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强 《云南教育》2008,(4):38-39
《矛与盾》这则寓言是“九义”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第二十五课,它借卖矛与盾的故事讽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人,耐人寻味。教学这篇课文应帮助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并开展思维和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2.
《矛与盾》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最后一组《古代寓言两则》里的第一则文言文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学生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多少有了一些学习基础和经验。教学时,应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注意积累文言文的一般教学策略时,依据本篇寓言的语言特点和教学重、难点,凸显课标新理念,灵活运用多式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殊途同归,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设计A〕一、设计理念这则寓言,文字特别简炼,形象生动,用人物说的话作…  相似文献   

3.
《古代寓言二则》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六组(这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组课文)的一篇课文。本课有两篇古代寓言 ,一篇是《矛与盾》 ,一篇是《郑人买履》。选编这两篇文章 ,旨在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古文 ,初步了解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 ,初步感受古文遣词用语的凝练、精要之处。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短小 ,读起来琅琅上口 ,但由于学生是刚刚开始接触古文 ,所以注意指导学生练习读通顺仍是本文的学习重点之一。《矛与盾》———教育人们说话做事不要自相矛盾 ;《郑人买履》教育人们做事情不要教条主…  相似文献   

4.
《矛与盾》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最后一组《古代寓言两则》里的第一则文言文寓言。学生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 ,多少有了一些学习基础和经验。教学时 ,可在运用自读为主 ,重在感悟 ,注意积累的文言文一般教学策略时 ,依据本篇寓言的语言特点和教学重、难点 ,凸显“课标”新理念 ,灵活运用多式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殊途同归 ,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设计A]一、设计理念这则寓言 ,文字特别简练 ,形象生动 ,用人物说的话作为点睛之笔蕴含寓意。教学时 ,突出以学生自读为主 ,在充分读中理解人物说的话的意思 ,在理解人物语言中感悟寓意。二、教…  相似文献   

5.
笔在对小学寓言教学的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一、“重”义“轻”。1.忽视寓言的故事性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以启示和教训。教师在教学寓言时能让学生掌握寓意,却淡化了故事情节,这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两的重轻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教师的教学意识。  相似文献   

6.
常规教学寓言的方法就是把寓言读明白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在教学中一反常规,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讲故事,经教师巧妙点拨后学生轻轻松松领悟寓意。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来讲文中的故事,体会角色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学会怎样阅读寓言、理解寓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有幸聆听了年过六旬的特级教师罗伟源的一节“平凡”的好课——《矛与盾》。这节课没有花样翻新的教学形式,没有吸引眼球的精彩表演,也没有使人大跌眼镜的奇招妙术。整堂课如潺潺流水,平凡之中见艺术,细节之处显理念,给人的感觉是那样朴实、扎实。细节之“霸王别姬”【教学实录1】师: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寓言?生1:《画蛇添足》《亡羊补牢》《刻舟求剑》。生2:《惊弓之鸟》《揠苗助长》《坐井观天》。生3:《霸王别姬》。(全班同学笑。生3有些不知所措)师:《霸王别姬》不是一则寓言,而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讲了西楚霸王被困垓下,他…  相似文献   

9.
关于错误的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有了错误时,笔者就向学生讲了如下寓言:普通人问圣人:“世间什么最贵?”圣人回答:“错误.”又问:“何物最便宜?”圣人仍答:“错误。”学生想一想就能理解:会分析错误的原因,会吸取教训,错误是无价之宝;不分析原因,不吸取教训,错误一文不值.  相似文献   

10.
寓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往往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占有一席之地。一位教育名人曾说过:"寓言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儿童特点的哲学教育。"但是,观察我们语文课堂中的寓言教学,包括一些名师的寓言教学,感觉未能将寓言教学提升到这一高度。以下两种现象尤为突出:一是教师把寓言当笑话来教。可能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寓言大多内容奇特,  相似文献   

11.
《白兔和月亮》是新课程七年级教材上册中的一篇寓言。人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确认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不配拥有而拥有,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这种从实用的角度,以浓厚的功利色彩去解读白兔的审美活动,违背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这些语文教学目标。既然是白兔的审美活动,就应从美学角度去建构寓意,这样显得更贴近生活,同时也更能妥当地来解释白兔得月前后心理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寓言是一种学生比较喜欢阅读的文体。各版本的语文教材都选编了不少的寓言。在寓言教学中,寓意的揭示是课堂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情境表演、正反对比和群文阅读等形式,让学生深入寓言的内核,理解寓言包含的深刻道理,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练习导入,谈话揭题,合作解题师:6年下来,同学们读了不少书,积累了不少成语。我说几个成语,看你是否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演变来的。(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生:它们都是从古代寓言故事中演变而来的。师:谁能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吗?生:寓言大都是短小虚构的故事。生:寓言总是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些道理。师:很好,说完整了。我们将要学习两则寓言。它们与以前学过的寓言故事不同的是,它们都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今天,我们先学第一则——《矛与盾》。  相似文献   

14.
寓言是一种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化学小寓言一般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收集、归纳、整理、自编一些化学小寓言,并把它运用于化学教学中。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增强了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若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它的教学价值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看来,打开学生有意注意的大门,就要多看。多看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1、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化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  相似文献   

16.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都是似托一个事件来阐明一种人生哲学或者一种教训,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短小故事。但是在多年来的寓言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大部分教师对其重视不够,往往教学方法简单,花费时间也少。当然,学生也就随之抱着轻视态度。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它,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寓言阅读:  相似文献   

17.
李忠祥 《中学文科》2009,(13):70-70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都是似托一个事件来阐明一种人生哲学或者一种教训,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短小故事。但是在多年来的寓言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大部分教师对其重视不够,往往教学方法简单,花费时间也少。当然,学生也就随之抱着轻视态度。为此,我们应该重视它,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寓言阅读:  相似文献   

18.
黄珍 《陕西教育》2007,(10):17-17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寓言。它们都是通过讲述一个情节简单、形象显明的故事,进而告诉人们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每则寓言都有“故事”和“寓意”两个方面。通过寓言教学让学生分析寓言形象,了解故事内容还不够,还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是寓言教学的难点所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贾老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同学们读过寓言作品吗?学生:我读过《伊索寓言》。贾老师:那是古希腊的作品。学生:我读过《克雷洛夫寓言》。贾老师:很好!那是俄国的作品。别光说外国的啊,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通过寓言阐明道理。时至今日,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呢。谁能从小学课本里举几个中国古代寓言作品的例子说说?  相似文献   

20.
朱凯 《云南教育》2001,(21):35-36
《揠苗助长》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则寓言,讲一位农民为使自己的禾苗快速成长,他将一根根禾苗拔高,从而导致了禾苗全部枯死。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定会把事情弄糟。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步骤。1.初读课文,明白题意。讲读寓言之前,首先要弄清题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题的意思。通过查字典及联系内文,使学生独立弄懂“揠”义为“拔”,“揠苗”义为“拔苗”,“揠苗助长”就是“拔高禾苗,帮助它生长”的意思。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揠苗”是“助长”的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