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多年的课程改革中,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我校的办学实际,初步构建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育教学框架,简称"1234"教学法。即:确定"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2.
李琼婵 《广东教育》2006,(12):49-49
课程改革中,教材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允许多个版本的教材共存,有利于百家争鸣,提高教材的质量。以湘教版为例,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等;一切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由于新教材不太强调知识点的全面性,与旧教材相比,教材结构系统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的一种范例,教师可以实际情况随时进行灵活处理,从而使数学教材更加适应学生。灵活处理教材的策略有:整合教材——让教材更简洁;改变教材——让教材更妥帖;拓展教材——让教材更严谨;补充教材——让教材更系统。只有灵活处理教材,才能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忧患之一: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没有,是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必要的宏观指导和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每个环节,是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仅仅是种认识活动的做法,树立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念,把获取间接经验建立在获取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并加以融合,为学生创造实践中学习的契机。是否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做法,树立学生自主探究的观念,指导学生集体研究性学习,围绕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充满智慧挑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气息,课堂教学形式改革已热热闹闹开展起来了,学生的活动比以往也多了起来,思想也更活跃了。但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还未充分体现出来,在课堂上,还未给学生以更大的空间,没有给学生以足够的探索和思考余地,学生未能始终处于主动、活跃和积极的探索状态,课堂上师与生还未真正成为民主、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特征。新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成为我们教育学生的宗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实施后,大力提倡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教学突出自主学习的形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8.
《教育情报参考》2007,(5):55-55
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学习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它具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改变,从被动的接受学习转为自主地通过体验、探究和实践去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从“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凸显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课堂”外延的拓展,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45分钟内的教学,还包括课堂外的教学活动。本课题的主要实验内容为:探索出了引导探究、合作探究、自主探究这三种常见探究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和教师在不同探究教学中的作用;同时还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总结出了自主探究的三种常见形式:问题驱动式自主探究、“活动——发展”式自主探究、实验驱动式自主探究,在各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在培养了学生主体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由来已久,目前仍然是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之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对于指导高校课程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内涵、专业设置过细,边界明显、学生选课自由度小,选修课程质量总体偏低、课程建设与评估未能做到"以学生为本"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尚未建立起"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  相似文献   

10.
朱亚琴 《现代语文》2010,(12):28-28
一、设计问题探究,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教师在初中语文探究教学中,要善于发挥问题探究的重要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设计的问题为线索,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启发点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教学把学生看作研究者和知识的建构者;把教师看作引导者和环境的缔造者;把课程看作问题链和待求证的经验;把课堂看作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因此,要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必须在兴趣激发、问题引领、过程搭桥和评价探究等方面讲究一定的策略。小学科学教学要求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优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我以为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绝不是“以教师为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育如何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从育人观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从课程观看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从教学观看要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学习观看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应融会贯通,就能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亚萍 《湖北教育》2007,(11):22-24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而真诚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强调给学生提供自主感受的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益智、自主育德、自主健体,增强学习的亲历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真实体验的过程中,将感受化为对价值取向的判断。在学生不断进行道德参与、道德选择的同时,提高道德判断的能力,逐渐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获得和谐而健康的发展。以生为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根本利益。既关注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又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以生为本,注重启发和建构,强调师生的民主平等。师生面对同一道德情境,共同感受、  相似文献   

15.
狠抓、狠钻教材,高质量备课,确保课堂高效;在和谐、融洽、激情的课堂中提高实效;及时查漏补缺,做好反思。  相似文献   

16.
陈彩霞 《广东教育》2007,(7):143-144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讲求"自主、合作、探究",那么,课堂教学中究竟还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应该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1课题的提出 1.1研究依据(1)符合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思想课改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使课程与教育教学都能够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本研究旨在利用熟习的教材进行作文应用,有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使学生获取立竿见影的写作效益,进而获得写作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探索性是科学的重要属性。培养科学探究意识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遵循“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探究性课堂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过程融于“教”与“学”的全过程,现将我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文教资料》2010,(27):235-237
高职课改工程任重道远,高职语文课改应紧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课程理念、教材编订、教师资源、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切实体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突出语文课程基于人文性的工具性功能,为专业教学、学生个性发展和终生学习提供行之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开始“裂变”,取而代之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新课程历史教学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人”这一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