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作者认为古诗教学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对诗意情感艺术的理解;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强其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吴丽平 《山东教育》2010,(12):32-33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古诗都是名篇佳作,传承着我国的文化,传播着人类文明。纵观我们的古诗教学,常态的古诗教学往往停留在文字层面。把诗翻译成白话文。诚然,字字落实对学生理解诗歌、阐释诗歌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往往学生很难体会诗人的情感美、古诗的意境美和古诗语言的精练美。  相似文献   

3.
古诗,大多文质兼美,如清泉般流淌在人们的心头,富有欣赏价值。多读古诗,感受诗歌中的美,是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语言,升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学好古诗,感受诗的美,积累  相似文献   

4.
《游园不值》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4课。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情感丰富。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感悟文本的形象,在对语言的玩味和人情入境的想象中体味诗人的情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打破古诗常规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朗读与吟诵中了解诗意,在品读中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相似文献   

5.
古诗,大多文质兼美,如清泉般流淌在人们的心田,富有欣赏价值。多读古诗,感受诗歌中的美,是让学生陶冶情操、丰富语言、升华对生活的认识及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使古诗教学充满诗意呢?  相似文献   

6.
古典诗歌艺术经过两千多年的锤炼,具有形式美、音韵美,内容美的特点,千百年来为我国人民熟悉和喜爱。让学生在古诗的殿堂中遨游,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既积累语言,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游园不值》是一首经典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特有的敏锐感觉,抓住了富有启发性的自然现象,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古典诗歌含蓄之美有所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为诗配画、推敲文字、发挥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的美,这样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爱上古诗,爱上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情的产物,诗歌鉴赏应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应从煽情、移情、动情、品情、悟情等五个层面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诗歌,品析古诗之韵,领悟古诗之美。  相似文献   

9.
<正>古诗,大多文质兼美,如清泉般流淌在人们的心头,富有欣赏价值。多读古诗,感受诗歌中的美,是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语言,升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学好古诗,感受诗的美,积累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优美的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妙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应抓住诗歌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来引导学生品悟诗歌。  相似文献   

11.
韩召贵 《语文天地》2014,(33):39-40
古诗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蕴含丰富。学习古诗对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情感陶冶以及文化熏陶有重要作用。诗歌是审美的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感受明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古诗还具有音乐美、建筑美与图画美,这需要我们在解析古诗过程中,让学生体悟诗歌的美。一、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歌写景抒情,充满了诗情画意。其实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何根据诗歌内容还原生活场  相似文献   

12.
尹相华 《山东教育》2002,(16):43-43
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古诗,古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古诗的阅读欣赏,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吸取精华并加以消化、运用。一、领略古诗的音乐美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符合一定的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节奏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最主要因素,包括诗句中有规律的间歇和停顿。如李白的诗,诗句流畅,音调铿锵,抑扬顿挫,读来琅琅上口,优美动听。教学时可采用自读、范读、赏读、诵读等方法。经过朗读训练,使学生读诗时一出口就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读…  相似文献   

13.
曹磊 《海南教育》2014,(24):26-27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语言凝练、形式优美、意象丰富、情感充沛,最能体现语言艺术之美。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诗歌的画面美、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歌的情感美、捕捉诗歌的意象美,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冲动。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古诗教学时曾精要地指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能力。陶冶性情我认为主要是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使孩子们得到健康的情感教育;扩展的  相似文献   

15.
姚继芳 《甘肃教育》2014,(23):45-45
正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瑰丽璀璨的明珠,其朗朗上口,字字珠玑,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为了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古诗的意义,学得更透彻,在古诗教学时,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与情感,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境中浸润心灵,提高素养。一、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诗歌蕴味  相似文献   

16.
古诗以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创造了深邃的寓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为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弥漫在古诗中浓郁的美,让古诗教学成为学生美的享受,让古诗真正进入同学们的心灵里。  相似文献   

17.
古诗教学需要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需要通过联想领略诗歌的意境美,需要通过品评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需要通过感悟收获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在美的陶冶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生活语言与古诗有一定距离,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联系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了解诗的内容,体会古诗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这样学习古诗,学生才能触摸到古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王方 《文教资料》2009,(10):126-128
古代诗歌以极其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中职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更应具备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古代诗歌的审美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大量的古诗古词,在美的氛围中体味绚丽的自然美、丰富的情感美、深刻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灿烂的文学瑰宝,有着强烈的情感、凝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等丰富的审美内涵。诗歌教学不应停留在表面,应重视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中,意境再现的教学方法就是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多种途径再现诗歌意境,从而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真正得到曲径通幽、渐入佳境的妙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