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某反应物平衡转化率=(已转化的该反应物的量)/(投入的该反应物的总量)×100%.有的同学对“增加反应物浓度,此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感到困难,仅从上式中分析:增加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条件下,若某一可逆反应经过若干种途径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积、物质的量)均相同,则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现将等效平衡的基本模型归纳分析如下. —、恒温恒容下的等效平衡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可逆反应, 若只改变起始加入量,且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所得与原平衡相同,则称两平衡互为等效平衡. 例1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1的是( ).  相似文献   

3.
正转化率是已转化的某反应物的量与转化前该反应物的量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转化率又等于某反应物浓度的改变量与起始浓度之比.平衡转化率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转化率,因此是一定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在不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转化率即平衡转化率,可用下式计  相似文献   

4.
马佐辉 《甘肃教育》2009,(12):58-59
一、判断某些量的取值范围根据“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的基本特点可知: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平衡及平衡移动后,各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都大于0,且百分含量、反应物转化率都大于0而小于1。  相似文献   

5.
对于可逆反应mA(气) nB(气)(?)xC(气) yD(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有五点:1.V_正=V_逆。对于化学反应中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在同一时间里减少的量和增加的量相同。它有以下几种情况:①V_(A消耗)=V_(A生成),②V_(A消耗):V_(B生成)=m:n ③V_(A消耗):V_(C消耗)=m:x。2.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3.各物质的转化率保持一定。4.当m n≠x y时,恒温恒容下,体系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或恒温恒压下,总体积不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6.
张强 《中学教学参考》2010,(26):122-122
转化率主要针对可逆反应而言,而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浓度的变化会引起转化率的变化,这一问题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下面我主要就浓度增大对转化率的影响作一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
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某反应物实际消耗量与起始量的比值称为该物质的转化率.转化率恒定是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之一,改变温度或压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各反应物的转化率都增大.恒温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时,反应物转化率变化情况则与各自的反应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一、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百分含量比较 对于同一个可逆反应,若起始投料的量不同,或条件发生变化时,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量是否相同,与此可逆反应建立平衡的条件及此可逆反应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化学平衡常数的考查形式、对象出现了新变化.在浓度平衡常数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压强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相对压力平衡常数)、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等概念.但平衡常数的意义不变,它们的大小均只受温度影响,而且应用方向几乎不变——判断可逆反应的方向、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可逆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等.同时按照多重平衡规则将浓度平衡常数与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常数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10.
东智大赠阅     
梁宏伟 《中学理科》2000,(8):F003-F003
恒温恒容条件下,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增加A的量,即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与气体物质的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1.假设法。假设法是指利用等效假设的方法,通过假定某些条件或状态,对化学平衡题目进行解答。例1在一个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有可逆反应nA(g)=mB(g),待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内温度不变,将体积扩大至2L,待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B的浓度降为原来的35,由此可知()。A.平衡发生了正向移动B.气体A转化率减小C.气体B质量分数减小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试用本)第一册p152中提及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这一概念。用定义式表示为:“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指定反应物的平衡浓度)/(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100%”我觉得关于“转化率”概念的教学,必须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一、课本上所指的转化率,实际上是指平衡转化率(或叫理论转化率,最高转化率),是可逆反应到达平衡后,某指定反应物转化为产品的百分数。而转化率是指实际情况下,反应进行到某个时刻,某指定反应物转化的百分数。由于实际情况常常不能达到平衡,故实际转化率常低于平衡转化率。平衡转化率是转化率的极限值。前者只依赖于平衡条  相似文献   

13.
一、可逆反应中的等效性在同一条件下的同一可逆反应,由于起始加入量的不同可形成多个不同的平衡体系.若平衡混合物中的组成相同,各物质的浓度也分别相同的两个或若干个平衡体系称为等效平衡.等效平衡中反应进行的程度是一样的,运用等效平衡解决有关可逆反应中的平衡问题,可以使的思路更清晰和简捷.  相似文献   

14.
一、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百分含量比较 对于同一个可逆反应,若起始投料的量不同,或条件发生变化时,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量是否相同,与此可逆反应建立平衡的条件及此可逆反应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逆反应nA(g) mB(g)cC(g) dD(g)达到化学平衡时 ,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可表示为 :M =混合气体的总质量m总(g)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n总(mol)利用混合气体平均式量 ,可以简捷解决某些化学平衡问题 .现举例如下 .一、确定某一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 1】 可逆反应 2A(g)B(g) xC(g) ,在 2 73K ,1.0 1× 10 5Pa下达到平衡 ,此时A的转化率为 2 0 % ,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1.71g/L .若已知A的式量为 4 6 ,试确定x的值 .分析 :在 2 73K ,1.0 1× 10 5Pa(标况 )下 ,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1.71g/L ,则其平均式量 =1.71× 2 2 .4 =38.3.设起始…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的提出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上海卷)第20题是一道考查化学平衡和可逆反应的题目,原题摘录如下: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Q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产物B的状态只能是固体或液态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一、时间型这类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可以是化学反应速率、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反应物的转化率等物理量.图象中总有一个转折点,这个点所对应的时间为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图象中总有一段或几段平行于横轴的直线,直线上的点表示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储备1.平衡常数:人们为了描述可逆反应进行的限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用化学平衡常数来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式,即K=ca(A)cb(B)/cc(C)cd(D),叫做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等效原理在高中化学教学和解题中应用广泛,涉及的学科知识和领域比较广泛,本文从3个方面分析等效原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可逆反应中的等效原理应用可逆反应中的等效平衡原理,指的是在同样的外界条件下(同温、同压或者同温、同体积),对于起始加入的物质的量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可以形成多个平衡体系。  相似文献   

20.
1.减少反应物浓度原理的应用 对于达到化学平衡后的可逆反应,减少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其反应物转化率随之提高.氨的产率也随之提高,这样可以起到节约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