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及构建教育新形态,欧盟于2020年9月底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该报告聚焦于在数字教育中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与学以及培养学习者的数字能力,明确了欧盟层面未来需要推进的“促进高性能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提高数字技能和能力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重点,并详细列出了十三项行动计划。通过解读该报告,可为我国教育信息化2.0规划背景下优质、高效的数字教育应用与发展,带来以下启示:应开展科学评估和顶层设计,优化我国数字教育生态;推动数字能力评估,提升全民数字能力;加大共享与协作,构建更为开放的教育服务生态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造力。同时,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融合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管理效率上体现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自觉转变观念,增强信息技术能力意识;突出“应用”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素养;注重“应用”实践,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科学考评,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四个方面探讨了教育信息化2.0时代如何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祁小明  蒋虹 《江苏教育》2023,(39):65-68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举全国之力推进的重点工程,江苏省江阴市紧抓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与江苏省智慧校园建设契机,通过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的实施路径,围绕“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多方联动、区校协同,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三个方面推进了区域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项目组的分析人员通过对先前收集的6组数据(2001—2006年)的研究分析,得出国际教育信息技术的106个相关指标。这些指标涉及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并且远远高出其他重点研究地区的指标数目。与信息技术教学运用相关的大量指标.都反映出这个话题的复杂程度。本文主要包括三大内容:ICT技能的课程标准(包括对学生技能、态度和成绩的期望);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电子教科书、学习管理系统、为学生量身定做的特有资源):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估系统(包括在线管理评估与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6.
7.
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及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教师角色的变化,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重塑,并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教育教学发展及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学支撑点的电教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相应变化,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传统教学模式彻底改变。在教学模式方面呈现出信息化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迎接新时代挑战,电教会更为高效地应用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也能为教育教学的纵深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与设备保障。本文将着眼于当下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从厘清电教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关系这一视角出发,对其有关应用建议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梁创辉 《广东教育》2007,(12):150-151
一、引言 随着中小学校园网的建立,校园网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当有同步提高,才能够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及教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教师角色的变化,提出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重塑,并对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需求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信息化呢?为什么要应用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呢?信息化是给我们获取、更新知识提供一种条件和一种方便。你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获得你需要的短信、e-mail和件等。所以说,在这个时代我们有很大的本事、很高的学历,但有了技术确实给你提供了一种更新的条件和方便,这是最根本的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并且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各领域,其中,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科技创新教育领域。鉴于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影响下,社会各界人士不但要加强对科技创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还要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其中。而本文主要针对"信息技术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浅析。  相似文献   

13.
在人们的理解中,媒体不过是传播的工具。然而,作为一个有担当的专业媒体,领域内容的思想和资讯汇聚于此,加之与"产学研"有着天然的联系,为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教育技术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本刊审时度势,充分挖掘"产学研"资源优势,将初具端倪的智能终端教育实践应用作为方向申报课题。经专家评审,《智能终端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研究》作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子课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早期学习与教育技术政策简报》是关于幼年学习者使用技术的政策简报,回应了"α世代"信息化生存问题,解答了"21世纪,儿童获得技术是必要的,但还不够"现实难题。该政策简报中愿景、早期学习者技术使用指导原则和呼吁行动三部分分别从本简报出台的初心、如何指导幼儿恰当使用技术,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协同实现本简报的初心等方面进行阐述。美国《早期学习与教育技术政策简报》对提升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和构建幼儿信息化生态系统,满足我国学前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技术促进学习"时代诉求等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研究以中小学教师、校长、初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入调研和分析江西省W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本研究先构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模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模型、学生信息素养模型,然后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效果,通过描述统计、差异分析其应用水平,找到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基于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擘画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蓝图;深化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集群发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数据驱动为核心,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以期为教育信息化2.0时代提升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而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育部于2004年12月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于2005年4月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从2005年开始,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笔者作为任课教师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发现传统的“讲座+练习”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合一,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的特点,特别符合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习得新知的方式。这就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创设了条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幼儿发展为本”是幼儿教育的目标。由于幼儿思维的特殊性,使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之中成为可能和必要,并在幼教领域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信息化教学应用到幼儿园教学中实效如何?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掌握国外教师信息化发展状况,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运用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Ⅱ,对国外教育技术类核心期刊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得出国外教师信息化演进路径是"理论奠基与实践探索并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磨合(意识、方法与环境)——技术成为结构性要素";主要内容有: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为学术型、协作型和网络型,教师必须变革教学设计以及自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理念与方式。国外教师信息化发展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有变革观念、关注学习方式变革以及跨学科协作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揭示了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Web2.0技术构造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注重协作交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万舒 《中学教学参考》2010,(36):109-111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深入,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变化,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已是教师专业发展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以此为依据,于2005年4月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