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提到:“应用题中的被乘数与乘数可以交换位置。”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算理讲不通。甚至到小学中、高年级教学时仍过分强调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不能交换。对此问题,我们翻阅了有关资料,研究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以下谈一下我们的看法。 在低年级初学乘法时,教材中强调 4X 3表示3个4,而3×4表示4个3,此上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事实上这是人为规定的。现代数学中,是用笛卡尔积定义乘法的,因数并没有被乘数和乘数之分。而学生在计算3×4,4×3时,都 是采用“小九九”口诀 ──“三四一十二…  相似文献   

2.
关于乘法运算,《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专门提示:3个5相加,可以写成5×3,也可以写成3×5。《标准》之所以作专门提示,大概是因为有些教师非常强调5×3表示3个5相加,而3×5表示5个3相加,两者的意义不同。在实际问题中,两者的意义的确不同,因而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只能用一种写法。比如,我们曾看到过这样的教案分析:“小刚、小明、小华每人各有5本书,他们共有几本书?”显然,5 5 5=5×3=15(本)。在这个算式里,5的名称是“本”,加了3次,所以结果15的名称是“本”,与实际问题相符合。但是,如果写成“3 3 3 3 3=3×5”,由于3的名称是“人…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离不开数的教学。因此,平时教学应充分渗透简便运算的技巧,让学生理解、掌握简算的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相似文献   

4.
背景说明《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6~77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掌握0乘任何数都得0以及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为教学目标.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的乘法  相似文献   

5.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一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只要让学生会用简便的竖式进行计算就行了。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走进了课堂,开始了试教。  相似文献   

6.
7.
简便计算作为数学计算一项基本内容,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的任务之一。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灌输讲解是不可行的,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教师要注重简便教学,灵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向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指向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打造有思维活力的阅读课堂,教师要巧于"问",学生则要善于"思",只有巧问与善思双剑合璧,教与学的作用才能最优化、最大化。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以巧问善思构建阅读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林雀婵 《福建教育》2005,(8A):32-33
1.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过程,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数学例题教学,是学生获取数学基础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寻求结论性学习变为过程性体验性学习的重要导向。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科学地使用例题,充分挖掘其中的可能性学习资源,推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计算技能是小学生必须掌握和形成的最基本的数学技能。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起步阶段,也是计算教学最集中的阶段。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这一技能,为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姚继琴 《湖北教育》2002,(19):36-37
一股新鲜的教学改革气息伴随着《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正扑面而来,教师的教学观念亟须更新,要树立新型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使《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下面,就“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教学中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比较,谈谈自己对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学科教学理念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对于小学阶段的四则混合运算来讲,"简便计算"可谓重中之重。其不仅仅是小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起点,还包含被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称为"数学基石"的加、乘五条运算定律,更是小学生将来学习"简便计算"其他内容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正>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既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一直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乘数末位有0的乘法"的内容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错误很多,如把450×20算成900等,虽多次纠正、反复强调,但收效甚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乘数末位有0的乘法"教学进行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