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采用实验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筛选出运动性心理疲劳较重的24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制定两套体育游戏方案,实施6周的体育游戏干预活动.结果分析发现,两套体育游戏方案对小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均具有积极地干预作用.建议教练员关注小学生的竞赛成绩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小学生的运动性心理疲劳,在小学生的训练中应注重体育游戏与训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
帆船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俊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607-609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从帆船运动训练的实践出发对帆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产生机理、训练中的表现及如何消除心理疲劳进行了全面的探析,旨在找出一些更合适消除帆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方法,以便帮助教练员深入的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帆船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姚珂  职利层 《体育世界》2008,(8):108-109
以文献资料法、个人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为基础,对运动训练中心理疲劳的致因、训练中的表现及判断方法和如何消除心理疲劳的产生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教练员深入的了解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相关知识,从而更有效的预防和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刘双红 《冰雪运动》2010,32(5):70-74
为系统研究单板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多数单板滑雪运动员在训练中均出现了心理疲劳现象。其中环境因素和训练因素是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而注意力疲劳、情绪不稳定则是心理疲劳的主要表现。为此,针对单板滑雪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包括科学训练、心理辅导和营养补充等应对措施,促使运动员恢复心理健康,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兆鹏  刘尧 《冰雪运动》2007,29(3):66-68,76
从训练角度出发,针对速滑项目特点,运用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速滑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对策,旨在帮助速滑教练员提高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运动员心理疲劳问题,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友谊质量、孤独感、运动心理疲劳和青少年运动员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友谊质量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量表、运动心理疲劳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298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心理疲劳、网络成瘾都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心理疲劳与网络成瘾均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2)友谊质量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中介路径,即通过孤独感的中介路径、心理疲劳的中介路径和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链式中介路径。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少年运动员友谊质量影响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对于运动员人际关系的提高和网络成瘾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可以从提升运动员的友谊质量出发,帮助运动员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孤独感体验,进而缓解心理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相似文献   

7.
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动态变化及其归因。采用追踪式的定性研究方法,邀请 6 名某项目备战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女性运动员为研究参与者,使用 NVivo7.0 软件对其在备战期间的行为记录和半结构化访谈材料进行分析,获得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结构和归因的主题归纳结果。结论:(1)“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一个具有 3 因素结构的动态构念,其中,“情绪和体力耗竭”与“对运动的负评价”2 个因素的变化规律类似,在 比赛期增加,在调整期降低,而“运动成就感降低”因素则相反,在赛期降低而在休息期提高;(2)训练周期和心理疲劳的调节措施同时以运动员的 “控制感”为中介对其产生影响,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动态变化,因此对其的干预从根本上应当指向如何帮助运动员提高对于训练的控制感。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5,(3):108-113
本研究采用量表测试法对81名来自江苏地区的市级、省级及入选国家花样游泳代表队的运动员进行数据分析。以探讨花样游泳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赛前情绪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花游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不同维度可显著预测不同的赛前情绪;(2)花游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部分维度可显著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3)训练比赛满意感在花游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与赛前情绪各维度的不同预测关系中,具有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旨在利用典型相关方法探讨运动员完美主义与运动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采用《运动领域完美主义量表》(MPS-S-C)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ABQ)对119名现役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运动员完美主义与心理疲劳之间存在相关.从典型相关看,外趋型完美主义者在知觉教练压力和关注错误中表现突出,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包括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的负性评价;内趋型完美主义者在关注错误和反复思考上表现突出,更容易出现成就感降低的心理疲劳现象.(2)运动员呈现较高的完美主义特质;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主要体现在成就感降低和情绪体力耗竭上,对运动的认知评价较积极.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5,(6):91-96
以102名优秀运动员为被试,进行训练比赛满意感、心理疲劳和运动动机的测量,以检验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的关系以及心理疲劳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训练比赛满意感对运动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体力/情感耗竭在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运动负评价在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可通过有效缓解与降低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来提高训练比赛满意感对运动动机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1.
