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内战不仅使新兴的中产阶级参与到政治运动和讨论中,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的下层人民,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平等派,在这一运动中,平等派聚集了自己的公众,形成了自己的公众舆论,也有自己的传播媒介,那么是不是平等派的出现就意味着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出现了“平民的公共领域”,本文拟就通过平等派来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是处理国家和公民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明确界分并相辅相成,任何一方无限扩张或式微都会影响到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在政治实践中应追求二者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研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关系对于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把微博作为切入点,借鉴话语权、社会角色、意见领袖等社会学理论阐释了网络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融合的趋势——公共领域私人化与私人领域公共化。并且立足现实,分析了公私领域融合给社会带来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校空间是否具有“公共领域”的属性,目前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争论.按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纯粹的“公共领域”是一个独立于国家领域、市场领域、家庭私人领域的中间领域,它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公益性、理性批判性以及协商对话性.显然,基于哈贝马斯的理论分析,学校空间并非纯粹的“公共领域”,因为它与国家领域、市场领域、家庭私人领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它只具备有限的独立性、公益性、理性批判性以及协商对话性.因此,我们只能把学校空间视为“准公共领域”,而不是一个“纯公共领域”.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学校生活空间需要不断建构自身的公共领域属性,发展和完善自由、平等、协商对话以及理性批判的特性,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公共理性、公共品德以及公共行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理论强调三个核心因素:公众,普遍利益上形成的公众舆论,讨论的理性、批判性和平等性。网络作为新兴媒介打破了第一媒介时代散播式的传播方式,其信息的易获取性以及网络空间匿名性、去中心性等特点为公共领域的形成奠定了有利条件.网络空间出现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出现了“独特”融合、网络空间的舆论兼具批判性和消费性、网络和权力机构的关系发生微妙转变,网络空间孕育着公共领域的又一次转型。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发生于私人领域而面向公共领域,因此,它既具有私人性,也具有公共性。家庭教育的私人性表现为:私密关系中以“情”为擎、伦理关系中以“序”为核和育养关系中以“化”为径。家庭教育的公共性则表现为:重视世界面向、强调公共意识和鼓励积极教育。当身体在公、私领域不断切换时,家庭教育的私人性与公共性有发生错位的风险,如私人领域公共化、公共领域私人化、“公—私”领域的相互割裂等。家庭教育应当通过保持空间区隔的教育自觉、寻求空间对话的教育融通和建立空间协调的教育均衡,以达成公私兼济的意义调和。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一个"脱域化"的过程,人们打破了地域界限而流动了起来,走出了熟人社会而进入陌生人社会。但是,工业社会在地域边界消失的地方确立起了领域界限,整个社会分化成许许多多不同的领域,其中,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是三个最为基本的领域,社会治理也是建立在领域分化的基础之上。不过,从西方理论来看,学者们仅仅看到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差别,却忽视了日常生活领域,因而,社会治理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个社会的要求,而是处处都表现出了矛盾和冲突。20世纪的一些思想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希望提出新的方案,比如,哈贝马斯就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中抽象出了一个"生活世界",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去探讨完善社会治理的方案,但都不成功。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建立在领域分化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丧失合理性,一种领域融合的趋势正在呼唤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8.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共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热点。哈贝马斯通过本人的努力,构建了一个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研究范式,确立了理想的公共领域的分析框架,这对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永杰 《考试周刊》2007,24(24):116-117
随着互联网即时通讯的逐步发展,腾讯QQ成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通讯工具,QQ群聊是其中一个功能,它的存在形式和特点引发了学者对于QQ群聊和公共领域之间的思考。本文依托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从不同的QQ群入手,分别从公共领域形成的前提、公共领域的特征和运作机制来分析QQ群聊是否可以形成一个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健康分化是现代国家合理界分权利义务,保障政治清明的重要前提。中国现代转型的急遂仓促和特定路径,使公共领域陷入了私密化态势,使以刚性制度约束保障政治清廉的治理模式受到挑战,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公共领域有古希腊的公共领域、代表型公共领域和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这三个发展阶段,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公共空间,其主体是具有批判能力的公众,客体是公众关注的问题,而公众经过讨论形成的公共意见具有重要影响。当代媒体在这种意义上属于公共领域,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平民化”创作趋向,是转型期影视化鲜明的特征之一。它体现为创作视角、叙事视角上所具有的平民意识以及在价值取向上所持的平民立场。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旨趣等方面的需要,是形成这种创作趋向的重要依据。影视创作“平民化”,既反映了中国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变化,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影视为适应转型社会开始形成的化市场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王焜 《中学教育》2015,(2):28-35
作为20世纪最富独创意识的女性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对当代教育问题亦有深刻影响。通过分析阿伦特政治哲学中的相关理论:公共领域是实现人的独特性和责任感的实在领域,而大众社会侵蚀"私人领域",使"公共领域"隐退,造成人的独特性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了解决现今社会出现的盲从和责任感缺失问题,尝试首先从教育领域借鉴希腊城邦的政治经验,通过将阿伦特的政治理论与班主任的具体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找寻一种适应变革时代的教育模式:在班级的集体生活中重建公共领域,并保护私人领域,以教化出学生的独特性,并培养其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浮上水面的潜流——汉娜·阿伦特论公共领域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极权主义起源的反思是汉娜·阿伦特为当代政治哲学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她通过对人类存在境况的分析,说明劳动仅是满足生命必需性的手段和服从于生物本能的活动,因而在古希腊被归入家务的私人领域。行动不仅通过他人在场确立了个人认同和自我存在,而且揭示着个体的唯一和自由。公共领域做为行动实现的场所和条件,是人们平等对话、参与行动的政治空间。近代以来,经济利益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导致私人领域畸形膨胀,最终取代和吞噬了公共领域。在阿伦特看来,极权主义政治不仅是现代性危机的集中暴露,也深刻地反映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平民学习的中国远程教育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民学习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平民需要属于自己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是平民的教育,必须以促进平民学习与发展为宗旨及价值取向,坚持走平民化的发展道路.历史地形成的平民学习文化,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土壤,根植于平民学习的文化土壤,远程教育才具有内在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基于平民学习文化,中国远程教育必须创建贴近平民生活、满足平民需求、接受平民评价、寻求平民支持、体现平民学习特点的平民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学公共领域是推动私人步出家庭及私生活进入政治公共领域的中介,是培育公众的基本机制和公共舆论的训练所。文学公共领域的充分发展是健全政治公共领域的前提。因此,解读中国近世政治演展的逻辑需要从解读中国近世文学公共领域的发展状况入手。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现实生活包括公共活动领域和私人活动领域两个方面。公共活动领域问题的实质就是公共性问题.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也就是对公共性的关注。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通过政府改革来解决公共性问题或危机为标志的公共活动领域的当代转向,为当代政治学、公共哲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的小说创作中,平民小说形成一条主线,其中一批叙述平民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革命者、英雄的"革命平民小说"形成了一种叙事传统。"红色"叙事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当下多元化的小说创作中,"热情"、"歌颂"等叙事基调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现实生活包括公共活动领域和私人活动领域两个方面。公共活动领域问题的实质就是公共性问题,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也就是对公共性的关注。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通过政府改革来解决公共性问题或危机为标志的公共活动领域的当代转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共有媒介的形成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共有媒介使得传统当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界不再清晰,公共领域逐渐突入私人领域,私人领域也渗透进公共领域。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编辑在这种环境下需要转变编辑的观念同时改变和加强某些编辑素养,以适应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