蓬勃的生命美。本文以竞技体育中所体验到的具体事实为基础,就竞技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形式等进行研究。一、竞技体育美的本质马克思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观点,是我们研究竞技体育美本质的理论基础。竞技体育美是以人体及人的运动实践表现出自身的美,并通过动作来显示和创造美。在显示和创造美的过程中,表现出人与自然界的抗争,人与自身阻力的挑战,人永远  相似文献   

16.
1848年兴起于英国的拉斐尔前派,迅速由绘画流派发展为一股影响波及全社会的审美潮流,帮助促成了世纪末的唯美主义运动。作为深受拉斐尔前派影响的一位艺术家,叶芝在梦境之美和象征之美两个方面深受启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富有个人特色的成熟诗歌美学。结合拉斐尔前派的浪漫主义起源以及叶芝文学创作中的拉斐尔前派成分来考量,我们可以确定叶芝归属于传统浪漫主义诗人而非现代主义诗人的身份定位。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 ,高等学校在推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从总体上看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还不足、研究还不够。笔者认为 ,注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的研究 ,不但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而且有利于探索新的思路 ,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深入地开展。一、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特征1 大学生群体是心理疾病高发群体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但是 ,最近一项对全国 1 .4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一个核心范畴,是中国古典艺术极力追求的一种境界,而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土生土长的老庄哲学和外来文化中国化了的禅宗思想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意境中,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与契合交融的关系,显示出主客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和谐、圆融.  相似文献   

19.
吴国丽 《上海教育》2006,(12B):61-61
明强小学在内部管理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改革,这就是变垂直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的管理,把管理的重心下放到年级组,通过建立“年级管理委员会”,利用年级组的群体互动和教师的个体主动来实现教师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明强小学在内部管理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改革,这就是变垂直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的管理,把管理的重心下放到年级组,通过建立“年级管理委员会”,利用年级组的群体互动和教师的个体主动来实现教师的均衡发展。项目化推进。年级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分教育、教学、科研、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