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质加入溶剂中,当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人的大脑一般有个抑制、兴奋的过程,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人的情绪就较高,学习、工作注意力也就集中,但这个兴奋期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把溶剂加入水中,当它不能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心理饱和现象在英语教学中随处可见,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表现在我们的教学上就是事倍功半。能否避免学生学英语中的心理饱和现象,稳定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著名心理学家王硕和邢远翔在《做自己的医生》一书中写道:“凡事皆有度,如果人体长期体验某种情绪,以致超过心理承受的程度,则会导致心理饱和。”心理饱和多为负面效应,比如学生在上午第一、二节课时,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接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心理饱和在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在教学中心理饱和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一、布置作业数量随意。有教师布置数学作业,一布置就是上百道题,刚开始学生还有激情,动作快,做得也比较正确,但时间一长速度就无从谈起,也容易出错,进而心生  相似文献   

5.
有位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的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漂亮,于是就问:“买一顶多少钱?”“10元”,“如果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买批发反倒更贵了?”“因为做一顶时,我们很新鲜,做10顶同样的,我们就要耐着性子了。”最终,这笔生意未谈成。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笔生意流产了呢?是心理饱和。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承受能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一旦心理饱和产生,人们便对所做的事产生极大的厌烦,从而导致效率低下乃至事业失败。 请看下列镜头: 镜头一:周五晨,某班教室门口,低头站着五六…  相似文献   

6.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接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的一种倾向。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心理饱和”现象在我们学校教育的情境中无处不在,处处都有。但是这种心理现象,由于司空见惯,常常不能为教育者认知,对它的负面影响和效应知之甚少,或者常常是无知。这也是我们在改革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中一个为人们忽视的负面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新课改条件下,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应该着力研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陆启金 《成才之路》2012,(26):47-48
正"饱和"一词本来属于化学术语,如将糖加入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我们就说"饱和了。学生学习"饱和",是指学生因为长时间地学习同一内容,心理产生了厌烦甚至抵触情绪,从而不愿意再学习了。历史学科由于要求记忆的知识多,而且这些知识零乱、琐碎,学生学习就容易产生饱和心理。  相似文献   

8.
应聘秘诀     
一文物商店聘请一名售货员。第一位青年去应聘,经理从地上捡起一根枯草茎,问:“知道这是什么吗?”“一根草。”“发挥一下想像再回答。”青年想了一下,说:“一根枯草。”他落聘了。第二位青年去应聘,经理用了同样的方法。当他回答了“一根草”以后,经理也叫他发挥一下想像再回答。他想了一下,说:“一根牙签。”经理面露喜色,说:“好!能不能再发挥一下想像?”青年没辙了,于是他也落聘了。第三位青年去了。经理又叫他再发挥一下想像。他想了一下,说:“这是拿破仑用过的一根牙签。”经理说:“你明天就来上班吧!”(卫娟推荐)应聘秘诀@寒昱…  相似文献   

9.
“从众心理”与创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角度观察,小学生的从众心理较为普遍,表现在: 行为上的从众心理。如:由于许多学生在助人为乐做好事,于是有的同学也学着人家想着法子去找好事做。 生活中的从众心理。如:中秋节到了,不少孩子打算晚上恭请“月亮婆婆”,有的同学也吵着要父母为他筹备物品,学习别人的做法。 语言上的从众心理。如:跟着人家学说时髦的话语。 审美观念上的从众心理。如:女同学中好多人头上扎了红蝴蝶结,有的同学很快就模仿着做。 学习上的从众心理。如:当讨论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时,同学们已得出了一个结论,而自己还有另外的解法,却不想再表述,去附和大多数人的意见。 从众心理是一种顺从型的心理倾向,也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0.
"心理饱和"是指心理的接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的一种倾向。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发现,"心理饱和"现象在我们学校教育的情境中无处不在,处处都有。但是这种心理现象,由于司空见惯,常常不能为教育者认知,对它的负面影响和效应知之甚少,或者常常是无知。这也是我们在改革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中一个为人们忽视的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想来想去,平时大人们、小伙伴们都说我是个“杠头”。一说到这儿,妈妈就会摇着头唉声叹气地说:“这孩子的拧劲什么时候才能改改呀!。”前两天我就又和妈妈拧了一回。“豆豆,快点过来,再练一遍琴!”只  相似文献   

