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而言,也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途径。语文课堂怎样通过课文阅读学习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从读中学写。要让课文充分发挥提高思想、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指导作文的作用。要密切结合本年级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任务讲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新编语文教材把课文分为讲读课文、课内自学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对于这三类课文,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谈谈我的做法。一、讲读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因而教学方案是“以讲为主,以读为辅”,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读分析,学生阅读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通过  相似文献   

4.
小语自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要求自读课文应让学生自读、自测,以培养和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配合讲读课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讲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读课文为什么要坚持“以读为基础”呢?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另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从阅读开始。讲读课文如何做到以读为基础呢?这就要求在整个讲读教学中,以学生的读为主要活动,教师的讲应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核心,还要认真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读是基本的,要解决懂的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读,要以讲来扶读。讲和读又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还应做到读中有讲,讲中有读。以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中“写”更重要。从高考方面来说,作文要“写”占的分数多;从将来方面来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写工作计划、报告总结、论文等等,“写”也是基本的工作能力。鉴于这种情况,课文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讲读,要在讲读的同时,还必须紧密结合作文教学,使两者高度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教学效果。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要怎样才能结合起来教学呢?课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才能提高,才能写出好文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文本解读来促进写作。…  相似文献   

7.
1.识字写字本册要识字300个,并使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识字教学仍不可忽视。要结合语言环境教识字,指导学生借助字典,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要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纠正地方音。要鼓励学生利用较大部件识记字形。要提倡预习生字词,逐步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讲读教学中,可以侧重指导学生理解字(词)义;在讲读课文之后,结合写  相似文献   

8.
讲读提示 第二单元是本册记叙文中的重点单元,共有现代文四篇,古文两篇。通过讲读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的特点,学习课文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记叙文几种组织材料的方法。自读课的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阅读课文,扩大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教学《古代短文二篇》,除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记叙文自成首尾的组材方法以外,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良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语言、积累写作技巧的过程。以读带写,即以阅读教学带动写作,充分发挥讲读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读为写引路,读为写创造条件。那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以读带写呢?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因此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的科学、合理、有效.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记叙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被课文中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精妙的语言技巧所吸引,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分析,按理说,教学目标应该很容易实现,然而,实际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读,不能准确分析理解;写,不能生动地述情达意。原因何在?众所周知,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是记叙文教学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读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曹王景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英语课文教学中既传授给学生知识,又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值得每个教师探讨。我认为,有效的方法应该按照“整体——分段——再整体”...  相似文献   

13.
九义小语《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小学是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课文本身就是范文,是写作的例子,是模仿写作的好教材。读写结合,即以记叙文为主线,在讲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感到:实行读写结合是提高讲读教学质量的好办法。下面,把我教《太行青松》这一课的情况和心得写出来,就教于同行诸君。我认为,要在讲读教学中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讲课。我考虑到学生写记叙文的通病是不能很好地按空间位置和时间顺序层次清楚地记述客  相似文献   

15.
讲读教学要抓好读,是毫无疑义的;同时,讲读教学又要抓好写。讲读中怎么进行写作指导呢?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交替进行。这本不是新提法,却常被忽视。审题训练是讲读指导写作的首要环节。以《一件珍贵的衬衫》为例,审题时,教师应说明题目是揭示文章中心或规定写作范围的,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第一步,然后让学生读题、研究和领会,明确题目是一个句子还是一个短语,重点在哪里,要求写的是什么东西,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用短语做题目,要特别注意修饰和限制性的词  相似文献   

16.
对低年级儿童来说,通过讲读教学,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要求要提得明确、恰当。因为他们年龄还比较小,理解能力也比较差,他们能理解什么,不能理解什么,能理解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才能帮助儿童理解,这些都是应该在讲读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都应与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的情况相适应,不能超出他们的理解能力,但也不能低估他们。下面,把我怎样进行低年级的讲读教学,作简要的叙述。低年级的课文比较简短,怎样进行讲读呢?我认为任何一课都必须有讲有读,特别要用相当的时间去读。不过讲读分量的多少,还应从具体课文出发,有的课文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以组为单位,每一组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讲读、阅读、独立阅读课文都紧紧围绕这个训练重点。而基础训练上的作文练习也是紧扣这个训练重点,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围绕重点,在阅读中学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些什么?而且更重要的应该使学生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也就是说,在一组课文的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每篇课文是怎样体现训练重点的。从中学会方法。如第十一册第七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讲读课文《少年闰土》;阅读课文《一分试验田》。独立阅读课文《我的心事》。在教学《少年闰土》时,让学生读通课文后,划出描写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词句,抓住这些描写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从外貌描写的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语文教材以文选来组织单元,外挂写作练习,体现着“阅读本位”的观念.课堂教学的中心是阅读,几乎是讲读、感悟课文一统天下.读是读,写是写,读与写常常脱离.“写作本位”的读写观强调:读懂一篇文章,阅读教学才完成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有意识地往写作能力培养上迁移,尽量使阅读能力转换成说、写的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能.基于“写作本位”教学观,本文把单元的课文和习作看做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研究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尽快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读写结合,让学生从读中学写,把作文课和讲读教学结合起来。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典型的范文,把作文课和讲读课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就会使学生学有所得,逐步提高写作技能。 2.大量阅读,勤写勤练,把作文课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鲁讯说他写文章别无心得和方法,唯有多看书多练习而已。小学生的阅历浅、技能差是作文无话可说、内容空洞的原因之一。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多读名家名篇和一些科普文章,就能使学生逐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素华 《现代语文》2013,(7):132-133
如何在记叙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以写促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思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是记叙文教学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写训练至关重要。一方面,读能促写,同样,写也能促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意识记必须借助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