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相信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假如一个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参与,积极地投入学习和锻炼,那么教师存课堂上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想尽办法甚至强迫学生练习,会取得怎样的教学效果,大家可以想象.因此,培养与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是学生上好体育课的主要方法,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我认为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兴趣,而不同兴趣会产生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维度定位"最近发展区"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的有意义学习.  相似文献   

3.
张思梅 《江西教育》2003,(12):27-27
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但当他们对数学发生兴趣时却会“其乐无穷”,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我认为“数”山有路“趣”为径,以下三个环节不能忽视。1.精心设问,诱发兴趣。课堂提问,是对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的好契机。提问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由来 从教以来, 我在心理咨询室接待过各类学生,其中有一类学生是最让我感到最心疼和着急的,这类学生便是我们俗称的"书呆子".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种废寝忘食的精神,几乎耗尽了所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一律不碰.可是,付出与收获却不成正比.他们往往会在心理室痛心疾首地诉说着自己有多么努力,有多清晰的目标和强大的学习动力,可每次考试的结果都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5.
"自行车中的物理"是我班研究性学习小组所选的课题之一,通过学生的研究过程,使我意识到:物理学做为一门实用的、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为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离开这个基础,片面强调研究性学习,就会影响学生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最终使研究性学习失去生命力.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科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物理知识,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推进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为物理教学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课程,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学好,也不是每个同学都有兴趣,尤其是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但是如果有好的教学方法,主动去吸引学生,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我认为趣味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工具.我认为目前我们所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还有不足之处,有必要改革.主要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实验课如果脱离生活、生产实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激发不起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建议无机化学实验课增加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8.
之前, 佳佳和我是有些交集的.首先她是我任教班级的学生,平时表现"活跃",是班级的"女领袖".如果表现"得当",对班级会有正面影响.反之,则可能会给班级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其次,她有过一次短暂的心理咨询,为失恋的事情而苦恼.印象中的她情绪起伏较一般职高一年级的学生要更明显些.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何使学生有学习兴趣呢?通过十几年的摸索、实践,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我教了多年的初中数学,深知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教师指导恰当,不仅会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今天.怎样才能减负不减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做好以下四个环节,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村小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基本采用以记忆为目标的机械操练教学方式,我认为这样不但会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之产生厌学心理。目前,村小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还延续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阻碍一代人的正常发展。基于这样的实践思考,我认为村小英语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改善.在教学中应该构建一种“学生乐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各项要求,而且还能够反映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因此我认为乐学的前提首先应该是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的看法,反映了我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环境,不利于学生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同时,我也欣喜看到高中生对学习的独立思考。比如,油元认为,热爱学习的人,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钱碧莹认为,当学生有一个原动力的时候,就会主动地学习;王佳硕认为,减负也要从家长这里开始,等等。我以为,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创造力极其关键。如果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不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发现每个学期班级中都会有一两名"问题学生",学习中,他们是学困生,成绩令人失望;常规管理中,他们是绊脚石;安全教育中,他们是不定时炸弹;……总之,他们的言行举止常常会让我们大动肝火,甚至需要对他们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转化这些"问题学生"呢?我想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问题学生"一定能有不  相似文献   

14.
前概念是相对于学习新概念来说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它是学生长期积累并被生活实践所验证的知识.前概念会影响新概念的学习.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奥苏伯尔也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  相似文献   

15.
王婷 《江西教育》2022,(2):70-71
2021年7月,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什么.如果一个学生喜欢学习,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感受到幸福,即使学得再久,他也会乐此不疲;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学习、厌恶学习,即使学习一分钟,...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夸美纽斯也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有时会废寝忘食.因此,如果能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教学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Q:我班里有个同学,他做什么事情都很主观,也可以说很固执,不但心胸狭窄、报复心强,而且还很敏感、多疑,但他的学习一直挺优秀的,也有一定的领导才能,当然就会骄傲自大、自命不凡啦!有时老师交待班级骨干做一些事情,如果没有让他负责,他就会不高兴,时常埋怨老师,还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或别人故意与他过不去.他这个人,如果犯了错误也不愿承担,老是强调是别人的错.作为班长和同学,他学习那么优秀,我真希望他能改变一下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我们大家如何与这种人相处,这种人又如何才能改变自己或别人怎么帮他改呢?他不会是偏执狂吧?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讲台上教师费尽心思去讲,讲台下学生却沉闷不语,甚至恹恹欲睡.学生的困惑是:不知该学什么、怎么学,考试跟着感觉走,分数完全凭运气.怎样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疲软"状态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里.当下各类教辅资料可谓铺天盖地,什么"教材全解""课文诠释"等,这些教辅资料对课文的涵盖可谓全面,此时的语文教师如果还按老套路走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因此,根据日常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我设计了教学"三步法".  相似文献   

19.
讨论学习是语文教学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利于改变传统课堂的种种弊端,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由于其本身的灵活多变、让许多教师不易驾驭,甚至有时放任自由。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悉心准备,营造讨论氛围;发挥主导,小组充分讨论;总结反思,注重讨论长效;提高认识,力避滥用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职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普遍低于预期,导致他们对中职阶段的语文学习热情并不高。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职教师大都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这一教学方式如果不加规范地滥用,反而会导致一些弊端。为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时,应当从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形成教与学良性循环。从这一目的出发,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