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首被热爱海子的人们格外喜爱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海子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这一事件,使得这首诗表面的温暖明快与实际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似乎表明诗人要在尘世营造幸福的生活,但诗人又用实际行动拒绝了对生活的介入。这首诗,如果和诗人的具有诗歌史本意义(或是作为诗歌本完成)的行为相比较,两个本之间构成强烈的反讽。在这首诗里,纯朴直白的诗句,清新明快的意象未能遮蔽诗人对于“幸福”的抒写中的内在分离和矛盾。我一直以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严肃思考,面对世俗社会和自己一生所执着的诗性世界,诗人陷入了矛盾的境地,产生了困惑,这从诗中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2.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当代学院派诗人海子在结束自己25岁生命的前两个月写下的一首撼人心魄的诗。初读这首诗,你会觉得诗人有“积极”的追求,“幸福”的向往,在努力追求尘世的“幸福”。可当我们细细咀嚼之后,你会品味出诗人海子内心无比的苦涩和无奈。这种苦涩和无奈表现了诗人海子人格的二重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挣脱世俗、极力追求自己惟一的“幸福”———对诗坛“王位”的渴望。诗中表现出对尘世生活的向往。诗人从小生活在农村,大学毕业后又蛰居京郊昌平,埋头写诗。长期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自己与家人、亲友、社会一天天隔膜…  相似文献   

3.
初读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简洁清新的语言中 ,感觉到诗人海子的热情、善良和纯朴 ,整首诗充满了轻松愉悦。“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这完全是普通人极其平凡的生活 ,然而正是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世俗生活中 ,诗人捕捉到了幸福的影子 ,即幸福存在于一般生活中 ,幸福是心灵的一种体验 ,只要人感到精神上满足 ,这就是幸福。这幸福是诗人闪电般的感受 ,是瞬间的顿悟 ,因此他怀着为自己拥有生命拥有生活拥有世界而感到的自豪和欢乐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  相似文献   

4.
于丹 《中学文科》2007,(8):8-10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在《论语》中,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这种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士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以其轻灵的诗句,描绘了一个和谐的世界,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这一曲爱的颂歌,表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体现了诗人渴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的强烈愿望。泰戈尔《新月集》的主题是爱,集中体现在对大自然,对母亲与孩童,以及对存在于自然与人中的神的爱三个方面上。  相似文献   

6.
池田大作不仅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宗派领袖、作家和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其所体现在多种著作中的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有教育目的观、现代教师观和现代大教育观等等。其所形成的全部教育思想,体现了幸福教育的理念。他所主张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应该始终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幸福,是对创价学会创始人牧口常三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继承、发展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人活在世上,既有阳光和金色大道,也有悬崖和电闪雷鸣。我们在母亲的腹中躁动,在课堂上苦读,在事业上奋斗,在社会中浮沉打拼……这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幸福。那么,哭过也好,笑过也好,都是属于自己的日子。诗人歌德有句话:“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以下幸福人生的十句话送给天下寻找幸福的人们。今天能做的事不留到明天。今日事,今日毕。朝着幸福走,寻找生命中的绿洲。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成功是建立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上的,量化你的步骤,有一天你会发现成功只是一天加一天,一步加一步走出来的。自己能做的事不要麻烦别人。力所…  相似文献   

8.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篇幅短小,平白如话,记叙了“我”想爬过“篱笆”去摘草莓却又担心上帝责怪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上帝”“如果他也是孩子/他也会爬过去”的猜测。在平实的语言后面,诗人究竟想告诉人们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作了如下分析:“面对篱笆和红草莓,诗人触发了无限的诗意,仿佛穿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历程,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时光,充满了创造的发现和美感。”概言之,教师用书将该诗的主旨定位为对童年幸福时光的回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读不够深刻。首先,这首诗…  相似文献   

9.
3月16日晴去查湾的那一天,天气预报说有雷阵雨,然而,我们没有看到雨,只有清爽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这对于专诚拜访诗人海子的我们来说,仿佛是一种幸福的存在和召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诗歌中流传广泛的一首抒情短诗。诗人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充满亲情的生活图景,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和温暖。然而两个月后。诗人海子在山海关附近自杀。这一事件使得这首诗表面的轻松欢快与实际内涵产生了某种分离,怎样理解海子的幸福?本文试图结合海子整个诗歌创作过程和他的诗歌理想去阅读分析。关于海子的诗歌及其本人传奇的命运正是学生最想知道的东西,因此我想以此作为生长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理解诗歌的主旨,引导学生走近海子,理解海子,进而探讨有关生命的话题,认识生命的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体味诗人海子对幸福的理解(重点)和内心的绝望(难点)  相似文献   

12.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现代诗。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诗人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幸福自由的向往。不能直率地表露,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表达出来的。它把读者带入一个神奇美妙、温馨自由的“天市”,以便激起读者为光明和自由幸福而奋斗的热情。一节课要完成教学任务,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增大知识容量,加大训练强度,切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3.
诗人西渡说过:“写诗是对你最信任的人的倾心相告,它本质上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它是和理解、爱、幸福这样一些事情联系在一起的。在诗歌写作中,我体验到一种完全的自由感和一种完满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阳春读海子     
去查湾的那一天,天气预报说有雷阵雨。然而,我们没有看到雨,只有清爽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在去往怀宁的路上,在高河春天的上空。这对于专程拜访诗人海子的我们来说,仿佛是一种幸福在召唤。  相似文献   

15.
格言     
Amanshappinessismainlyself-created.Thereforepoetssay,“Everyonecanbethearchitectofhisownhappiness.”一个人的幸福主要是自己创造的。所以诗人们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幸福的建筑师。”“Manywhoseemtobestrugglingwithadversityarehappy;manyamidgreataffluence,areutterlymiserable.许多人与逆境抗争,他们是幸福的;也有许多人养尊处优,他们是绝对痛苦的。格言…  相似文献   

16.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赏诗人语】幸福,原本就在日常平凡的生活当中,我们的内心有时也体验到那种令人陶醉的感觉,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幸福远离自己。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会唤起我们许许多多幸福的美感…  相似文献   

17.
文本的语义空间反映的是作者创作的动机与意向,是符合作者阐释文本和读者理解文本所需的心智模式.俄罗斯语言学界对概念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莱蒙托夫的抒情诗语义空间中的幸福概念,以期揭示诗人对"幸福"的理解及其独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正>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美,总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人内心深处最薄弱的地方,感觉仿佛是被那幸福的闪电击中了,又不全是,那个叫做幸福的家伙在与我们捉迷藏,好像就要抓住,却又转瞬即逝。本文将立足文本,感受诗句营造的特定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还原深陷三种情结纠缠中的海子的真实形象。一、浪子情结来自安徽农村,毕业于北大的海子有着诗人天生的浪漫情怀,亦有着深深的浪子情结。他像李白,放浪形骸之外,四海为家,飘泊无定。幸福是什么?对他来  相似文献   

19.
诗人的味道     
苏味 《广西教育》2007,(12C):31-31
在历史的长空中,我们沉思后.发现空中飘浮着一种味道,这是“诗人”的味道。每个诗人都有着自己的味道。(一)易安的黄花“索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  相似文献   

20.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恋歌月。在诗中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在第一节中,诗人勾勒的是想像中尘世的幸福生活,“喂马,劈柴”以及“我有一所房子”都有一种拟想性。第三节表现了诗人博大的爱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