12.
“抹布”,当然不是真的叫抹布,叫他“抹布”是有原因的。开学的时候老班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组织了一次互助登山活动。当然,“抹布”那时还不叫抹布,他叫张花布,5个小时的行程他很出众,其余人不停地用纸巾擦汗,小小山路开满白花,而我们的花布n次拒绝同组同学递给他的纸巾,只是用一块奶奶辈的抹布抹汗,湿透了就拧一拧再用,同时还将同学随手扔下的纸巾捡起来放在背包里。  相似文献   

13.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溶解的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极限.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然而,高徒并不是严的必然结果,严、可能出高徒;也可能出不了高徒。因为有不同的严。前不久,曾看到一则报道:一位老师因为学生不注意听课,就拧学生耳朵。结果,用力过猛,把学生的耳朵拧坏了。当然,这位老师受到了处理。然而,这位老师却说他拧学生的耳朵,是出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这里,我们且不分析这个老师的“严”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单就“严”的后果来看,就叫人有点害怕。我想,如此之“严”,非但出不了高徒,恐拍会出几个身心不全的人。因此,如此之“严”万万提倡不得!怎样的“严”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呢?首先,我们提倡的严,应当以爱为前提。自  相似文献   

15.
我的兄弟叫“抹布” “抹布”,当然不是真的叫抹布.叫他“抹布”是有原因的。开学的时候老班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组织了一次互助登山活动。当然,“抹布”那时还不叫抹布,他叫张花布.五个小时的行程他很出众.其余人不停地用纸巾擦汗,而我们的花布多次拒绝同组同学递给他的纸巾,只是用一块奶奶辈的抹布抹汗.湿透了就拧一拧再用。同时还将同学随手扔下的纸巾捡起来放在背包里。他说这叫环保行动。不过这只能让大家把他的名字和很土的行为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当孩子说“不”的时候,父母要先听听孩子的解释。问: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我觉得他最近很奇怪,凡事与大人拧着。无论我们说什么或是让他做什么,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不。可老师说他在学校并不这样。当然他可能是不敢这样对待老师,但他与同学相处得也还不错,并不犯拧。他爸爸有时为此都打他,可他在家里还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改掉他的这个脾气?  相似文献   

17.
老师和家长,同样扮演教育孩子的角色,只是老师恐怕要比家长多一份心理负担。因为孩子的危机意识较弱,老师随时担心万一有点儿闪失,如何面对家长?如果家长能体谅老师的这份心,在沟通态度上加以尊重,老师对未来工作也能多一份信心。担当教职重任的老师,应该敞开心胸,排除防卫心理,包容家长对孩子的关切,但是也不能失去立场,一味迎合家长所提出的“过分”要求。例如:“我的孩子会吸吮手指头,希望老师能尽快帮他改正过来。”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欧美先进国家,老师会回答家长:“这习惯是你把他养成的,如果你非常介意,请回去帮他改正后再送来。”而…  相似文献   

18.
他迎上去 ,大声的吐一口唾沫 :“咳 ,呸 !”小尼姑全不睬 ,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 ,突然伸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 ,呆笑着 ,说 :“秃儿 !快回去 ,和尚等着你……”“你怎么动手动脚……”尼姑满脸通红的说 ,一面赶快走。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 ,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和尚动得 ,我动不得 ?”他扭住伊的面颊。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 ,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 ,再用力的一拧 ,才放手。他这一战 ,早忘却了王胡 ,也忘却了假洋鬼子 ,似乎对于今天的一切“晦气”都报了仇 ;而且奇怪 ,又仿佛全身比拍拍的响…  相似文献   

19.
馋食的理由     
小儿三岁余。一日晚餐前,捏着一块巧克力似乎在自言自语道:“这块巧克力不能吃了,是等会儿给妈妈吃的。”不一会儿,他撕开了巧克力的包装纸,同时说着:“就吃一点点,其它的是留给妈妈吃的。”“一点点”一下就被他吃掉了。巧克力的香甜显然更强烈地诱惑着他,他又说了:“再吃一点点,就不能再吃了,要留给妈妈吃了。”半块巧克力又被他吃掉。终于,他想出了最后的理由:“大人是不喜欢吃糖的,我就吃掉算了。”他终于把本来打算留给妈妈的最后那点巧克力吞进了嘴里。我冷眼旁观了这一切,没有说一句话,但我已经很清楚地看到:“欲望”是怎么一步一步…  相似文献   

20.
明代哲学家薛碹以“物镜之喻”阐述心与理的关系,对心和理作了区分,被黄宗羲评论为“犹二之也”。但他实际上最终却是要达到心理合一的境界,实现超越的本体境界。他指出了心理不能合一的原因是气禀、人欲使心昏而理不能明,并提出了依靠“敬”的道德修养方法来实现心理合一。他更多地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强调心理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