优秀运动员应激源与运动心理疲劳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Smith认知-情感理论模型及Silva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132名一级以上11个项目的在训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优秀运动员应激水平属于中等偏低,"运动受伤"和"环境肉素"得分较高;不同训练年限、经济条件的优秀运动员应激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际关系因子方面呈现出随入队年限递增而分值递减的趋势,在日常生活遭受方面经济条件差的得分最高;应激各因子与运动心理疲劳总分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高应激组与低应激组的运动心理疲劳存在显著性差异;比赛失利因子进入对运动心理疲劳总分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overall purpose of this two-part study was to examin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fatigue status in university level swimmers. Participants were 25 swimmers (14 male, 11 female) from one university swim team. A mixed methods approach was use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n orthostatic heart rate test and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at multiple time points throughout a competitive season.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focus groups conducted at the end of the season. Analysis of the quantitative data indicated high levels of accumulated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tigue that improved with increased recovery. Specifically, heart rate indices, form, feeling, and energy level improved during taper periods and worsened during and immediately after intensive training blocks. Analysis of the qualitative data revealed that one factor (flexible structure of training programme) 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athletes’ fatigue while two factors (teammate expectations and balancing school, work, and sleep) ha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athletes’ fatigue.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是体育训练中较易出现的一种自觉症状。运动医学界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广泛而深入.运动性疲劳可纳入中医虚症的范畴,采用中医药理论对运动性疲劳进行辩证实施后有利于调整阴阳的平衡,能从机体上提高运动能力和水平,使运动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主观锻炼体验与体质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积极幸福感在不同分数等级大学生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分数等级越好积极幸福感越强;心理烦恼和疲劳的大学生在不同分数等级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的积极幸福感体验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呈正相关关系,而心理烦恼与疲劳与体质健康成绩呈负相关;大学生的积极的幸福感体验与身高体重、柔韧力量、肺活量、耐力、速度灵巧都存在正相关,心理烦恼和疲劳与身高体重、柔韧力量、肺活量、耐力、速度灵巧方面均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现代运动心理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表象排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用表象排练进行心理训练的动态和现状进行了探讨,运用了人体生理和心理学原理对表象排练对体育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了表象排练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表象排练对运动水平的提高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有大量实验表明,左旋肉碱、泛酸、支链氨基酸、辅酶Q10等营养素对于运动疲劳有延缓作用,作为强有力的运动营养补剂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体育锻炼和抗运动性疲劳当中。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变化特征进行综述,并且针对不同机制合理使用补给做出阐释和说明,旨在为运动训练水平的提升和大众健身能力的提高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本研究发现天津市高校青少年对于运动健身的消费认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其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只局限于社交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水平、娱乐这三方面,每周在参与体育运动当中的时间多集中于体育课堂自主的锻炼行为不会大于每周7h,对于体育运动的投入多为实物性的消费,同时高校阶段青少年的实际经济条件也是体育运动消费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针对高校青少年在体育运动消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引其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加强高校体育活动的运动氛围,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地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心理,以此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残疾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早期诊断,对心理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提高运动成绩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行为观察法等,通过了解残疾人运动员眼中的心理疲劳,进一步发掘不同群体心理疲劳的特性,并归纳中国独特的体育文化背景对残疾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影响、表现形式及干预措施。结果发现,其特点有别于正常运动员群体,心理疲劳对于残疾运动员表现为长期伴随、阶段性、多因素影响和可预见。建议加强心理训练、培养兴趣爱好,注重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范静  姜跃金 《冰雪运动》2010,32(1):46-49
越野滑雪是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时间多、距离长,能量消耗大,对运动员的心理和机体能力要求较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能提高运动水平。结合越野滑雪运动训练实践,运用理论分析方法阐述越野滑雪运动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检测方法,并提出恢复训练、营养补充和心理训练等方法,旨在为促进越野滑雪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