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颖 《中国名城》2020,(2):76-84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从以扩张为主的增量增长模式转向以更新为主的存量发展模式;存量更新会是今后城市规划重要方向,而城市中心区更新恰是此类规划的典型。总结中国城市更新发展趋势,结合青岛市南区青岛湾城市设计项目的具体实践,针对现有存量规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更新潜力发展区;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提出城市复兴"SMART"设计原则;并且从产业提升、文化复兴、公共交通、空间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针对项目本身提出两个层次的城市设计内容:1)平衡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复兴文化街区;2)中心城区存量更新催化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及进一步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2.
"时代中国"中国文化节在英国举行由英国各个城市的市政府,包括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布里斯托尔等城市主办的"时代中国"中国文化节于2008年2月到8月在英国各个城市举行。这届文化节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化节。活动将持续6个月,直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举行结束。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13,(1):56-56
陆扬在《辽宁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后亚文化研究是对伯明翰中心亚文化理论的挑战和反思,随着新的青年亚文化形式的出现,探讨建立新的理论范式的可能性。后亚文化研究明确反对伯明翰中心对待青年亚文化的“英雄主义”态度。就以赫布迪基的亚文化研究来看,  相似文献   

4.
"知识城市"理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管理运动、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经济、新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转型、复兴过程中的一种历史反思,其宗旨是要通过充分利用城市自身优势资源,实施以"知识为基础发展"战略,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提升城市参与全球循环的核心竞争力。研究了该理论诞生的背景、构成要素、特点及其在西方国家践行模式,基于上海、深圳几个城市分析了知识城市理论在中国研究、传播与实践现状,指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历史街区的复兴对于城市的振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复兴历史街区的过程需要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的历史街区复兴理论对于历史街区所具有的价值、历史街区复兴的目标、关键步骤和具体策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历史街区的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柴学礼 《职业圈》2012,(27):98-98
一、金昌市城市建设管理成效 近年来。金昌市城市建设以突出“以人为本,生态立市”的理念。以建设殷实敦厚、生产生活俱佳的现代化工业戈壁园林城市为目标,牢牢抓住国家加大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机遇,按照“生活区北移。工业区东扩”的发展思路。适度扩大城市规模。重点抓好城市中心区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升级、城市老区拆迁改造、城市和国有棚户区改造,将群众意识、生态意识、品牌意识落实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功能、城市品位、城市形象上狠下功夫,做精做细做好,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增强,城市特色初步凸显。城市品位有了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进程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当前的城市规模使得城市的居住压力以及新的产业所需的空间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为了解决城市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城市延伸的趋势更加的明显。城区新区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老城区人口的居住压力,但在新区的开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破坏了本地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确定正确的开发方向和建设的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向互动,合理的规划,使城市新区成为城市复兴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城市复兴与文艺复兴何兹全欧洲所谓的文艺复兴,是在15世纪开始的,一般把意大利但丁的《神曲》作为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16世纪,文艺复兴就在欧洲各地开展起来。欧洲文艺复兴,是指复兴古代希腊文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西方史学家认为中世纪是欧洲的黑暗...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城市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应对风险带来的冲击仍然能维持城市系统稳定性尤为重要。城市韧性反映城市应对外界干扰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然而当前侧重单一城市的韧性研究,忽视了区域韧性的重要性。从区域韧性视角出发,对城市韧性、城市网络及其关联性进行研究、评述。首先,梳理国内外城市韧性、城市网络的内涵及演进阶段特征,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城市韧性与城市网络进行知识图谱主题分析;其次,比较城市网络韧性与城市韧性网络研究视角、内容、方法上的区别与联系,探讨其研究热点与前沿;最后,对城市韧性及城市网络关联性研究方向加以展望。有利于丰富城市韧性研究体系,为城市韧性网络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关"中间社会阶层"的论述是社会分层诸理论中的一个焦点。从城市社区的视角来审视中间阶层,也是学界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中产阶级的存在为社区邻里提供了很强的凝聚力,他们是城市复兴的希望。不过,中西方社会的中间阶层都在近些年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迹象,这一群体的未来发展走向也越发引人关注。结合我国的现实对当今中间阶层的角色与作用进行思考,认为该阶层致力于营造的充满活力的社区人际网络,是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宣言提供了一种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废墟既是城市过往发出的遥远呼唤,承载民族伤痛、灿烂文明的文化象征,也是面向现实和未来,散发独特美学意义、怀旧情绪的公共空间.而现实情况中,历史废墟陷入了情感脱离、价值输出有限的困境,现代废墟遗址、空间仍在拆与建中徘徊.废墟需要现代科技、当代媒介、政策规划、多元化功能利用等保护手段的综合作用,才有机会呈现其文化、美学...  相似文献   

