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把握历史教学的本质,明确不同类型历史知识的教育价值是把握历史教学本质的基础,学会分析历史知识的类型是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切入点。历史知识可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以"祖冲之和圆周率"的教学为例,阐述分析历史知识的类型、挖掘不同类型历史知识的教育价值的方法;讨论以不同类型历史知识的教学为载体,实现历史知识教学与价值观教育有效整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应只学习“陈述性知识”,还要学习“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知什么”的知识。历史学科的陈述性知识,是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的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加工过的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所谓“程序性知识”,是“知如何”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作为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程序性知识是指运用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历史程序性知识是指关于“历史这门知识是如何而来”和我们“如何知道”(knowhow)”它的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人名、事件和年代等通过记忆能掌握的知识相比,历史程序性知识鼓励学生去“做历史”(dohistory),而不是接受历史。正如历史...  相似文献   

5.
历史知识的存在意义,在于如何运用历史知识达到历史理解和使学生拥有历史知识.由此,现代的历史教育强调历史知识的人文性、探究性、建构性.中学历史课堂的知识学习过程,是学生有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一种可探寻、可分析、可切磋的动态探究过程,也是一种借助反思性实践来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过程.只有历史知识作用于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  相似文献   

6.
知识的整体化即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学生通过记忆的充分调动将相关联的知识重构形成知识体系,进而以知识的系统化促进知识的深化。知识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黏合剂"。在重构知识系统的过程中,它如同"混凝土"一般将知识紧密聚合,进而以步步为营,螺旋上升之势促成对知识的整体学习。历史知识学习是历史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引入"迁移学习"是聚合历史知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凝练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7.
历史课是一门阶级性和战斗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参加当前的政治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历史知识是十分有用的。我们历史教师不仅要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可是就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不巩固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往往支离破碎、概念不清、前后混淆、张冠李戴。因此怎样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是当前改进历史教学方法的重要问题之一。巩固历史知识,决不能把它看成是课堂教学中某一个教学环节的专有的任务。教师必须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贯彻巩固性原则,必须在全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历史教学中,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是基础,但学生对历史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才是历史教育的根本。历史程序性知识是指历史学习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历史学习技能、历史思维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部分知识具有操作性、实践性特点。学生在学习和获得这部分知识时,不能仅靠老师的口传身授,还必须亲自实践并反复训练。程序性知识的特点及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规律,规定着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是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用书,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历史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尤其与哲学、政治、文学、地理等学科关系更密切。图文并茂是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之一。插图包含许多显性与隐性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也是历史高考测试的内容之一,特别是近两年来,历史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7)
一、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理解是指能抓住历史事物的实质,从本质上把握历史知识,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解释、转换和推论。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够解释、转换和推断有关历史知识,就达到理解的要求了。历史学科的理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科书中表述的理解,掌握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二是对高考相关内容的理解,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理解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王建辉 《陕西教育》2005,(11):31-31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它的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条件是什么呢?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大多数的中学生眼中,历史知识是枯燥无味的,是“死”的。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把历史知识当作数学公式一样,以“死记硬背”为中心。认为学习历史知识只是应付考试,而不把学习历史看成是活的知识的学习过程。其实,历史是最丰富、最具感性认识和发散思维的学科,历  相似文献   

13.
具备自学历史知识的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础能力,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自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这是教给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最起码的必备能力,是教给学生的"点金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及高考历史科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概念教学愈来愈引起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关注,分析并探讨中学历史学科概念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无疑对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一、关于中学历史知识的结构对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是明确历史教学思想的前提。传统观念将历史知识结构分为具体知识和规律性知识两大类。具体知识,指的是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规律性知识指的是历史概念、规律之类。从“具体”与“规律”的视角去分析历史知识的结构,很难…  相似文献   

15.
杨政丽 《考试周刊》2014,(48):128-128
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转变,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历史知识是历史能力的基础,历史知识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或者进行进一步高等教育的前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历史知识迁移初探●翁文军一、实现历史知识迁移的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联系。历史知识是由一系列历史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历史知识是综合的、多样性的,从内...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知识构架的生成要有综合意识1.知识结构的整合应突出单科综合意识。历史知识构架包括历史知识结构和历史知识框架。历史知识结构是各种历史概念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组合方式,它是各种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可见,历史知识结构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的。掌握好了历史知识结构,也就意味着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基本内涵。从文科综合测试来看,与原来“深挖洞”的复习模式相比,现在我们复习中更需要的是多层面的“广挖沟”,注重知识的辐射面,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一棵知识之树,从而建立起学科知识的系统结构,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8.
历史知识体系的认知能力,是从历史教学论的角度出发提出的—个概念。我认为,历史教学绝不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历史知识,而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怎样去认知历史的能力。认知历史,只能以历史知识构成的内在联系为准则。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命题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就历史高考复习工作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把握历史主干知识知识是基础,这是常识0而对于上下五千年,我们不可能事无巨细全要求学生记住,我们能要求学生做到的只能是对于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那么,何谓主干?历史的主干知识即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20.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开展历史探究活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探究活动是过程式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巩固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激发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扩大历史视野,探索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收集、筛选、分析和处理历史知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记录、描述历史的体验,强化历史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