12.
吕春生  刘方图 《文化交流》2009,(10):M0001-M0001
在庆祝新中国60华诞之际,杭州南宋御街正式开街。为此,首届南宋御街国际旅游文化艺术节在清河坊历史街区举办,活动历时一个月。活动分展示类、展销类、演艺类、饮食文化类和群众互动类等五大板块。展示类有18大类南宋文化展示内容,展销类从全国特邀32个各具特色的艺术精品门类展销,饮食文化类主办南宋饮食文化节,演艺类主要是国庆期间每晚一场专场演出和市井文化表演,互动类有红歌大家唱,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时期小说中的听觉书写为考察对象,分析了这一时期小说中的听觉感知及其听觉主体的回归,探讨了敞开自我、倾听他者,以及建构自我与他者对话关系的听觉路径。但没有相遇和对话的听觉很容易走向绝对,并在噪音与视觉权力的截除和模塑中迷失。  相似文献   

14.
城市非正规景观是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独特地域现象:贫困人群涌向城市,自发集聚于城市边缘地区,形成贫民窟、棚户区和城中村等.虽然与都市现代性格格不入,但已成为贫困人群融入城市的路径,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非正规景观——宁波大学南门口非正规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欧洲和中国城市家具的历史溯源,还原城市家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与发展轨迹,澄清城市家具在塑造空间与场所性格方面不可取代的空间与文化价值,并以苏州观前街城市家具的现状调研为案例,从城市家具的视角对我国当下城市空间设计在场所营造方面所存在的功能单一、场所特征缺失以及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等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唤醒城市家具在场所特色营造中的角色认知,从而揭示城市家具在城市空间场所营造中的战略性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下流行“街拍”。捕捉街头各种风格景象已成为当下最潮流之事。 由钱江晚报举办的2013杭州国际街头摄影节,于2013年4月27日在世界各地以举牌为形式标志揭幕:丹麦、德国、比利时、荷兰、法国、挪威、瑞典、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阿联酋、肯尼亚、美国……中国的绍兴、济南、三亚、大连、西双版纳、宜宾、平遥、玉树、乌兰浩特、呼伦贝尔大草原……  相似文献   

17.
2018年2月,习近平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及公园城市理念,进而成为学界、业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这一提法在10余年前就已出现,相关思想的形成与融汇则可追溯本土古代传统、近代西方理念影响,以及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理念与实践。试图从本源和源流的视角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包括:古代"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发展;近代西方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城市农村化,农村城市化"的倡导;大地园林化运动中"把城市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的愿景;城市大园林建设下"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构想;山水城市探索中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思想;公园城市理念发展中"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从而在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当前认知中更完整地理解公园城市理念,并以期有助于当下建设实践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uses the 2015 film, The Big Short, to explore the limits of representing and critiquing Wall Street culture on film. Critics have praised the film, suggesting that it offers an account of the 2007–2008 financial crisis that both critiques Wall Street culture and democratizes financial knowledge. I argue that the film is an early representative example of a public narrative based on behavioral economics. A popular movie informed by this discipline has a good deal of political potential for challenging injustices produced by neoliberal approaches to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However, I also argue that despite this political potential, The Big Short is unable to fundamentally challenge the belief in efficient markets that justify many of Wall Street’s practices. I also argue that the film uses unexamined and problematic understandings of both class and gender in characterizing the film’s protagonists.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Duchenne de Boulogne's Mécanisme de la physionomie humaine (1862) as a limit case between Foucauldian epistemes of signification. Electrically inducing ‘expression’ in his subject's face, Duchenne, a neuro-physiologist, claimed to have discovered the true ‘orthography’ of the passions. He photographed and published his experiments to offer the art world a positivist corrective to the historically ‘arbitrary’ representation of emotion. The narrative accompanying the photographs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is analysis which focuses on how Duchenne used the image/text idea of an ’orthography‘ to shape his 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expressions with a Renaissance and Classical poetics of resemblance and representation. Making an analogy with linguistic ‘units’, Duchenne located a scene of writing under the facial flesh where action was ‘transfigured’ into passion. The Classical debate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 and the Renaissance physiognomic tradition inspired his discourse, which failed to grasp the modernity of his 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passions.  相似文献   

20.
Thorpe C 《Minerva》2010,48(4):389-411
In recent years, British science policy has seen a significant shift ‘from deficit to dialogue’ in conceptual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the public. Academic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STS) have been influential as advocates of the new public engagement agenda. However, this participatory agenda has deeper roots in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the Third Way. A framing of participation as a politics suited to post-Fordist conditions was put forward in the magazine Marxism Today in the late 1980s, developed in the Demos thinktank in the 1990s, and influenced policy of the New Labour government. The encouragemen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deliberation in rela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part of a broader implementation of participatory mechanisms under New Labour. This participatory program has been explicitly oriented toward producing form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activity seen as essential to a viable knowledge economy and consumer society. STS arguments for public engagement in science have gained influence insofar as they have intersected with the Third Way politics of post-Ford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